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建筑设计发布时间:2012-07-07浏览:次
校园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建筑环境与人的集合,体现着学校的精神风貌和物质面貌。在满足基本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根据校园文化特点以及地块形态特征,结合当地地域文化内涵,追求宜人空间,规划设计出具有时代风尚和浓厚文化气息的特色校园建筑是发展的需要,更是时代的进步。
一、校区规划建设中的误区
总的说来,校园建筑应该具有如下基本功能:
1、满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等各种活动以及生活的物质需要;
2、具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浓厚的人文气息,满足师生的精神需要。
3、设计理念与时俱进。学校规划设计中要体现新校园新理念,建设有特色学校文化内涵的崭新校园。同时要注意处理好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之间的关系,做到既相互联系又互不干扰。
但一些校区规划和设计方案中,并没有很好的体现上述功能,反而陷入了片面追求高大全的误区:
1、一味求大求新求全,过分注重气派、场面。许多学校脱离自身实际,未经过规划论证,就盲目制定规划,出现了征用土地过量、建筑体量过大等问题和弊端,既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又存在着建筑防灾上的隐患,给校园生态环境的维系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2、功能分区盲目、滞后,与时刊发展相脱节。校园规划忽视了当代校园空间的开放性,导致了各功能区距离过远、相关院系联系不密切等问题的出现。
3、过分讲究平面构图形式,忽视校园特色的创造。
二、校区规划与学校建筑设计的着眼点
1、将学生群体的需求放在首位,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其日常行为规律为基本出发点,形成合理科学的结构布局。
2、全方位引入生态观念,将自然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完美融合。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巧妙设计、布置,实现校园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时代特征与地域特色的和谐统一,校园当前规划与未来发展的和谐统一。
3、重视文化传承,塑造、建设形式多样的公共开放空间。
4、实现总体规划布局与各单体建筑功能之间的衔接过渡。妥善安排处理好交通组织设计、消防组织设计、总给排水组织设计、电气规划等规划的整体布局,保证其整体系统性。
5、注重各单体建筑功能布置的合理性,确保静闹分区明确、洁污分区明确、交通组织与教育空间互不干扰等功能的实现。
6、考虑到学校的特点,其建筑应简洁、朴实、大方而又有新意,因此单体建筑要在充分考虑结构可行性与经济性的前提下,完成其外部空间造型的考量与设计,进而形成校园特色与地域文化特征完美融合的整体教育建筑风格。切忌为追求大造型而牺牲功能及结构的合理性。
三、实例说明—— 东莞市卫生学校校区规划与学校建筑设计
1、学校及工程概况。东莞市卫生学校创办于1958年,是一所全日制普通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新校区用地位于东莞市道滘镇西南部,东临粤晖大道,西靠北海水道,南接洪厚路和粤晖园,自然环境好,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东侧有高压线走廊。用地面积为153497㎡,现状为果园和空草地。预计办学规模为:在校普通学生3000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2500人,各类在职人员培训5000人次/年,建筑面积控制在71850㎡。
2、总体规划布局设计:“一线”和“三园”。结合岭南园林文化和北海水道景观,新校区规划以创建“园林式学校,水文化学校”为出发点,将传统岭南建筑风格与现代校园建筑风格完美结合,具体可概括为“一线”和“三园”两大主题。
(1)“一线”是指北海水道江岸景观带,校区规划中各组团均沿江岸景观带排列,赋予了浓厚的水乡文化神韵,实现了生态环境与校园人文气息的完美融合。
(2)“三园”是指校区规划内的三个园林式组团:即教学区组团、中心组团和生活区组团。
“三园”主题,以内外有别、动静区分为原则,以自然有序的空间序列进行功能分区,体现了以教学实践为中心的思想。教学区和生活区临近江边,尽享江岸景观的同时,避开交通线和高压线走廊的干扰,以减少噪声干扰;运动区接合教学区和生活区,分散分布,以方便师生的学习和生活。
