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建筑结构设计论文范文(两篇)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建筑设计发布时间:2017-10-26浏览:

  下面是两篇城市道路建筑结构设计论文范文,第一篇论文介绍了城市道路路面结构设计研究,介绍了海绵城市的设计内容,进而促进建设低影响之路目标的实现。第二篇论文介绍了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与对策,论文就如何在施工中避免出现问题进行分析以及研究,并提出改进类似问题的建议。

建筑设计论文投稿

  《城市道路路面结构设计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越来越高,但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产生了洪水灾害、水资源短缺与污染等问题。下大雨时,大量的污染物随着雨水进入水中,影响到城市生态环境。本文简单介绍了海绵城市设计内容,并基于该理念阐述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设计、路缘石、雨水口和路肩边沟、道路横断面以及路面结构层等成熟道路路面结构的设计。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道路;路面结构设计

  在城市建设中,城市道路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动下,城市道路面积越来越大。在当前建设城市道路的过程中,主要应用控制、利用雨水思想,忽视了生态保护,例如大量硬化地渗透能力较弱,洪丰雨季降水量大,容易积水,造成城市积水面积增大;同时,还有很多城市道路表面不透水,也会促进城市热岛效应的发生。此外,城市道路是产生径流和污染物的主要场所之一。因此,控制城市径流非常重要。

  1海绵城市设计内容

  1.1整体规划内容

  海绵城建设要综合整体规划,避免设计不合理、水资源处置不当等。有必要在施工初期利用自然环境,根据城市地理环境,全面排除现有排水系统的问题,减少干扰,在城市道路两侧设计一条天然绿化带和人行道,有效的保留雨水,让雨水充分渗透到地面,让土壤净化雨水径流,所以雨水不容易积聚,然后通过其他设施的建设,有效管理水资源,避免径流量超标的问题,进而促进建设低影响之路目标的实现。

  1.2设计城市道路内容

  在路面的一般设计中,传统的路面要求必须倾斜1.5~2%,所以在重力的作用下,降水会排入山体,绿化带的建设和道路的高度是有利于积水排放的。但基于海绵城市绿化设计理念的道路建设,必须有一定的高度差,所以当下雨时,雨落到人行道上,收集径流,山路在路面设计中具有一定的高差,使雨水直接流向低路的一侧。另外,绿化带、排水管设计,雨水能够满足大部分绿色植被的需要,水资源将渗入地层被吸收,有一部分渗入地下水后形成地下水,其余部分将流出排水沟。此外,渗水装置可以安装在排水管中,水分直接进入层内,具有渗水装置功能,有效补给城市地下水,管理城市水资源。

  1.3设计道路整体结构内容

  为了有效管理城市水资源,相关技术人员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对路面进行分析:

  ①降雨导致路面雨水积聚,可以通过路面之间的差距使雨水渗透到下面的道路上,有效排放雨水;

  ②基层长时间的水将逐渐渗透到道路上,排水管道布置在道路两侧,能有效排出雨水;

  ③地表水直接进入路基土壤排放。对于前两种排水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路面径流系数,达到海绵城的设计要求,但没有完成对路面的渗透作用,雨水不能留给绿色植被,也可以污水净化无效。城市海绵施工规范明确规定,路基土渗透系数不得小于7×10-5cs,城市道路交通量非常大,道路负荷大,不能有效对积水进行渗透。在传统的行人道路设计方式中,预制混凝土是常用材料或使用花岗岩,但在基于海绵城市概念设计道路时,必须使用新的路面渗透材料,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具有生态保护的作用[2]。

  2机动车道设计

  传统的机动车道设计主要采用无渗透路面,不仅使得路面容易积水,不能补给地下水,还会促进城市热岛效应的产生。道路渗透路面,提高渗透性,有利于地下水资源的补给,减少源头径流。可渗透路面,由于道路损坏防止雨水进入路基,应在上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层底加铺不可渗透材料,雨水进入路面结构层,渗透顶面沿横向坡度排放到盲沟,进入路边的雨水检查井或分离区。道路纵坡坡度范围应控制在0.3~6%之间,渗透机动车辆的斜坡应为1~1.5%。

