“城乡人居环境”活动教学建议(人教版)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教育技术发布时间:2020-04-28浏览:

  摘 要:以高考为目标的地理必修课程,难以满足学生个性与特长的发展,而选修课的选择性开设不仅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同时还可以有效拓展相关的必修内容。文章的选修课例运用灵活多样、功能互补的教学方式,拓展学生课外知识、发展学生兴趣和特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展示学校特色,旨在探索高中地理选修课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选修课程;核心素养;教学活动

当代教育论文

  一、教学背景

  该课例是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四《城乡规划》第四章“城乡建设与人居环境”第一节“城乡人居环境”内容。选择该课例主要基于以下方面原因:①尝试开发以渗透地理核心素养为突破口的地理选修课程,克服必修课程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增强地理教学活力,丰富地理课程内容;②对课程资源中具有探讨价值的关键性问题进行整合與提炼,展示地理学与社会的关联,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加深和拓展,与本地实际情况结合,满足学生兴趣和个体发展的需要;④学科主题教育的需要。2018年恰逢银川市在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中没有达标,被停止全国文明城市资格一年。2019年银川市发出倡议,号召全体市民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支持、参与、宣传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实际行动为加快建设“绿色、高端、和谐、宜居”的美丽新银川贡献积极力量。学校要求各个学科从学科角度出发,上一节关于“创城”的主题教育课。在此背景下,笔者抓住契机,以“银川市”为例,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城乡人居环境”相结合,通过对教材之外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形成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方式,达到有效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目标。

  二、教学构思

  由于选修四具有综合性强、区域性突出、实用性广泛的特点,非常适合运用“区域+主题”的教学思路,通过合作探究、自主创新、案例讨论、拓展延伸等有效途径落实地理核心素养。该课例在必修二原有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化、城市环境问题、交通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等知识基础上,以银川市作为区域载体,并以银川市“文明城市创建”作为主题,组织学生通过对真实情景案例的分析、探讨、归纳、拓展,达到既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又落实了地理核心素养的目标。

  三、教学目标

  “城乡人居环境”的教材设置课时为2课时。为了突出核心素养的落实,该课例围绕核心素养,对教材的内容和顺序做了较大调整,选择学生熟悉的情景,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用1课时完成了2课时的内容。

  区域认知:从银川的地理位置入手,通过对不同时代银川地理区位的评价,了解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对人居环境的需求,引导学生运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应对问题情境。

  综合思维:通过视频“航拍宜居银川”加深学生对人居环境各要素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支持的认识,引导学生从整体性的视角横向联系、纵向贯通看待人居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要素综合、空间综合与时间综合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

  人地协调观:分析人类既是人居环境的建设者,也是人居环境的破坏者,结合银川市近年来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取得的成就,关注身边的居住环境,确立尊重自然、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居住观,形成科学的人地协调观。

  地理实践力:分组编制“我为我家来打分——现代人居环境评价表”,然后综合分析完善表格。通过给自己居住的小区量化打分,并结合银川市的城市规划图,说明得分理由。同时学会归纳优质小区具备的一般特征,进而掌握影响房地产开发的主要因素,并能在理论指导下正确选择合适的居住区,达到提升实践能力、培育探索精神的目的[1]。

  四、活动设计

  该课例运用灵活多样、功能互补的教学方式,开放课堂时空,将一堂课分为前课、中课、后课三部分,有效解决了教学时间有限与教学容量大之间的矛盾。

  1.前课:立足必修,实现生活化切入

  鉴于学生已在必修二的学习中掌握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化、城市环境问题、交通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等知识,可在前置学习活动设计中围绕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制定相匹配的前置学习活动任务。

  活动1:发布活动任务清单

  活动要求:①在“银川市城市规划图”上找到自己居住的小区;②通过不同途径查询自家住房的价格;③实地走访小区。以五人为一小组,集体走访各自居住的小区,重点考察自然、人、社会、建筑、支持网络五方面,并以教材第69页“表4.1 人居环境的基本评价内容”为评价标准,共同为所走访过的小区评分。

  活动目的:改变以往的前课以课前预习为主的形式,而是以小组实践活动为主,活动任务清单的设计是学生自主学习以达成地理实践力的一种支撑。活动任务单的设计遵循“化静为动、化被动为主动”的理念,活动设置生活化、趣味化,具有梯度性。学生课前的实践参与为后面的自主学习打下深厚基础,同时也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

  活动2:编制“我为我家来打分”表格

  活动要求:①以小组为单位,对比分析各自在为小区打分的过程中发现教材第69页“表4.1 人居环境的基本评价内容”中需要完善的内容;②各小组把本组编制的“我为我家来打分”表格发在班级学校群里,要求必须附有200字左右的“编制说明”; ③利用学习助手的“投票功能”,全班学生评选出最佳表格。④确定最终表格(表1)。

  活动目的:将教材中脱离实际生活的内容通过活动拉进现实生活,让学生以家庭居住环境为背景,开展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完成学习、认识城乡人居环境。通过绘制表格活动,既内化教材知识,又外显活动成果,关注学生的发展与进步,重视课前活动的评价,为后面的课堂教学打下基础。

  2.中课:依托区域,实现深度区域认知

  借助具体区域的问题情境,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在区域内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用原理去揭示隐藏在问题情境背后的时空规律,将零散、杂乱的区域要素化繁为简,从整体性视角去认识区域规律,从差异性视角去认识区域的发展,从而实现深度区域认知。

  推荐阅读:教育扶贫的论文适合发表哪些期刊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城乡人居环境”活动教学建议(人教版)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aoyujishu/51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