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测量控制技术与管理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建筑工程发布时间:2012-02-27浏览:

一、施工测量的具体内容
1、定位放线
    (1) 轴线定位的依据:根据城市规化部门提供的用地红线点座标,总平面图建筑地外轴线交点的座标。
(2) 建立施工控制线:如果是高层建筑,则必须建立施工控制网,要根据工程自身的建筑特点以及形状变化,遵循由总体向局部的规则,根据施工顺序采用极坐标法对每单体方格控制,把十字形主轴线的测设,作为定位放线的控制线,建议施工方格控制网必须从整个施工过程考虑。
(3)控制线的施测:若总平面图设计没有给出建筑特外轴线相交点坐标,故设法计算出建筑物十字主轴线与用地红线坐标点的关系,用极坐标法测定一点的平面位置时,系在一个控制点上进行, 但该点必须与另一控制点通视。根据测定点与控制点的坐标, 计算出它们之间的夹角 ( 极角 β) 与距离 ( 极距 S), 按 β 与S 之值即可将给定的点位定出。
2、建筑物的竖向传递
    (1)在承台,地梁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地轴线引侧至承台混凝土面,按施工图放出有关截面的尺寸线。
    (2)在基础柱混凝土浇筑完成拆模后,根据已有的控制点线,把轴线精确引测到柱的侧面上,待±0.00 层垫层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在垫层面上弹出各轴线的位置,然后把轴线向内移,在复核无误后,弹出墨线,把相交点做好标记,作为以后放线竖向传递的基准点。
   (3)以后上面楼层在装模时,应在相应位置留 150mm×150mm 的传递孔,以便在室内传递轴线。
   (4)竖向传递方法采用激光铅垂仪法,在首层控制点上架设激光铅垂仪,调置仪器对中,整平后启动电源,使激光铅垂仪射出可见的红色光束,投射到上层预留孔的接收靶上,查看红色斑点离靶心最小之点,此点即为第二层的一个控制点。其余控制点采用同样方法向上传递:然后把控制点与点之间连成直线,向外移动回原来内移的实际尺寸,即还原该轴线。
3、建筑物的高程控制
   (1)基坑开挖后,当基坑快要挖到设计标高时,应在基坑的四壁或者坑底边沿及中央打入小木桩,在木桩上引测同一高程的标高,以便根据标点拉线修整坑底和浇捣垫层混凝土。(2)在基础柱、墙钢筋接驳和安装完毕后,把水准点结合每栋建筑物基础的相应标高引测到竖向钢筋上,用红油漆标示,再根据施工图在墙、柱筋相应位置上标出承台面,地梁面等各施工面标高。(3)在拆除模板后,把水准点标高精确引测到柱侧面上并选择便于向上传递的位置作为标记,作为向上传递的控制点。(4)以后每施工一层,用钢尺沿结构边柱或电梯间等位置向上竖直丈量。至少要 3 处向上引测,以便于相互校核和适应分段施工的需要。
4.、建筑物的沉降与垂直度观测
沉降观测的方法:(1)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沉降观测应要做到以下四层,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固定使用水准仪及水准尺,使用固定的水准点,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和路线进行观测。(2)在观测面,根据现场进行规划,确定安置仪器的具体位置,选定若干相对稳定的沉降观测点或其他固定作为临时水准点,并与水准点组成环路,最后根据选定的水准点,设置仪器的位置以及观测路线,编制沉降观测路线图,以后每闪都按固定的路线观测。
二、施工测量的技术要求
1、施工测量必须要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在测量程序上表现为“先控制后碎部”。在现场、测量范围内的各个测量点设置形成控制网,然后根据科学的计算和分配,形成对这些现场测量点的合理的测量安排。这样就能控制误差的积累问题,保证整个测量区的测量精度;同时也能够更加合理的配合整体的施工进度,保证工期。
 2、测前控制: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测量方法,不断探索和创新,以保证测量的数据精度。在测量过程中应尽量采用闭合测量以增加检核条件,如支导线边长应采用往返观测,角度观测采用“两个半测回”或多测回进行检核。测量外业。进行导线测量或放样时,必须对作为已知点的导线点进行复核测量,平面控制点应进行角度和距离的检测,水准点应检测相邻两点问的高差,要在检测结果证明桩点正确而且可靠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测量工作。在一个测站的测量中间至少应检查一次镜站、后点与前点仪器的对中和整平,以保证镜站、后点与前点仪器的对中整平正确,防止对点错误的发生。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建筑施工测量控制技术与管理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anzhugongcheng/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