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新旧建筑共生的研究——以南浔古镇主出入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建筑设计发布时间:2013-02-26浏览:

  【摘 要】:新旧建筑的共生是当今高速发展中的现代城市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南浔古镇主出入口项目,从城市脉络的延伸、功能的延伸和风貌的延伸探索了在古镇中设计现代建筑的控制原则和设计方法;从总图布局、空间塑造、造型材料到细部做法等方面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如何在古镇中实现新旧共生。

  【关键词】:延伸,混合功能,风貌,复兴,碰撞,妥协

  引言:保护中的古城镇

  我国对古镇建筑文化的保护正在不断地扩展和深化,内容也在不断的增添和丰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旅游”成为了大众假日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各式各样的旅游建设项目被不断开发出来。古镇旅游也兴起热潮,尤其是江南水乡古镇以其独特的人文环境和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的游客。

  从不同的角度开发和保护古镇是摆在建筑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位于浙江嘉兴的乌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乌镇较好的保留了古镇原有的“灰空间”特色。它们的存在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生活和交通的功能,同时还提供一部分商业功能,是当地居民公共生活的重要承载空间。在很大的程度上,江南水乡古镇这种视觉上的美感以及感觉上的意境即来源于这种“灰空间”。

  然而同为古街的杭州河坊街却有着不一样的命运。今日的河坊街已完全“今非昔比”,面目全非了。经过重建后的御街,彻底颠覆了原有御街的历史文化与沧桑之感。很多细节设计让人觉得十分突兀,如街道中央竖着一排欧洲风格的街灯,大花坛等等,旧时商业街的神韵乏善可陈。

  为了让传统人居环境得到保护和提升,在南浔主出入口项目中设计者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探索在传统环境中新老建筑共生的可能性。

  一、 古城脉络的延续

  功能上看,南浔古镇中的滨水建筑主要以民居住宅为主,兼有商铺、作坊和书院等类型公共建筑。这些建筑主要分布在南浔景区最主要的滨河街区。南浔古镇形成时并没有进行特别地规划和设计,一切都是自然形成的,但在空间上的布局、组织却是恰到好处,中西合璧的“西洋楼”也丝毫没有改变它厚重的文化传统。

  相应地在主出入口项目中,新增建筑群的各个院落在空间序列的安排上,依据“自由、多样、均衡”的设计原则,使建筑个体在统一的秩序下进行生长、组合,形成肌理鲜明、张弛有度的群体空间。设计中对柱廊的运用尤为注重,这些通廊分散在芳草绿地、假山碧水之间,使得新建筑与古镇老建筑气韵贯通、相得益彰。

  檐下空间是传统巷弄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空间特色,设计者在仔细推敲了包括从街景角度看是否美观、形成的灰空间是否足够具有避雨的功能、与旧建筑屋檐是否反差过大等方面之后,最后确定檐口出挑0.9到1.2米,从建成效果看接近古典比例。

  图1、古镇街道对比新建街道

  建筑层数以两层为主,局部三层为阁楼空间。在比例上维持原有古镇的街巷剖面比例,延续了原有古镇建筑给游客提供的街巷感觉。路面也进行了精心设计,营造出一种历史厚重感却不至于有衰败的迹象。这里的青砖和古街面的石板不同,青砖是小块的,与古镇的石板形成对比,呼应新与旧建筑的自然衔接。(图1)

  设计者意图通过以上设计手法的综合运用,营造出新型水乡街巷的空间景观。

  二、 古城功能的延伸

  从旧城形态来看,许多区域经过改造后传统的小尺度街区格局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大尺度的建筑和道路;原有沿街布局的住宅被行列式的新式小区取代,街廊不复存在,围墙内的封闭式管理使这些住宅孤立于城市之外,形成了“城中城”。【1】

  在旧城区的复兴中,我们必须遵循城市多样性的规律,通过运用设计手段和进行经营管理,努力创造多样性产生的条件:倡导基本功能的混合,保持小尺度的街区,同时避免在效益良好的地段,简单地重复某一功能,保护已经形成的多样性环境。【2】我们应该批判地吸收国内外有关城市设计和规划的经验和理论。

  古城功能的延伸还表现在对交通的考虑上。《尔雅》中说:“道者蹈也,路者露也”,即野草被踩倒、荆棘被分割,露出可行之地,形成了道路,由此可见道路是伴随着交通形成的。

  在南浔主出入口项目中,由于城市的发展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古镇旅游,2~4米的路已不足以满足古镇的需求,所以主出入口项目中仿古建筑道路增加至4~6米。主出入口项目中道路网格采用棋盘式布局的拓扑形,引入“多路径、小区块”的概念,从而减轻交通的压力,做到路径自由开放,道路曲折有度、畅而不直,并在新区增设必要的停车空间。这一措施将使得街道活动变得更安全,增加了单体建筑的可达性,街道生活也会再度活跃起来。