教学区组团曰“别有小筑”。教学楼与实验楼交错围合,形成数个内庭和中心庭园,单体之间以连廓相通,极大方便了学生和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组团南北布置,享有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又避免了西晒的不利影响,符合南方地域的气候特征。同时将对外开放的实验培训楼布置在组团外围,相对独立,可满足外部集中培训工作的要求。
中心组团曰“上善若水”。由行政楼、艺术楼、图书馆、报告厅和阶梯大教室组成。整体设计中融合了岭南园林艺术中开放、兼容和多元化的特点,完美诠释了对水文化和新派园林式校园文化的理解。另外引入了北海水道江岸景观,再辅以水榭木亭、连廊等景观小品,使得水乡文化、岭南园林文化和校园文化三者之间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同时中心组团作为联系纽带,通过连廊和景观过道将生活区和教学区联系起来,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通道和优美的道路景观。
生活区组团曰“片山斗室”,以自由的排列组合方式,使整齐划一的居住空间、自由多变的绿地与餐厅、体育馆、运动场等单体融合为一体,整齐有序而又不拘一格,宛如江边片片山峰,极具韵律感。宿舍楼均底层架空,有利于通风的同时,也满足了非机动车的停车需要。房间均保证南北朝向,拥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体育馆以以现代材料与仿古造型的完美结合,塑造了崭新的校园形象,灵活的模块设计使得它能满足多种使用要求,实现了一馆多用,十分经济实用。
3、交通规划设计
组织好校内外的人流、车流,做到人车分流、互不干扰是校园交通规划设计的依据和关键,也是校园静谧的必然选择。因此在交通规划设计中,将主入口设于粤晖大道一侧,通过直入式的景观式入口与圆月形的入口广场分流进入校区的人流与车流;次入口设在南边的洪厚路,方便外部培训人员的使用;环形校区道路连接两个主要出入口和北面的后勤出入口,满足了平时使用及消防需求。
另外还充分利用了江面的景观资源,沿北海江岸将护堤的抢险通道融入校园的整体环境中,形成丰富的沿江步行休闲空间。
4、单体建筑设计
(1)设计理论依据。本设计方案在着重体现岭南建筑设计特点的同时,融入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功能价值与美学价值的统一。
(2) 建筑风格的确定。为与周边环境,特别是粤晖园的仿古建筑自然衔接,和谐统一,在选材中运用仿清水砖面砖、板岩等介质,形成纯净、古朴的主旋律;同时以钢材、金属百叶、幕墙玻璃等现代材料展示时代的风貌,使整个建筑形象犹如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和谐地镶嵌在环境中,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在园林设计中,巧妙地应用了篆刻、宫灯、月亮门等构件,尽显中国古典园林之美。水体、通廓、木亭等园林构件穿插在庭院中,辅以竹、芭蕉等富有岭南水乡特色的园林树种,还原出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渲染出古今交融、格调雅韵、优美舒适的文化氛围。
5、景观绿化。环境景观对于人的影响强烈而又深远。高雅精致、主题突出的校园环境,必将赋予人以精神营养和文化熏陶,提高修养,陶冶情操,给人以美轮美奂的视觉享受。
在确定了“一线,三园”两大主题后,就以此为基础,组织园林景观绿化设计,以小围合、半围合为主的建筑空间提供景观设计的主题和场所,用现代建筑的空间复活古典园林文化的精髓。
6、小结:东莞市卫生学校新校区的规划与建筑设计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实现了校园功能与生态化、景观化、开放化先进理念的有机结合。
四、结束语
在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当中,应体现出对环境的尊重,积极营造具有良好人文氛围和可融汇不同学科领域知识的交往空间,以此提升校园的气质与风貌。
参考文献:
[1]吴健.某校区规划与学校建筑设计的探讨[J].城市建设.2010(23):249
[2]罗锦、翟辉.校园规划及建筑设计的几点思考[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6-3):40
[3]张建华、刘建军.对当今大学新校园规划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9(29-3):80
[4]王晓琴.羊城主车轴线上的“大都会学校”——珠江新城E区中学规划与建筑设计赏析[J].建筑.2008(13):69
[5]郭卫宏、王智峰、海佳.武汉大学文科区规划与建筑设计[J].建筑学报.2007(8):30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校区规划与学校建筑设计的探讨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anzhusheji/2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