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城镇化的现状与对策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建筑工程发布时间:2012-02-18浏览:

一、龙岩市城镇化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市在推进城镇化进程工作中,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完成了龙岩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各县(市)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完成15个乡镇总体规划和300个建制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至2007年底,全市城镇化水平为44%,比2000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中心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旧城改造稳步推进,新区开发步伐加快,路网建设迅速扩展,市容市貌整治成效明显,整个城市变得更新、更绿、更亮、更美,全市小城镇开展“五个一”(即一个工业小区、一个居住小区、一个商贸小区、一条文明示范街、一块公共绿地)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建成了一大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项目,新建商贸、农贸市场40个,公厕52座,桥梁12座,自来水厂67座,受益人口91.47万人,垃圾填埋场37个,铺设砼路面达到20.35万平方米,新增公共绿地19万平方米,工业小区规划面积271.5万平方米,正在引进或已引进工业项目51个;全市已着手新改建户2.54万户,新建建筑面积251.7万平方米,拆旧1.8万户,拆旧建筑面积227.5万平方米,有近2.5万户居民喜迁新居。村镇建设的快速发展来了一系列良性效应:既促进了二、三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又吸纳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繁荣了农村市场,加快了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但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市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
二、我市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镇化水平偏低。至2007年底,全市城镇化水平仅44%,比全省平均水平低近4.7个百分点,而且地区差异较大,其中新罗区最高,达到65%;武平最低,仅为28%左右,加快推进城镇化任务相当繁重。
2、城镇化规划和建设实际脱节,城镇化扩展难度大。我市许多地方的城镇化建设缺乏科学的整体发展规划,存在各自为政、盲目建设,布局混乱、功能错位等现象,城镇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未能得到很好发挥,城镇化扩展难度大。
3、城镇聚集功能偏弱。有关研究认为,小城镇镇区人口在3~5万人左右,才能正常发挥集聚功能。我市农村镇区平均人口才633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只有1405人,农村小城镇离此标准尚相差5~8倍以上,超小规模的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经济,人口和企业的集聚效益十分低下。
4、城镇的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由于城镇规模小,经济实力弱,对城镇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不从心;长期以来,城镇建设主要依靠单一的国家投资和政府推进。这种自上而下集中型城镇化模式,在山区财政本身极为拮据的情况下,投入必定不足。城镇建设缺乏应有的资金支持,基础设施严重滞后。
二、原因分析
1、乡镇政府责权不对称。镇级政府作为小城镇建设的直接责任者,却缺乏应有的权力和手段。在调查中,不少乡镇政府领导反映,目前有实权、能创收的乡镇政府部门,如土地、城建、税务等,大都划归县以上管理,而无实权、需花钱的部门,如计生、教育、卫生等,却留在乡镇,由乡镇负责。乡镇政府职能支离破碎,难以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乡镇政府管理功能严重滞后。目前在很多地方,乡镇政府对城镇的管理方式,仍然沿袭的是以前农村管理的一套做法和模式,没有经营城镇的现代理念,对城镇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环境保护、社区管理、金融服务、工业生产等都十分陌生,城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无法适应城镇化的发展要求。
3、城镇化发展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目前第三产业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信息、金融要素市场等尚需加大发展步伐,第三产业发展的潜力尚未充分利用,第二产业仍占主导地位。部分乡镇结构不尽合理,效率不高,城镇之间横向联系薄弱,人才、信息、资金交通渠道仍不很畅通。特别是我市农村城镇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乡镇二、三产业发展步履艰难,城镇劳动者收入水平难以得到较快提高,因而也就难以刺激城镇消费需求的增长。
4、城镇总体规划滞后,城镇化建设缺乏科学的规划指导。我市城镇规划起点不高,深度不够,对建设指导不具体,甚至滞后于建设。到目前为止,我市小城镇有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或按照规划建设的为数不多,一些小城镇、中心镇先发展后规划,造成我市中心镇、小城镇建设没有特色,缺乏个性。
    5、城镇化建设缺乏科学合理的用地规划和计划,建设用地储备不够,土地供应和流转不畅。一是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缺乏前瞻性和科学性情况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只能是图上画画墙上挂挂,不但不能起到引导科学合理利用土地的作用,而且有时还影响了土地的及时供应。二是我市的城镇基本上都没有根据当地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需要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计划,更没有根据土地利用计划适时地对城镇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所需用地及时进行储备,当建设需要或有工业用地等项目急需用地时才临时进行征购土地,既增加了土地供应难度和成本又影响了项目建设的进度。三是目前有关法律条款制约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的一些规定,不利于农村集体土地的流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的集约化经营和城镇化发展。
