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教育技术发布时间:2019-11-06浏览:次
儒家经典《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我国“具身道德”理论的起源,暗含了身体与道德的内在联系。当前,我国学校德育中“学校中心论”“专门德育论”与“即时效果论”等认识误区,[1]就在于忽视了儿童之为“人”的根本。新兴教育神经科学指出,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知识的习得、行为的养成、心智的发展,更在于脑力的成长,[2]德育的最终目标即道德脑的培养。大脑中的各种激活模式,都是在身体这一整体的系统中发生的。[3]因此,道德脑的发展有赖于具身道德的培育。具身道德概念隐喻的发展,为德育提供了新的方向与指导框架。
《道德与文明》是由中国伦理学会与天津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伦理学专业理论期刊,创刊于1982年,是国内最早的伦理学专业期刊。
一、具身道德概念隐喻的缘起与依据
身体是意义之根、隐喻之源。[4]具身认知理论打破传统的“身心二元论”,彰显身体经验的重要性。“道德”这一与身体行为密不可分的领域成为具身理论发展的肥沃土壤,结合概念隐喻理论,具身道德的概念隐喻应运而生。
(一)具身认知理论
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也称“涉身”认知,该理论认为,身体的解剖结构、神经结构、活动方式、感知和运动体验等浸染着个体对世界的认识,[5]即,个体大脑和身体中的感知——运动通道塑造着认知。[6]具身认知理论揭示了个体认知的具身基础,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即具身道德。
基于具身认知理论,具身道德观(Embodied Morality)认为身体的道德知觉经验是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的重要基础,影响着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7]当前,具身道德研究内容不断深化,具体探讨了“身体解剖结构如何影响道德”“身体与环境的嵌入如何影响道德”及“知觉经验和道德心理及行为的联结关系”等问题。[8]
(二)概念隐喻理论
身体经验不仅影响个体心理活动,更塑造着个体的语言,成为隐喻的最初源泉。[9]“隐喻(Metaphor)”源于希腊词“metaphora”,原意为“将一事物的某些方面转移到另一事物上,并对这一事物进行加工”。[10]“隐喻”一词最初用于语言学领域,在具身认知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其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大。隐喻的作用在于,它能用形象的、具体的话语喻示深层次的观念基础及方法工具,以形成新的观点与范式。 [11]
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由拉科夫(Lakoff, G.)和约翰逊(Johnson, M.)提出。该理论认为,隐喻体现着人类认知的演化过程及思维的基本方式,能够表征概念意义。[12]其本质是利用熟悉的、具体的始源域(Source domain)概念(如动作、空间、温度等)去映射和构建陌生的、抽象的目标域(Target domain)概念(如道德、时间、社会关系等),最终在大脑中对抽象概念进行理解与建构。[13]在这个过程中,人脑内可能会有大量突触消失,进而建构起更精细的、距离更长的“新突触集”,即信息进入后,选择了与神经细胞“连接性更好”的突触进行联结而得以存活或重生。[14]
二、具身道德概念隐喻的四种类型
基于具身认知及概念隐喻理论,道德的抽象思维根植于身体体验及具体概念之上。[15]由于道德中的某些抽象概念在具身状态下依然难以理解,且学校的德育活动难以让学生时刻处于具身狀态之下,因此,具身道德的概念隐喻便显得更具价值。道德的概念隐喻可从空间、洁净、明度与颜色等维度揭示道德的具身性。
(一)道德—空间隐喻
道德—空间隐喻由来已久,例如,在汉语中,用“高”或“上”来形容人具有高尚品德;用“低”或“下”来形容不道德。道德的空间隐喻,已在心理学研究中被证实。
道德行为与道德的空间隐喻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一方面,道德行为会被道德空间隐喻影响。有研究表明,与垂直空间的有关经验和概念会影响个体的亲社会行为,身体所处高度的提升既能促进道德行为,亦能抑止自利行为。[16]另一方面,道德的空间隐喻会受到个体行为习惯的影响。例如,左利手与右利手所激活的脑区皮层不同,右利手的个体会把身体的右侧看成是更积极的一侧,而左利手则相反。[17]对于孩子来说,其用手习惯会影响抽象概念的表达,年仅5岁的儿童会根据自己的用手习惯与空间位置进行价值判断,并认为自己支配侧的事物更具价值。[18]基于此,在培养道德时,可以通过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去影响其道德的概念隐喻,进而影响其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
(二)道德—洁净隐喻
洁净状态是道德情绪与道德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亦是个体排解不道德感的重要途径。[19]身体的洁净对不道德情绪体验具有“清洗”作用。神经科学研究表明,生理上的不清洁感受与心理上的不道德认识有着较为一致的神经基础:两者会激活人脑中相同的脑区——前额叶和颞叶。[20]当自我洁净状态被启动时,人们会产生更加严格的道德判断标准,甚至产生麦克白效应(Macbeth effect):通过自我清洁(如洗手)来缓解自身的不道德感。[21]道德的洁净隐喻具有多通道性,会通过嗅觉、视觉等多个通道来影响道德判断,如清新的气味或视觉上的洁净会诱发心理上的洁净图式,从而增强个体的美德行为。[22]
(三)道德—明度隐喻
自古以来,人们常用“明”象征道德纯洁、用“暗”象征道德败坏,这便是道德的明度隐喻。道德的明度隐喻至少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环境条件的明暗程度会激发整体的、不同的、具体的加工方式及经验,形成明度体验与道德心理之间的联系。[23]心理学实验表明,光线的明暗程度会对个体的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产生影响,人在昏暗的环境会趋向于做出不道德的判断与行为,而明亮的环境则能促进亲社会行为的产生,[24]这是由不断增加的道德心理可及性(mental accessibilty of morality)所驱动的。[25]其二,个体的道德行为亦影响着其对环境的感觉与体验,如,道德的行为会使人感觉环境更加明亮。可见,道德行为与其明度隐喻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具身道德概念隐喻及其对班级德育的启示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aoyujishu/49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