  3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设计

  目前,主要采用不透水路面形式进行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的设计,遇到雨天,容易使得路面湿滑,并且容易积水,进而降低道路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并且阻止了地下水的补给。但是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建议通过透水铺装方式设计人行道、非机动车道,雨水能够向下渗,不仅能够补充地下水、减少路面积水,还能够对路面湿度、温度进行调节。若路基土的透水能力比较差,还可以通过增设排水管的方式提高其透水能力。此外,透水性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的纵坡最好是处于2.5%以下,横坡最好处于1.0~2.0%之间。

  4路缘石、雨水口和路肩边沟设计

  4.1路缘石

  道路边缘作为城市排水设施,可分为扁平垂直石块和石块,平面边缘平坦,海拔高低,雨水径流至绿化带或雨中,站立石面较高比周围的水通过溢流,注意雨水的流动。传统的垂直路边不能使道路很快进入绿化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穿孔垂直边缘石头,石头和垂直间隙间隔型立式石头形式。

  4.2雨水口

  雨水入口是城市路面径流的主要收集设施,也是雨水收集的起点。雨口通常位于机动车辆或非机动车道边缘,经常因为雨水径流或道路清洁垃圾进入雨水,雨水严重堵塞,雨水收集效率降低,暴雨将导致城市淹水,产生非点源污染。为了解决雨水喷嘴堵塞的问题和水污染问题,除了传统的雨水除污拦截装置外,还可以设置污水拦截铁栅,取代传统的雨水炉排,方便清洗,铁排侧面可以打开,拦截吊篮可以拦截径流中的小污染物。除了道路,雨水出口广泛应用于沉没的绿色空间和生物拘留设施。如在绿化带排列在雨中,高度应在表面高程与下沉绿色空间之间的最低点之间,径流通过间隙垂直遏制污水拦截进入雨水过滤,雨水渗透主要在绿化带内或吸收饱和,其余雨水从雨水溢流进入市政排水管道系统[3]。

  4.3肩侧沟

  传统的水泥混凝土侧沟堵塞不美观,而且没有雨水净化功能,而使用沟渠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是一个草地景观植被表面沟渠,收集,运输,净化和排放的雨水径流。

  5道路横断面设计

  传统的城市道路设计是1.5~2%的斜坡排水斜路,雨水通过奥利维尔进入雨管系统,绿色引导石头一侧比巷道呈凸形。道路水平坡度优化分离后,雨水通过路面坡道为凹陷区域,浅层土壤饱和。多余的水通过炉排雨水收集雨水管中的井(高绿50~100mm)。雨水头可设有渗水井,收集的雨水通过渗水渗透到深层,并通过渗流填筑地下水。

  6路面结构层设计

  城市道路的传统路面结构通常采用不透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据建设部颁布的“技术规范”和“渗透性沥青混凝土路面规范技术规范”,渗透砖、透水混凝土路面应符合道路路面功能规定,符合防水,防滑,防噪声等要求。随着水深的增加,多孔沥青路面通常分为三种:一是通过高孔隙度与相邻水层道路采水设施的形式与表层的组合;地表水进入表层(层)通过盲管进入附近的采水设施;穿过道路后的水面穿透。前两种降雨时减少地表径流,解决“排水”问题,但不能解决渗流、停滞、积水等问题。

  6.1目前中国混合料设计方法的一般过程

  目标集的外部因素;无效集选择合适的粗骨料分级,并确定最佳沥青。其中,OGFC混合料的孔隙度相对较大,难以通过马歇尔试验法确定最佳沥青含量。为了研究混合料,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比较,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应采取以下三种方法:结合马歇尔试验方法、飞行试验、混合物性能试验确定最佳沥青含量[4]。