    6、城镇化建设缺乏有效的投资机制,基础设施欠帐多。由于长期二元结构下的管理体制,政府职能部门只管城市,不管农村,造成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缺乏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不足,城乡差距不断扩大。资金短缺已成为困扰我市城镇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也是推动城镇化建设进程的重要制约因素。
三、加快龙岩市城镇化的对策及措施
1、抓紧建立功能清晰、衔接协调的规划体系。
首先,要精心修编龙岩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和县城总体规划。一要科学把握龙岩中心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集思广益,综合专家意见,科学、准确定位具有鲜明闽西特色的龙岩中心城市性质、城市功能;二要合理确定城市人口规模。要根据龙岩中心城市地形地貌条件、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条件,实事求是确定龙岩中心城市人口发展规模;三要拓展城市规划区范围。要以中心城市为轴心,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将有发展潜力的周边集镇纳入城市规划范围,以快速通道相连接,形成半小时城市圈;四要搞好城市功能布局。中心城市功能布局要与结构调整、市场培育、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相结合,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运营效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五要及时调整县城总体规划,做大城关。县(市、区)城关要建成区域经济中心,重点解决县城规模偏小的问题,各县(市)城区至少要按10万人以上规模调整规划,在空间范围上树立大城关的观念,尽可能把目前的城郊规划好、发展好,为融入城区作好准备。
其次,要精心编制小城镇建设规划,有序推进小城镇建设。城镇规划是城镇建设的基础和前提,要建好村镇,首先必须规划好村镇。要使村镇规划能一个规划管住整体,一次规划管住未来。一要科学选点,确保小城镇成为较大区域范围内的物资集散中心。一个小城镇的发展不单单对一个镇域范围产生带动作用,如果规划建设好了,它可以真正成为一个中心乡镇或次中心乡镇,从而带动起周边区域的发展。二要准确定位小城镇的发展方向。要根据各自的人文、地理、交通、资源等特点,有所侧重地发展,向专业市场型、工业型、贸易型、旅游型等特色与专业村镇发展。三要高起点、高水平地搞好小城镇规划和建设。
2、实施城镇精品战略,努力探索集约型城镇化之路。
农村城镇化是一个系统的历史过程,它要求村镇建设规划必须坚持以实现农村工业化、现代化为目标,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方针,以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为原则,以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相结合为路子等基本要求。具体地讲,村镇规划建设要坚持以大管小,上下街接,左右协调的原则,体现卫星镇相结合,工业镇、商贸镇、绿色农业镇相互补,充分发挥城镇辐射功能的优势互补效应,避免画地为牢,自我封闭,重复建设。当前,针对我市地处山区,经济基础条件和自然环境不一,发展又不平衡的特点,实施城镇精品战略,一是要充分发挥县城的辐射带动作用,把县城规划好,建设好、发展好;二是要因地制宜,因势制导,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重点抓住新罗区的适中镇、雁石镇;永定县的坎市镇,下洋镇;漳平市的永福镇、双洋镇;上杭县的古田镇、才溪镇;武平县的岩前镇、十方镇;连城县朋口镇、新泉镇;长汀县的河田镇,新桥镇等示范镇作为中心镇加快发展扩容,争取上规模、上档次;三是其余的乡镇当前以发展产业,推进农村现代化为工作重点,待条件成熟,村镇建设有产业基础做保障之时再顺势引导,以确保其健康发展。
3、要多渠道筹措城镇化建设资金。
要引入市场机制,建立政府、个人和企业共同投资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公共基础设施是城市发挥其资源配置功能的基本条件。由于资金的缺乏,我市大多数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因此,必须加大投入,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以增强对企业的吸引力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要做好土地有偿使用这篇文章,引入市场机制,以土地开发带动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主要靠社会资金和民间投资建设城镇的基础设施;要本着“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通过提供特许经营权和实行招标承包等方式,吸收外资和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经营管理;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房地产开发、旧城改造和新村建设。
4、需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在城镇化进程中要特别强调维护农民利益,尽快建立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对小城镇建设中耕地被占的失地农民,要分类解决保障问题,积极创造就业机会,建立促进就业责任体系促进就业;政策引导全面推进就业;完善就业服务网络,规范市场就业等措施解决非农就业问题。配套解决土地处置、农民户籍转性问题。要建立可靠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序地引导农民离开土地,同时将农民的户籍由农业转到非农,完成从农民向市民的根本转变,实现落实保障、土地置换、户籍转型"三联动"。
5、要积极扶持乡镇企业发展,引导农民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尽可能多的流入到小城镇。要把乡镇工业的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对于本市来说,必须根据区域资源特点,选准主导产业,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利用经济杠杆,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向小城镇集中,培养新的特色经济,特色产业,扶持发展壮大一批农业深加工企业。同时,以市兴镇,抓好重点小城镇的市场培育,鼓励建立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特点的专业批发市场,以市场促进小城镇周围的农村经济发展和带动乡镇企业的发展,鼓励各种类型的农产品流通组织参与市场流通,逐步形成产业发展、人口集聚、市场扩大的良性互动机制。
 
参考文献:
[1] 陈丽媛,浅析与小城镇发展有关的几个问题.《建设与管理》,2005(8)
[2] 吕评,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林业企业》,2005(1)
[3] 李宗才,稳步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浅析农村城镇化的现状与对策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anzhugongcheng/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