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德彪西钢琴音乐美学特征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教育技术发布时间:2013-12-18浏览:

  摘要: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恰恰要求的是艺术家不局限于局部的真实, 不机械地抄录生活的本身, 而是通过个别、独特的艺术形象, 展示生活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美。也正是因为这种相通的美学基础, 使得德彪西的一些东方题材的钢琴曲, 风格非常接近我国作曲家的一些钢琴作品。例如他的钢琴曲《塔》, 其中的五声音调、五声性和声及复调的创作手法, 给人一种东方风格的亲切感。

  关键词:德彪西,钢琴音乐,美学特征

  印象主义是在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双重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德彪西是印象主义乐派的代表人物, 他以独特的音乐思维及音乐语言激发了人们对音乐的无限遐想,他那些富有创意、新颖的钢琴作品开了钢琴音乐的一代新风。小型化的音乐主题、色彩丰富奇特的和声、千变万化的织体以及营造出的朦胧、飘逸、如梦幻般的音响效果, 唤起了人们主观的瞬间感受, 体现了浓郁的印象主义音乐特征和德彪西本人固有的个性。其钢琴作品的音乐艺术风格特征表现在:音响效果朦胧, 音色绚丽多彩、层次感清晰, 音乐个性鲜明而独特。

  (一)德彪西钢琴音乐所传递的美学思想

  德彪西的钢琴作品大都富有戏剧与幻想的色彩。罗曼罗兰评价德彪西是一个伟大的梦境画家,而钢琴就是他创作音画的生花妙笔。他的音乐与中国传统上对艺术追求神似而不是形似、追求以神采意境为上的美学境界非常相似。他对音乐的美学追求, 其趣在意境和神似, 而不在形似。他把五官所接受的所有印象变为灵动的音乐, 使音乐进入一种清、雅、淡、远的境界, 从而得到一种心神超脱的审美感受。比如在欣赏他的钢琴曲《月光》时, 委婉流畅的旋律缓缓起伏,月光如水般倾泻,一副月夜特有的美景跃然于眼前。曲中旋律和节奏都是自然而然地流淌, 丝毫不刻意,极富幻想地渲染出月光照地、万籁俱寂的印象性意境。可谓是乐中有画、画中有乐。这与中国绘画中写意画所追求的“物我一体”、“天人合一”、“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境界非常相似! 因此,可以说本文转自LUNWEN.1kejian.COM第一论文网德彪西创作的美学基础就是写意美学。他反对形式上的夸张, 力求作品的简练精致。他的钢琴作品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永远都是一幅幅唯美的画面。他把自己的真感情隐藏在了音乐作品的背后, 好似进入了无我的境界。德彪西认为: 唯有音乐能够自如地唤起人们对似真非真的美景, 对将信将疑的世界的想象。而这似真非真,也正是中国艺术的一条美学原则。正如齐白石所说: 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太似为媚俗, 不似为欺世。

  (二)音乐语言的创新

  德彪西在创作中的旋律方面, 已经不像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那样表现为大段的、长乐句形式, 而是运用了旋律的隐伏、交插、蜕变、等手法, 许多旋律都表现出片断式的、不对称、不连贯的特点。这些与他追求多变的情绪和瞬间的感觉是一致的。在传统音乐作品中,主题乐思总是富于歌唱性和易于辨认, 然而在他的作品中为了表达出瞬间的感觉印象, 思永远在不断变化中自然流动, 主题的每次再现都不会原样重复。例如他的钢琴作品《月光》, 是一首朦胧优美、富于幻想性的小品。开始的1-8小节是音乐的主题, 由4个逶迤下行的短小乐句构成。轻淡的下行级进和弦,衬托着徐徐下行,绵延漂浮的旋律,力度的变化及弱音踏板的使用,增添了朦胧色彩与神秘气氛。紧接着主题再一次出现, 旋律盘旋于稍高音区,并作八度加宽,广阔音域的和声衬托,给人一种空间感,这种变化给主题增添了活力,也与自然界的光影交错相互呼应。在节奏的运用上,德彪西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避免使用规律性的节奏,在乐曲进行中常常打破小节线与节拍规律的束缚,既使用横向方面的复杂节奏, 也使用纵向方面的复调式的综合性节奏, 使音乐的律动变化多端, 增强了音乐进行中的节奏张力。

  作品中的曲式结构是乐思呈示、展开和结束的陈述过程,是作曲家对乐曲整体的构想。在这一点上,德彪西摒弃了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常用的曲式结构,创作中音乐的发展不再局限于呈示、发展和再现的框架。在他的作品中,主题和各个段落之间界限模糊,带有一定的即兴色彩,体现出自由的特点,造成一种模糊跳跃的感受。他对音乐材料的呈示、重复、展开、对比、变奏、再现等的处理是清晰而又有很强的逻辑性, 对音乐结构进行也有着整体把握的超凡能力。

  (三)独特的音乐审美特征

  “印象主义”一词来源于绘画,印象派画家在绘画方面所要捕捉的是光影感觉,借助光和色彩的变幻来表现作者从不同的瞬间所捕捉到的印象。而德彪西就像这些画家一样,努力将梦幻般的景物用恰当的音响表现出来。在德彪西的钢琴作品中,我们会看本文转自LUNWEN.1kejian.COM第一论文网到比其他作曲家更多的表情术语及表情符号,这些表情记号都有着深刻的用意。使我们在聆听他的作品时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丰富的音响层次。比如《雨中花园》是一首具有法兰西音乐特色的乐曲,曲中分解和弦式的十六分音符犹如淅沥雨声,波浪起伏式的分解和弦,好像是不时刮起的阵风,全音阶增三和弦的分解模进、半音化模进、音域的扩展等,都生动渲染了烟雨朦胧的气氛, 描绘了阴云密布、风雨交加、雨过天晴的雨天景象。

  他用音乐精致描绘出一名儿童从窗子里观望雨中花园的情景。他要求演奏者要按照他的要求去表现, 不像浪漫主义作曲家, 给演奏者以更多的表现自由。因此,演奏德彪西的钢琴作品, 需要有一个了解、熟悉和适应的过程。为了能够准确地理解和诠释他的作品, 演奏者必须用心去体会这些包含在标记中的深刻含义,用心去感受音响层次丰富的变化。

  德彪西所创作的钢琴音乐是一个五彩斑斓的音响世界。如果把贝多芬誉为“钢琴哲人”, 把肖邦比为“钢琴诗人”, 那么德彪西就应当之无愧地被称为“钢琴写意画家”。绚丽的和声色彩, 细腻的多层次织体, 丰富的音响变化, 精细的触键、踏板应用等, 构成了一套完整、系统的所谓德彪西式的钢琴配器法,为后代作曲家的创作给予了极为重要的启示。从浪漫主义钢琴音乐到20世纪钢琴音乐的发展过程中, 有人评论说德彪西对20世纪钢琴音乐的贡献可以与肖邦对19 世纪钢琴音乐的贡献相媲美。他不但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钢琴作品, 而且还通过一系列的手法,使得钢琴具有了一种连肖邦和李斯特都不曾有过的表现力。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论析德彪西钢琴音乐美学特征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aoyujishu/10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