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应用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建筑工程发布时间:2021-06-02浏览: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建筑业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大体积混凝土工程项目不断增多,在建筑施工中积极利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不仅是混凝土施工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本文结合大体积混凝土的主要特性,进行了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分析。

  关键词: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特征;应用

混凝土建筑论文

  1.大体积混凝土的特性分析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钢筋混凝土是非常重要的建筑材料,与其它材料相比,其具有强度高,耐腐蚀性强,承载能力高,价格低等特点,而且是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是建筑物整体性的重要核心之一,因此在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利用价值颇高,应用范围也十分广泛。随着近些年来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不断改进,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有了更高的性价比,因此在建筑施工中颇受青睐,应用范围也在逐步扩大。大体积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虽然具有性价比高,节约成本等诸多优势,但是在实际的施工应用中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那就是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对细节要求较多,需要建筑单位在施工技术上有较好的把控能力,否则一旦在某个施工环节上出现问题,将会对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带来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作为建筑物的基础结构,需要很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同时还需要不断适应现代建筑施工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其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因此需要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加以研究,使其不断改进。

  2.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要点

  2.1科学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建筑当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重点是加强水化热控制力度,水化热主要来源于水泥材料,施工企业要科学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从根本上减少水泥水化热的产生。在选择水泥材料的过程当中,尽可能选择水化热比较低的水泥材料,常见的主要有矿渣水泥与硅酸盐水泥等等。例如,在某工程项目当中,施工单位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为原材料,水化热保持在42.5℃~52.5℃左右,与该地区的温度差异比较小,使得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内部温度与外部温度差得到有效控制,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大面积裂缝的概率,真正达到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目的。此外,施工单位还要科学控制水泥的使用量,可以适当减少水泥使用量,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水化热现象。对于施工企业来讲,在实际施工前,需要进行多次的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在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强度的基础之上,可以适当减少水泥使用量,防止出现水化热现象,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强度与密实度。施工单位也可以在大体积混凝土当中加入一定量的粉煤灰,粉煤灰添加量在20.0%左右,进而更好的减少水泥使用量。施工单位还要添加适量的外加剂,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的添加剂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是膨胀剂、减水剂与缓凝剂等,这三种添加剂均具备减少水化热的功能,施工企业可根据建筑施工要求,合理选择外加剂,进一步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与可靠性。

  2.2加强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力度

  在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环节,施工人员要科学控制施工温度,温度的控制主要涉及两个阶段,分别是施工与养护阶段。在实际施工环节,尽可能的选择傍晚与早晨进行施工,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场地砂石堆砌场,可以设置遮阳棚,也可采用湿麻袋进行覆盖。在混凝土拌和之前,使用冷水对碎石料进行冲刷,进而更好的降低混凝土施工温度。此外,在泵送混凝土的过程当中,施工人员可以直接在泵管外部缠绕一层草袋,在草袋内部喷洒适量的冷水,有效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温度。在大体积混凝土模板当中,科学设置冷却水管与传感器,混凝土浇筑结束之后,及时测量出混凝土内部温度,若混凝土结构的内部温度与外部温度差超出25℃,则需要在冷却水管当中通入冷水,有效缩小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温度裂缝。在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养护环节,养护人员可以在混凝土结构表层设置补水软管,并在该软管上部覆盖塑料薄膜,塑料薄膜覆盖好之后,再覆盖保温草帘。补水软管之间的距离为100.0mm,还要开设5.0mm的小孔,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向补水软管当中注入适量水,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表层热量快速散失。大体积混凝土中水泥28d水化热。

  2.3做好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工作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了模板施工、浇筑与振捣等,施工企业要保证各项施工工艺的规范性与合理性,防止出现较大的质量温度。例如,在此工程项目模板施工环节,施工企业可以选择砖胎膜与木模板,这两种类型的模板传热性能比较差,而且具备良好的保温效果,能够减少温度裂缝的出现。若建筑施工要求特别高,要求施工单位必须使用钢模板,施工企业还要在钢模板外部,科学设置保温层,采取良好的保温措施,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热量快速散失。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环节,施工单位要结合工程项目施工要求,科学选择浇筑方法,通常采用分层浇筑法较多,可以选择分层分段浇筑法与斜面分层浇筑方法等等,每层混凝土的浇筑厚度不宜超过1.5m。第一层混凝土浇筑结束进入到初凝阶段之后,方可进行第二层混凝土浇筑,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部出现较大的施工裂缝,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强度。另外,在混凝土振捣施工过程当中,施工企业需要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管,避免出现振捣不实或者漏振现象,各项振捣设备禁止触碰模板与钢筋,包括预埋件,有效减少返工现象的发生。待混凝土表层出现泛浆,没有气泡时,则可以停止振捣。对于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发生的泌水现象,可以使用海绵,将水分有效吸收,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发生质量通病。

  3.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应用注意事项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过程是整个建筑施工中尤为重要的一步,也直接影响到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质量。因此施工单位一定要对该环节的施工情况做好严格的把控。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并不复杂,但是需要在各个流程中做到规范的把控,因此就需要施工人员做好全方位的观察和记录,对于一些不符合操作规范,或存在潜在风险的操作,要及时指出和整改,例如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要对混凝土的塌落度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的记录和观察,以便对混凝土的和易性进行分析,同时还要对结果给予及时的反馈。另外对于一些专业设备的操作,一定安排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或给予指导,确保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和规范化,另外在整个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还应该做好动态化的监督,做好其他施工环节的记录和反馈,从而做好协调和改进,这样才能保证整体建筑施工的质量。要有效保障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质量,除了要做好施工流程的监督和管理外,还要加强对相关施工人员的培训,同时要明确各个施工环节的责任范围,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以此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对于施工人员的培训一方面要加强各个操作流程的技术培训,各个环节不同材料的配比、使用参数、施工标准等都要精确,同时施工单位一定要让相关专业人员做好各个環节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正确的指导和调整,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给出合理化建议,确保各个环节的施工落实到位。这样才能确保施工进度的有效进行,同时有利于提高施工的整体质量。

  4.结语

  总之,大体积混凝土在保障建筑结构稳定性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且生产成本小、价格低,尤其是应用于大型土木建筑工程不仅能够帮助施工方减少材料成本,而且能够提高企业利润。因此,进一步深化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并强化施工环节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向梅,王克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实践探析[J].中国建设信息化,2020(18):60-61.

  [2]张林.房屋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18):170.

  [3]段海浪.浅析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7(07):74+76.

  [4]袁阳平.试论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0):142-143.

  作者:朱志坚

  推荐阅读:建筑工程测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剖析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应用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anzhugongcheng/57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