  6.2采用CAVF方法的渐变设计方法

  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过一列的研究提出了Superpave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通常情况下,通过CAVF法设计OGFC沥青混合料,骨架孔隙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OGFC材料的孔隙度和耐久性,OGFC孔隙率处于18%之上,能够将自由水快速排放出去,同时考虑到车辙和水损害性能。CAVF方法使得渐变设计过程更容易进行定量评估,具有相对较好的工程操作。应用Superpave设计方法与此不同(根据经验,仍然较大)沥青混合料的分级设计更加标准化。但这项法律也需要完善。例如,将聚集体除以4.75mm的方法仍有待讨论。

  7结语

  本文基于海绵城市理念探讨了城市道路路面结构的设计,为了达到理想的排水效果,在道路路面结构设计过程中,应当基于海绵城市理念,避免采用传统排水方式,可以通过绿化带、草沟、排水管、排水管渗透等方式有效排放城市雨水。在理念下设计道路路面结构,能够补给地下水,缓解排水系统压力,减少径流污染,提高道路安全舒适度,改善城市气候,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孙文佳,张琨,郑艳娜,刘心媚.“海绵城市”理念的研究应用现状与未来展望[J].山西建筑,2017,43(12):99~101.

  [2]鞠茂森.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技术和政策问题的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15,15(03):7~10.

  [3]徐振强.中国特色海绵城市试点示范绩效评价概念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兼论我国海绵城市创新体系平台的建设[J].中国名城,2015(05):16~25.

  [4]杨阳,林广思.海绵城市概念与思想[J].南方建筑,2015(03):59~64.

  作者:罗正高 单位:云南省楚雄州勘测规划设计院

  《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与对策》

  摘要:建筑施工中,建筑结构设计尤为重要,不仅会对建筑施工的后期进程造成影响,而且影响整个建筑施工地质的优劣和稳健。建筑设计一定要预防设备损坏,并且严密的管理和实施规格。但目前对于结构设计这一块,施工质量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为此,文章就如何在施工中避免出现问题进行分析以及研究,并提出改进类似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建筑设计;常见问题;实施对策

  1结构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1多道防线

  多道防线可以保证结构体系的安全性。当灾难意外发生时,如果仅只有一个单一的构件支撑危险系数是非常高的。1.2抓大放小因为在建筑结构中每个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每一个大的整体都是有所有的单独构件共同协作组成。只有巧妙的把“强剪弱弯”、“强柱弱梁”等设计理念在结构设计中体现出来,才能使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得到保证。

  1.3刚柔并济

  刚柔并济的方法能够保证结构体系的适当与合理,结构的刚度和柔度都应保持适当。如硬度过大,会造成不能灵活的变形;硬度过小,则会影响到结构的使用。

  1.4打通关节

  如果整体结构中各构建之间出现能量传输被阻断,就会破坏构件间的静态平衡,只有打通关节才能使得结构体系保持最初的静态或者能保持在需要的范围内。而在建筑的结构体系中关节的打通非常实用,因为结构体系中关节无所不在,建筑结构的所有构件部分都是非常重要的,其中节点的能力跟减弱都应该是非常准确的。因此打通关节是非常重要的。

  2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2.1没有明确标出设计图纸

  在建筑结构设计时,时常会有很多问题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只有把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解决掉才能使施工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让居民们的生活环境不受到影响。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设计图纸是影响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因,如果重要环节的施工设计图纸没有被明确标出,就对建筑结构的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

  2.2基础选型存在问题

  建筑结构的设计中基础选型时非常关键的,基础选型得质量影响这着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是否可以承载非常大的重力。这就要求基础选型时要进行细致的研究参考,考察建筑工程的地质环境,才使建筑的使用寿命得以保持更久的时间。但是,目前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没有在基础选型的选取上做深入的分析和勘察,形成很多质量劣质的房屋建设问题。比如出现地面沉降,房屋倾斜等一些类问题,从而影响了建筑的使用,也加大了居民的人身危险系数。

