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静态精调施工工艺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交通运输发布时间:2012-12-17浏览:

  摘要:轨道静态调整是在联调联试之前根据轨道静态测量数据对轨道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调整,将轨道几何尺寸调整到允许范围内,对轨道线型进行优化调整,合理控制轨距、水平、轨向、高低等变化率,使轨道静态精度满足高速行车条件。本文着重介绍了轨道静态调整的施工工艺,可为以后类似的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字:轨道静态调整,施工工艺

  1.工程概况

  某施工管段无砟轨道全长12600.0双延米。CRTSⅠ型轨道板5120块。设计时速350km/h,设计年限100年。曲线半径R=10000,曲线超高115,其余均为直线。纵坡变化大,最大纵坡20‰,竖曲线半径R=30000。

  2.轨道静态验收标准:满足无砟轨道静态验收标准。

  3.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轨枕编号、轨道检查、轨道测量、数据分析、现场标示、 轨道调整、轨道复测。

  4.轨道精调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CPⅢ的复测、轨道板的复测、扣件安装。

  5.哈大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采用CRTS I型板式,轨道扣件WJ-7B型扣件系统。

  6.劳动力配置

  组建轨道精调作业队,包括1名精调工程师、测量技术员4人,现场作业10人。测量组能正确进行轨道线型测量的计算、实施、数据分析和调整量计算。

  7.轨枕编号:采用CPⅢ点进行编号划分。

  8. 轨道状态检查确认

  8.1钢轨:钢轨要用肉眼全面查看,应无污染、无低塌、无掉块、无硬弯等缺陷。

  8.2扣件:应安装正确,无缺少、无损坏、无污染,扭力矩达到设计标准,消除扣件扣压力不足(表现为扣件与轨距挡块中间不密贴)、轨距挡块与钢轨、钢轨和轨下垫板不密贴等情况。要求所有不密贴控制在0.3mm以内,最大不超过0.5mm。检查方法:塞尺逐个检查。

  8.3焊缝:焊缝要全部检查,采用1m平直度尺及塞尺检查,主要测量焊缝平顺性,顶面0~+0.2mm,工作边0~-0.2mm,圆弧面0~-0.2mm。发现轨头不平顺及时通知铺轨单位处理。

  9.数据采集

  采用轨道小车对轨道进行逐根轨枕连续测量;每次测量长度不宜超过60m,两站搭接长度不得少于8根轨枕;同一点位的横向和高程的相对偏差均不应大于2mm。如果复测超限,应重新设站后再次复测。

  10.数据试算分析

  10.1根据现场轨检小车采集的数据经过轨道精调数据处理软件对轨道线型进行优化处理,将轨道各项几何尺寸全部调整到允许范围之内,得出每根轨枕位置的调整量。

  10.2导向轨的确定

  线路为右转曲线时,平面位置以左轨(高轨)为基准,高程以右轨(低轨)为基准;线路为左转曲线时,平面位置以右轨(高轨)为基准,高程以左轨(低轨)为基准;直线地段以前方曲线为基准确定。

  10.3调整的基本原则及方法

  根据“先轨向,后轨距”,“先高低,后水平”,“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进行调整。

  10.3.1轨向调整,应先选定一股钢轨作为基准股,对基准股钢轨方向进行精确调整,短波(30m)2mm合格率100%, 1mm合格率≮96%;长波(300m)10mm合格率100%;线型平顺,无突变,无周期性小幅振荡。

  10.3.2轨距调整,固定基准股钢轨,调整另一股钢轨,轨距精度控制:±2mm合格率100%,±1mm合格率≮96%,轨距变化率为1/1500;该股钢轨方向线型应平顺,无突变,无周期性小幅振荡。

  11.现场标识及调整

  11.1现场标识应在每根轨枕和钢轨上进行,轨向调整量标注在对应的轨枕上, 高程调整量标注在对应的钢轨上。

  11.1.1以面向大里程方向定义左右

  11.1.2平面位置:实际位置位于设计位置右侧时,偏差为正,调整量为负

  11.1.3 轨面高程:实际位置位于设计位置上方时,偏差为正,调整量为负

  11.2现场调整

  现场调整对照调整量表,按“先高低,后水平;先方向,后轨距”的原则进行精调施工。

  11.2.1 平面调整

  (1)首先标注导向轨调整量,用电子道尺标示出轨距相对关系,确定调整后的数据,用以检查调整是否到位。

  (2)用电动扳手松开当前要调整扣件的锚固螺栓,连续松动不超过5个承轨台,利用撬棍向需调整的一侧撬动钢轨,测量轨距值与先前的值进行比较,所得差值应为轨向的调整量,上紧锚固螺栓。

  11.2.2 高程调整

  (1)轨道的高低、水平调整通过更换轨底及板下垫板来实现

  (2)调整时,不能同时松开两股钢轨的扣件,应先固定一根钢轨作为参照,松开另外一根。每次松开扣件数量不得连续超过5个扣件。松开扣件之前应先用电子道尺检查水平相对关系并记录读数确定调整后的数据,用以检查调整是否到位。

  12.轨道复查

  12.1 准备工作

  12.1.1对第一次的调整记录整理备案,以便复测时复合

  12.1.2对调整区段的扣件、垫板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安装正确,扣件压力达到标准(扭力扳手进行检查)。

  12.2轨道的测量

  复测的的外业采集和第一次测量方法一样,采用轨检小车进行轨枕连续测量,测量点位可跟第一次交叉进行。

  12.3数据分析、二次调整

  12.3.1对相同区段两次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不满足要求的地段重新调整。

  12.3.2形成最终的“轨道静态调整量表”和“调整件使用情况详表”并备案。

  13.控制要点

  13.1根据哈大客专所处地理环境,主要受海洋气候影响较为严重,变化较大,为保证轨道数据采集的真实性,我项目部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自制防风棚,以保证外业测量数据和现场实际相符。

  13.2调整时要特别注意轨距与轨向的关系,高低与超高的关系。

  14.结束语

  无砟轨道精调是一项非常精细的工作,既是铁路前期建设工程质量的集中反映,又是铁路后期高速、安全运营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施工组织、技术培训、资源配置、安全质量卡控等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本文以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为例,介绍了轨道静态调整的施工工艺,为以后类似的施工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工程施工精调作业指南(铁建设函〔2009〕674号).中国铁道出版社.

  [2]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09).中国铁道出版社.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浅述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静态精调施工工艺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aotongyunshu/5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