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教育技术发布时间:2019-10-26浏览:次
摘 要 地方高校整体转型是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推进转型发展的配套制度体系设计是确保转型顺利实现的必要条件。整体转型制度设计应遵循针对性、适度性、整体性、前瞻性原则,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据此构建了包含顶层设计、转型要素、制度项目、制度设计四个层次,涵盖目标、职能及内容体系的整体转型制度设计框架并进行实践,取得良好成效,探索出以制度体系建设谋求地方高校整体转型发展的新路。
关键词 地方高校;整体转型;制度体系;综合改革
《高校教育管理》杂志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学术期刊,其前身为创刊于1979年的《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更名为《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5年10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来,得到了许多地方高校的积极回应。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以下简称学校)于2015年开始探索向应用型整体转型,并于同年11月成为吉林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联盟牵头单位。几年来,学校把整体转型综合改革作为重要发展任务,以高效的制度供给破解了整体转型过程中的深层次问题,通过制度端发力,走出了一条应用型改革新路。
一、制度建设是推进地方高校整体转型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和必然选择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即通过综合改革,将单项改革转变为全面改革,将表层改革转变为深层改革,将分散改革转变为系统改革,从而推动高等教育全面发展。地方高校转型属于结构优化转型,转型目标、逻辑、脉络与综合改革一致,整体转型则是为解决当前转型过程中的深层次矛盾,从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办学条件、学校文化等方面全方位推进的系统性改革。而当前国家力主、各省力推、各校力行应用型转型实践,也是将转型视为推动地方高校结构、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解决结构性矛盾、深层次问题,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
要成功实现转型发展,相应配套的制度建设是必然要求与保证。从“问题论”和“组织环境论”的角度看地方高校整體转型,制度建设尤为必要。“问题论”由美国经济学家舒而茨提出,认为制度是为了解决组织所面临的问题出现并存在。概括地说,地方高校整体转型引发的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指向高校与社会其他子系统的关系,可称为高校外部问题,如政府办学与高校自主办学的矛盾、政府行政权力泛化等;另一类指向高校组织内部关系,可称为内部矛盾,如教育精英化与大众化的矛盾、教学与科研的矛盾,等等。“大学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形成一种容纳持续变迁的问题与要求的制度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说,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面临的问题必须通过制度建设破解。同样地,从“组织环境论”角度来看,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在内的组织环境是影响高校发展的关键因素,高校一方面受所处环境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设法维持与环境相适应,而维持适应性的基本方式就是制度变革。地方高校面临的转型环境较为复杂,原有制度体系不会因为组织环境的变化自动作出同步调整,因此认真审视改革环境,突破既有政策秩序和制度框架,构建一套新的制度体系势在必行。
二、地方高校整体转型制度体系设计的原则与总体思路
(一)整体转型制度设计的原则
针对性。针对性是指要针对转型过程中具体的、各个环节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进行针对性的制度设计。这样,既能解决高校综合教学、科研以及服务管理改革过程中理念、制度、政策方面那些不适应整体转型目标的现象,也能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比如,为满足吉林省出版产业升级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学校专门出台鼓励转型发展专业的配套支持政策,与吉林日报报业集团合作建立股份制二级学院;为加快推进学校教育国际化进程,同时解决吉林省应用型人才质量不高的弊端,出台专门的国际合作办学制度,与韩国庆一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行“2+2双学位”合作办学。
适度性。适度性是指在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和各类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根据每所学校的定位与特色不同、阶段目标不同,因地制宜建立的制度体系,必须具有实用性,过于超前与激进自然难以取得实效,欲速则不达。与整体转型目标相适应的制度体系主要表现为:具备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具备师生员工的可接受性;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需求为根本依据、出发点和立足点,具备地方经济社会与产业发展的可接受性。学校新出台的《关于加强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文件,均是面向吉林省需求并立足学校现状进行的教师队伍结构调整制度设计,具有较好的适度性。
整体性。整体性的内涵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各个子制度的设计必须统一服务于总目标的达成,不能各个制度之间出现互相掣肘,各个子制度的衔接与交叉环节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二是整个制度设计的原则与思路必须与地方经济社会主要产业发展的分布与特征相契合、一致。比如,针对与吉林省支柱产业——汽车轨道客车制造产业相对应的机电类专业群应用型人才大量缺乏的市场需要,学校增设汽车工程专业,并出台了配套的专业改革制度;与吉林通用机械制造集团公司深度合作建立企业工程师学院,并制订了配套的学生、教师进企业制度。
前瞻性。前瞻性原则是指制度建设在保证转型服务地方现实需求的同时,能够预判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面向未来,发挥制度引领发展的作用,积极汲取其他社会组织的制度精神和经验,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前瞻性原则更强调整体转型综合改革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强调统筹规划,以使得制度体系能够体现更全角度、更深层次和未来引导,从而形成更有活力的制度合力。学校对师资队伍的规划与安排充分体现了前瞻性原则,既考虑了眼前教师中博士比例偏低的现实,更着眼于未来更高要求,把五年后专任教师中博士比例的目标定位在45%,即博士点授权单位的标准。
(二)整体转型制度体系设计的总体思路
以上原则,既体现了制度设计的一般规律,又具有鲜明的转型针对性,可以作为地方高校整体转型制度体系设计的依据,据此提出制度设计的总体思路:在加强理念、制度与管理实践层面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基于针对性和适度性原则进行转型要素甄别,遵循地方需求和学校定位进行制度项目选择,根据整体性和前瞻性原则进行制度设计,最终构建一套适用于整体转型的制度体系。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地方高校整体转型综合改革制度体系构建与实践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aoyujishu/49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