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和谐共生——艾德瓦尔多•苏托•德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建筑设计发布时间:2012-03-02浏览:

建筑师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是2011年普利兹克建筑奖的获奖者,他师从阿尔瓦罗·西扎,也是继1992年西扎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葡萄牙建筑师。
1.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生平简介
1952年7月25日,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生于葡萄牙波尔图的一个医生家庭。他曾在波尔图大学艺术学院雕塑专业学习。1975年,他慕名转到阿尔瓦罗·西扎的建筑工作室实习,而这次的转变为德·莫拉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他的兴趣也由雕塑变成了建筑。1980年,德·莫拉决定离开这个他工作了四年的地方,并单独成立自己了的工作室。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终止了与西扎的合作,相反,他们亦师亦友的情谊一直延续到了现在。这位极具天赋的年轻人不再是西扎的门徒,却变成了他的女婿。德·莫拉与西扎多次合作出了令世人所震惊的建筑作品。如里斯本世博会的葡萄牙馆和伦敦蛇形画廊的“夏亭”。他还受聘担任波尔图大学建筑学教授。他曾在日内瓦建筑学院、法国国立巴黎第八建筑学院、哈佛大学、都柏林大学、苏黎世理工学院、洛桑大学做访问研究员。
2001年,德·莫拉获得海因里希·特森诺金奖,2004年获得2004FAD建筑与室内设计奖。而这些奖项在他获得的2011年普利兹克建筑奖面前都显得那样的无足轻重。这个结果曾引起建筑界的一片哗然,与那些活跃在当今世界建筑舞台的建筑师相比,这位葡萄牙人并不算太广为人知,他的为人处世十分的低调,但看过其建筑作品的人又不禁赞叹,这的确是一位手法纯熟,经验老道的建筑界大师。时至今日,德·莫拉设计的建筑作品有六十余件,大部分作品都在葡萄牙,还有一些散落于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瑞士以及英国。
2. 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建筑作品及风格解析
    2011年普利兹克奖评委会这样评价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他的建筑拥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总是充满了冲突和矛盾。他总是能将力量和节制,夸张和微妙,大胆的公共权威和平易近人的亲和力并置在同一座建筑当中。” 德•莫拉虽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建筑大师,但是他对于传统的把握却是恰到好处,也可以这样说,他的建筑承载了建筑的传统。尽管他师从西扎,并从西扎的建筑风格中受到诸多影响,但是我们更愿意称他为“新密斯主义者”。在一次接受采访中,德·莫拉曾说:“我发现密斯越来越使我着迷……有一种对他的解读方式是将他看成极简主义者。但事实上,他总是在古典主义和新造型主义之间摇摆……他在不断地实验,他已经如此摩登,他超越了他的时代。”同时,德·莫拉也承认自己深受密斯的影响。他说“与其追求风格而做得很糟糕,不如追求完美而缺少创意。”正如德·莫拉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在他早期的建筑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古典主义和极少主义的风格,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个人风格越来越成熟,在建筑界开始崭露头角。简洁而又富有想象力,透漏出一种对于经过磨砺后返璞归真的智慧和幽默。德·莫拉对于材料和细节能够做到精准把握,对场地及历史十分尊重。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线条简单却富有张力,色彩纯净却并不单调。他曾经表示,在建筑领域中,他最感兴趣的是在自然和人造之物之间取得平衡。在下文中,我将分析德·莫拉几座代表性建筑作品,这些建筑作品能够很好的诠释德·莫拉的这种设计理念。
2.1 布拉加体育场
布拉加体育场曾承办过2004年欧洲杯足球锦标赛,而这一盛会也让这座建筑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中来。自它落成以来便受到人们极高的赞誉。
布拉加体育场坐落在布拉加的卡斯特罗的山坡,整座建筑依山而建,采用了罗马式露天剧场的建筑风格。在这座大型的体育场所中,德·莫拉展示出来其惊人的才华及其极具创造力的一面。整个项目包括对于体育场的扩建,体育场顶棚的添加及其它设施的改进。远远望去,它不像是一座建筑,更像是一件艺术品。德·莫拉在设计之初,就有一个惊天动地的想法,他要把卡斯特罗山坡的一个边炸掉,用炸出来的近150万立方米的花岗岩作为建造这个体育场的材料。而留出来100英尺高的花岗岩立面作为体育场的墙体。虽然他自己称这次爆炸是“一出戏剧”。但是不可否认,这次爆炸把建筑美和自然美很巧妙地的糅合在了一起,这其实与我们传统建筑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不谋而合。
