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建筑设计发布时间:2017-09-05浏览:

  这篇新农村建设论文发表了新农村建设影响因素研究,吉林是一个农业大省,如何才能更好的建设新型农村呢?论文分析了构建新型农村的制约性因素,通过农村基础设施和城乡收入的差距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更好的进行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论文,吉林省,新农村,城乡收入差距

  吉林首是一个农业大省,同时整体产业结构比例还没有达到最高水平,经济欠发达。因此,如何推进吉林省的新农村建设,还是当前一个值得探讨的重大课题,也是影响未来吉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新农村建设,从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层面都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层层部署,并且按照党中央的总体指示,分批分阶段分试点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构架。2016年吉林省制定了专门针对当地新农村建设总体思路的纲要,也就是《吉林省2006到2020年之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草案》。2016年下半年开始,这个草案正式开始实施。同时也对吉林省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

  《草案》提出截止到2010年吉林省的第一产业要快速增加增加值达到800亿元以上,其中农业总产值要达到1500亿元。除了对农业产值有所要求之外,针对社会新农村建设也给全省农民的收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为2020年之前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需要达到4350元,在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的程度需要达到60%以上。当前吉林省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指导性文件就是以上的这个草案。除此之外,近几年来,吉林省政府对于新农村建设也做出了相关补贴,包括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都充分保障农民群众的当家作主地位,并且尽可能的放权于民,充分遵循并且征求农民的意见,按照绝大多数农民的意见进行新农村建设。在保证农民利益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农村地区的改革,统筹各方面力量,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但是,当前吉林省的新农村建设还存在部分制约因素未加以解决,这些消极因素的长期存在会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度。

  一、制约性因素

  (一)农村基础设施

  首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停滞不前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吉林省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部分问题。吉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对于水资源以及其他各项资源的需求都非常大,然而吉林省水资源短缺,人均所拥有的水资源量还不到全国平均水资源量的70%,水资源的平均效率也不高,水资源平均利用率只有51%。农村地区的水资源短缺且水资源利用效率不够,就会造成整体农业缺水的状况,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新农村的水利基础建设还不到位,缺少有控制性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骨干建筑物的完好率不高,配套率和综合机械化水平不高,因此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成长和发展。当前吉林省整体的农村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只有35%,主要灌溉区的配套机械化普及水平不足70%,机械化水平的缺失会进一步加重了水资源的浪费,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农民素质不高第二个方面,农民的素质不高也是制约吉林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

  关于农民职业教育问题,吉林省已经出台了多项专项性的措施帮助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但是制约农民就业或者再次就业的一大瓶颈问题就是农民的个人素质。不少农民缺少一技之长,在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之后,无法适应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无法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无法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素质,尽快地转型成新型农民。因此还存在部分尚未安置就业的农村大量劳动力。这些农村劳动力的存在是影响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吉林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根据2016年的农村数据显示,吉林省现有农村劳动力670万人,然而实际只需要大约220万青壮年,剩余劳动力就可以满足需要,因此,有较大的剩余劳动力滞留下来,这些剩余劳动力达到了450万人,还需要政府层面帮助转移解决剩下的劳动力就业问题。

  (二)城乡收入差距

  与农村农民的就业问题相伴而来的,还有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农村劳动力水平不高,导致农村劳动力就业出现困难。因此,在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就业遗留问题,因此也就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2014年吉林省的城乡收入差距为3.28:1,然而这只是理想中的数字,实际情况下还要加上各种福利差距以及隐性收入差距,使得这个数字被无限放大。从十一五规划的情况来看,十一五期间整个吉林省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年收入迅猛增长,增长速度达到国家前三名,增长率达到11.5%。然而农村的人均年收入只有6%,仍旧是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大大快过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进一步拉大了原本就较为突出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也是影响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再就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大因素。

  二、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为了改善这种状况,需要联合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统筹社会各方面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吉林省政府未来的工作重点就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不仅是农村饮水方面的建设,也要保证农村人畜需要蓄水安全和局部地区严重缺水的问题。这需要党和国家专项的财政补贴支持,并且构建专门的绿色通道,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尽可能把补贴金额投放到最需要的生产困难区域,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解决农村群众的用水困难。除了用水问题之外,农村地区的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也需要进一步提上日程。未来党和政府要高度关注农村公路的改造和建设工作,以及适合农村发展特点的通讯光缆和有线电视的覆盖工作,继续把农村的生产生活水平放在发展的首位,争取推动农村通讯设施的不断进步。

  (二)抓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针对当前农村农民素质不高的问题,为了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吉林省要紧抓教育,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挖掘农民潜力,从政府层面高度重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问题,构建专门性辅助农村劳动力再次就业的机制。由政府主导组织农村劳动力的专项技能培训,并且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补贴持续性,保证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农民自主创业和创业就业的能力。

  (三)缩短城乡收入差距

  第三个方面,为了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部署,缩短城乡差距。要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吉林是一个农业大省,依靠农民自身无法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也无法实现农业的突破式发展,需要党和国家从政府层面拓展农业外部增收空间,发展壮大农村经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农民的机械化水平,从而提升农村的人均可收入,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稳定农村经济环境。未来的吉林省政府要联合社会各界共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从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劳动力素质培养和缩短城乡收入差距入手共同提高农村的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2017年吉林省新农村建设完善提升指导意见[J].吉林农业.2017(09)

  [2]四川新农村建设掠影[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6(11)

  [3]四川新农村建设掠影[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6(12)

  [4]书讯[J].银行家.2017(01)

  [5]发展乡镇企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问题探讨[J].马春梅.才智.2016(09)

  [6]吉林省新农村建设完善提升方案[J].吉林农业.2016(07)[7]书籍推介[J].银行家.2016(05)

  [8]大学生“村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于诗桐,关晟.农业经济.2016(06)

  [9]四川新农村建设掠影[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6(07)

  [10]《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支持》[J].银行家.2016(08)

  作者:李宾 单位:吉林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

  推荐阅读:《新农村》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管,黑龙江新农村建设办公室、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新农村建设影响因素研究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anzhusheji/42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