  三、旧滨水街区风貌和建筑符号的遗传

  苏珊•朗格说:“符号的最主要的功能——亦即将经验形式化并通过这种形式将经验客观地呈现出来以供人们参照,逻辑直觉、认识和理解。”符号具有构形功能,即赋予无形的人类的情感经验、精神风貌等设计理念以形式,从而便于人们的感性知觉和参照。【3】符号信息对建筑而言就是建筑自身构件方面的信息。符号是建筑文化的产物,是人类内心世界的感受和思想的反映。

  传统古镇中挖掘建筑设计符号的建筑设计案例很多。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就是将厚重的地域性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典型。大师运用了许多新材料来经营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在建筑材料、结构细部、室内设计等方面都有独特创意。博物馆承袭了水乡古城粉墙黛瓦,深灰色石材的屋面和墙体边饰与白墙相配,为粉墙黛瓦的江南建筑符号添加了新的内涵。【4】

  阿尔托在芬兰设计的大量建筑也注入了当地的传统建筑符号,建筑间较为类似的元素有红色清水砖墙,混凝土分隔条,黄铜柱饰和窗压条等,这些建筑符号将传统建筑工艺和现代建造手段在视觉上建立了一种遗传的关联。(图2)

  图2、苏州博物馆与珊纳特赛罗市政中心

  南浔古民居属于典型的江南民居。“百间楼”沿河而建,既充分利用空间,又富于想象,显得很有层次,并与不远处的小桥组成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观。小桥流水人家的空间格局和艺术趣味成为其特有的文化符号。

  在主出入口项目的建筑中,以南浔镇本地古建筑色彩为基调,项目设计中在保持本段街道总体风格统一的状况下,选择以青灰色的坡屋顶、白墙为街道主要色调,针对不同的建筑,加入仿木颜色,避免整条街道冷色过重而缺乏“温度”。每一幢建筑的窗户、遮阳设施、阳台、雨蓬、女儿墙、各种栏杆栏板等细部都进行了统一考虑和设计,使建筑单体之间既互有区别又能保持一定的章法和联系。整个建筑群既有古镇面貌的特点,又适合现代人居住和使用。

  在南浔主出入口项目中,设计者保留了基地上所有古树和民国时期的古教士楼等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北京大学俞孔坚教授曾在多篇论著中提出,人和土地上的“神”保持亲近,才可以产生文化认同。南浔古镇中的古树和文物建筑在建设基地中已经屹立了超过百年,

  图3、总图及古树保留位置

  图4、游客服务中心实景图

  是历史沧桑演变的见证者,本项目处理的新旧关系不仅包括新区和老区的衔接,也包括基地中新与旧的共生。(图3)

  四、建筑单体详述——以游客服务中心为例

  位于入口处的游客服务中心,是让旅游者在进入旅游景区之前,就对景区有一个全面了解,并为游客提供休憩、服务的场所。

  服务中心被周围的自然景观所包裹,建筑体量隐没在树林中,较能体现出园林建筑低调的性格。由于建筑外立面的黑白灰处理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自然融合,使得空间达到一种“人——建筑——自然”相互融合、彼此增色的效果。

  服务中心大厅室内装修和分隔属于较为保守稳重的古典风格,空间和建筑构件的大小尺度安排较为有序,自然光从背面的天井中射入,经过玻璃的遮挡,显得更柔和,更安静。进入大门后,两侧有灰砖堆砌的立柱,为游客带来古镇厚重的历史气息。正对门厅的是游客服务台,透过服务台可以看到一个9米见方的小天井。这种先抑后扬的排列方式不但提升了游客服务中心的景观空间意韵,还创造出了丰富的空间体验。(图4)

  结论:碰撞与妥协

  路易斯.康认为建筑必须有性格,有思想,而这一切都需要建筑师给予它们生命之后方能出现。“一切事物都有所谓的存在意志,建筑物自己要成为什么,建筑师就应该设计成什么”。

  康曾问道:“砖,你想成为什么?”在本例中,设计者一直追问自己类似的问题:“南浔,你需要什么?”设计中从功能的拓展补充、街巷空间的延续、遗存的保留和利用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解答。主出入口项目投入使用已经过去多年,设计者今日漫步其中的时候有种熟悉而陌生的感受,由于建设方资金的困难一部分建筑被简化得面目全非,只能依稀辨认出大致的体态;区内并没有当初设想的那样热闹,预期新增的功能也并未成为现实——业态依旧是贩卖小商品为主,可能与古镇开发的整体思路有关吧。新与旧在这里碰撞,它们之间这种方式的妥协却是我们始料未及的;主出入口项目的得失为中国建筑师在这一方向上的探索提供了许多经验和教训。

  参考文献

  【1】 宋云峰,《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及其对我国旧城区复兴的启示,《规划师》,p96

  【2】 宋云峰,《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及其对我国旧城区复兴的启示,《规划师》,p96

  【3】 【4】汪艳荣,由符号学认知江南古镇景观的形式与意义,《现代交际》,p86-87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古镇新旧建筑共生的研究——以南浔古镇主出入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anzhusheji/6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