体育场能容纳三万人一起观看比赛,却仅有两个看台。体育场的屋顶类似于长长的遮阳板,这个形制取自于秘鲁古印加的桥。这并不是德·莫拉第一次运用这种设计手法,早在1998年他与西扎联合设计的里斯本世博会的葡萄牙馆中就曾运用过这种手法。顶棚悬空覆盖在这个体育场的上方,悬吊钢索长达220米,并能承受极大的拉伸荷载。钢索固定在一组混凝土的土柱上。为了抵消钢索的拉力,这些混凝土柱子不仅要向外倾斜,同时,这些柱子还锚定在建筑地基的岩石上。这是一件很奇妙的设计作品。在看台上,参观者既可以见证棚顶钢索的拉伸,又可以感受到混凝土柱子极力抵消这种力量,并将这种力量传递给地基岩石。所以,可以说这个建筑是山体支撑着顶棚,人造的结构依赖于天然岩石而获得其稳定性,建筑风格与周围的环境浑然一体。这不仅令我们惊叹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2.2波尔图地铁站
1863年,英国伦敦的中心区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从那以后,城市轨道交通迅速发展起来,成了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公共交通方式。在波尔图这样一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城里,如何引入一条充满现代感的城市公共轨道交通系统,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德·莫拉认为“城市并未改变自己的自由意志或政策纲领,但随着交通系统的出现,它们需要生存和发展……将地上轻轨系统纳入到一个有规划的体系内,创建一个新的城市景观,刻不容缓。”
德·莫拉设计的波尔图地铁站耗费了他数年的精力,也算得上是其得意之作。他在设计之时,用最切合地形的体块形态来获取所需要的空间,同时尽量压低建筑高度来降低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应为波尔图音乐厅地铁站。
波尔图音乐厅地铁站一改以往地铁站封闭的空间,单调的格局,“不见天日”的状况。这个地铁站的站台顶端,由两个硕大的采光天井将天空拉进地铁站。在这样一个地铁站台里,人们可以很容易地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波尔图地铁站与库哈斯设计的波尔图音乐厅遥相呼应,颇有极简主义风格。在这个充满了现代感和整体性的建筑中,德·莫拉将葡萄牙当地的材料巧妙地融合在其中,比如白墙,花岗岩的地板,陶瓷瓦片等等,这些葡萄牙传统材料令人们对这座极具现代感的建筑又多了一份亲切之情。
这个地铁站简洁而又大气,传统而又现代,这些矛盾竟然很和谐的出现在同一座建筑中,我们不得不赞叹德·莫拉这位建筑大师高超的设计手法。这样一座简单的建筑却蕴含了葡萄牙本土建筑的独特风格,简洁紧凑,节约能源,德·莫拉自己也认为由于葡萄牙是个小国,人口少,资源少,在建筑设计中葡萄牙建筑师用其自己独特的智慧,将有限的资源节约起来建造成无限的美感。
3.结语
    从古代人类创造建筑开始,我们不断地探索空间与自然的关系。一座座或高或矮,或简单或复杂的建筑不断地被建造出来。当我们慢慢的成为这个世界的主人的时候,我们开始忘记了如何和自然和谐相处,渐渐地,自然被我们遗失在了思想之外,我们开始破坏它,改造它,征服它。这时,自然也给了我们相同的报复,地震,海啸,和挥之不去的阴影。由于这些后果使得现代建筑师们开始思考,如何才能改变这些现象。他们开始改变,试图将建筑顺应自然。这些建筑师中以西扎与德·莫拉这对师徒较为突出。他们敏感的捕捉到场所精神及地域文化,并将这些感知溶于建筑设计中来。他们的作品就如同从周围环境中生长出来的那样,并给予环境新的活力。
尽管当我们追忆起漫长的建筑之路时,葡萄牙在这段历程中并没有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但是在这片土地上却孕育了出了浓浓的“地域文化”,这个结果估计连葡萄牙本土的设计师都没有想到。葡萄牙建筑有着其独特的魅力,成熟的理念,清晰的脉络。在当代建筑领域中,葡萄牙建筑师从一开始的不被人们所看好到如今成为建筑界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这其中的艰难历程及付出的辛勤汗水,只有他们自己才能体会的清楚。德·莫拉作为当代葡萄牙建筑师的典型代表,他的建筑作品与周围环境和谐共生,并能够最大程度的尊重葡萄牙的历史及文化。尽管德·莫拉使用的建筑材料都是葡萄牙本土最简单常见的,但是当组合在他的每一个建筑作品中,材料的搭配方式及运用模式却是有着其独树一帜的风格。他的作品,像一支优雅的蓝调,奏响在当代西方建筑的舞台上。
4.参考文献:
[1]. 克劳迪娅·塔博达,项琳斐译. 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访谈[J].世界建筑,2009,(07):25- 29.
[2]. 雅克·卢肯,孙凌波译. 事物的转化[J].世界建筑,2009,(07):20- 24.
[3]. 若泽·保罗·多斯·桑托斯,张婷译. 由不可见到可见[J].世界建筑,2009,(07):18- 19.
[4].宋敏. 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 葡萄牙的“新密斯主义者”[J].明日风尚,2011,(06):66- 69.
[5]. 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郑小东译. 布拉加市体育场,布拉加,葡萄牙[J].世界建筑,2009,(07):56- 61.
[6]. 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叶扬译. 波尔图地铁站,波尔图,葡萄牙[J].世界建筑,2009,(07):66- 69.
[7].顾宝霞,刁训刚译. 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74- 77.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传统与现代和谐共生——艾德瓦尔多•苏托•德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anzhusheji/1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