  2.3纵向设计理念不受重视

  纵向设计理念的重要性是我们在进行建筑设计中经常不受重视,造成设计的不利影响。对于建筑而言,横纵向都应该是以相同设计质量来保证的,建筑纵向失稳得例子也是很多的,往往更关注于横向反而失去纵向的美观和安全。因此这一项是建筑结构质量中的关键性设计。应将其横向和纵向在设计中将使用性看做结构设计的关键。

  2.4设计人员缺乏经验

  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也可能会存在问题,设计人员可能有缺乏经验,不能够对解雇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考虑,浅显的理解解随机原理;也存在着按部就班的思想,生搬硬套别人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成果,不结合实际情况,及个人经验,忽视规范要求。因此,要完成好建筑结构设计,比也需也要提高设计人员的思想素质,让其更好的为设计结构服务,做到实事求是,规范设计。

  3设计中应采取的合理措施

  3.1完善设计图纸

  建筑设计时,应将建筑设计结构的图纸进行完整的准备,图纸就是建筑的关键路标,也是施工过程中的基础,设计的图纸能在建筑施工中被无数倍放大的体现出来一样,从而造成木已成舟的后果,不可逆的严重性可想而知。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要苛刻的要求设计的规程度,不可粗心大意,更不能在一些关键的设计信息中出现词语省略。

  3.2认真分析基础选型

  基础选型在建筑结构的设计时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基础选型的优劣会对建筑设计结构产生影响,要能够承载较大的重量,所以在基础选型的过程中,应该进行认真的分析,对建筑工程的地质环境进行深入的考察,保证建筑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提高建筑抗震水平的相关标准。近些年来与日俱增的自然灾害使我国频频遭难,而在地震中给我们造成的灾害最为严重的是,不仅使人们的财产资源被剥夺,也使许许多多鲜活的生命被摧毁,因此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根据相关资料表明,现在地球已经进入活跃期,人们更要毫不松懈的防范着地震的发生,尤其是在我国那些地震高发的区域要使建筑的安全等级要求更进一步提高,尤其是要加强建筑结构对侧向力冲击的抵抗强度。

  3.3加强对建筑结构设计的理解

  加强对建筑结构设计的理解,对于结构的横纵向设计都应该考虑周全。加强建筑结构抵抗侧向位移的性能。适当的增大抵抗弯矩结构的宽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建筑的抵抗侧向位移得到保障,而且根据建筑结构设计的有关公式可以得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建筑的侧向位移与结构宽度增大三次方成反比关系。

  3.4加强设计人员的管理与培训

  要对设计人员进行要求规范管理,加强设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技能水平低,让设计人员在设计时考虑更加全面,定期组织安排实习人员学习新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多思考多揣摩,做到理论结合实际,在实践中通过不断地打磨而获得经验,另外设计优秀全面的建筑结构进行分析和探讨,取其精华,还可以设置奖励制度,以调动发员工们工作的积极性,使团体共同进步。

  4结束语

  文章提出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和相应的实施对策。在建筑设计中,往往就是细心的问题不受到重视,从而造成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严重后果,微小的不合理设计更容易使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受到威胁。解决好建筑设计中的问题将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繁荣,要提高全民的建筑安全意识,这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必伟.房屋结构设计中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7):212-213.

  [2]薛颖.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4):216-217.

  [3]田永超,孙艳伟.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优化技术应用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3):72.

  [4]孙超,赵磊.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12):31.

  作者:史启超 单位:河南省城乡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推荐阅读:《室内设计》由重庆大学主办的建筑学术刊物。主要报道国内外室内设计学术研究成果,交流总结室内设计经验,促进设计、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解决。主要栏目:教学改革、名作广场、传统建筑、设计研究、工程实例。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城市道路建筑结构设计论文范文(两篇)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anzhusheji/42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