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白鹿镇近代教会书院的建筑历史与艺术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建筑工程发布时间:2021-05-29浏览:

  摘 要:四川白鹿镇历史悠久且旅游资源丰富,经过汶川大地震后的重建现已成为国家4A级景区。文章以天主教修院教育体系为切入点,探索白鹿镇教会书院的建筑发展历程和艺术风格,以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即领报修院这一遗存建筑的历史沿革和建筑特色为研究重点,进一步发掘当地宗教人文资源,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城镇发展提供新的思考。

  关键词:修院教育;领报修院;建筑历史;艺术风格

建筑论文发表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的白鹿镇,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是龙门山系的一部分,距离成都市区60km,因佛教、天主教和道教等多种宗教文化并存而具备丰富的人文资源。天主教于18世纪中叶传入四川,深刻影响了成都及其周边地区,彭州也因此成为四川天主教成都教区的一部分。经过几代人的发展,教会在白鹿镇先后建立了天主教堂、无玷书院和领报修院(又称为上书院),使之成为集小修院、中修院、总修院和天主堂为一体的天主教重镇。

  “2008年的汶川地震发生后,白鹿镇全镇55%的房屋倒塌,45%的房屋严重损坏,上书院、中法桥等重要历史文物古迹损毁,直接经济损失达14.84多亿元,死亡人数为68人,受伤人数为1123人,属于极重灾区 。”[1]在政府、社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灾后重建的白鹿镇终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四方游客,其中,最能代表中西文化交流的遗存建筑——领报修院也被修复到20世纪初建成的样态。它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价值不言而喻,所以我们仍然有必要在修院教育的视野下来探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成果,而白鹿镇的教会书院是较为合适的研究对象。

  一、教会书院及白鹿镇天主教

  教育体系

  “书院本是中国士人的文化教育组织,而教会书院是在中国的西方教会及其传教士们取用‘书院’这一中国教学组织的形式,加以西方宗教思想理念以及科学技术、语言文字等内容,在西学东渐大潮中新创造的一种书院类型。”[2]

  天主教建于成都彭州市白鹿镇的书院虽然名为“书院”,其实质是修院,即专门培养神职人员的学院,仍属于教会书院,是教会为了在中国顺利传播教义而建立的教育機构。传教士们取名不用西方通行的学校、学院、大学等,而采用当时中国传统的书院,可认为是自明末以来西方传教士认识、了解、认同中国文化的结果。

  清朝禁教时期,修生隐蔽上课,藏匿于农村偏僻山区。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享有特权,修院也陆续兴办起来[3]。1850年至1860年朱元璋后裔朱应淳与法国传教士洪广化先后来到白鹿镇,宣传天主教。两人结识后共同洽谈了发展白鹿镇为传教基地的事宜。1865年(同治四年),洪广化买下朱建虎的院子和地产,建造白鹿镇天主堂;1880年(光绪六年)于白鹿河对面修建备修院(即后来的无玷书院);1895年在白鹿河上游回水村地界开始修建中修院(即领报修院),民国时改名为神哲学院(即神学院的大学)。至此,白鹿镇形成了由初级到高级的完整修院教育体系,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天主教一直把白鹿镇作为全省培养神职人员和信徒的中心。

  从1885年到1948年,白鹿天主教办学方针和目标、教学内容和管理等方面已形成较完整的体系,如表1所示。白鹿神哲学院办学期间的毕业学生先后八十余人,被输送到全省八个教区和西南地区教堂担任神甫。1948年学校撤离时,尚有三十多人各自疏散,一部分到印尼槟榔屿继续读书,一部分去国外当神甫,还有一部分留成都任神职[4]。

  二、领报修院

  (一)历史沿革

  1.诞生期

  成都教区派法国传教士骆书雅和伯历山,共同设计建造中修院,以培养中级层次的神职人员。建造工程从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开始动工,1908年竣工(图1),动用民工近千人,从耗时之长、人力物力之多可见其修建之艰。建筑所用主要石材和彩色玻璃等均来自于海外,再通过彭州到白鹿学堂山那崎岖坎坷长达数十里的羊肠小道,全靠人力肩挑背扛运到现场[5]。中修院落成后定名为领报修院,俗称上书院。名称来于《圣经》——“耶稣为完成天主圣父的旨意,救赎人类的工程;由天神报信于圣母玛利亚,圣母领报,乃因圣神受孕”,由此救世主诞生。修院作为传报福音使者的培训基地,其命名自然具有深刻的宗教含义。

  2.历劫期

  领报修院位于白鹿河流域。由于境内山丘地区的河流、溪沟两岸,多处于构造破碎地带,受地震影响,地表侵蚀,疏松固体物质较多,在地形陡峻处,一遇暴雨,即往往发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水石流等山地灾害。

  1928年,一场泥石流将礼拜堂后堂及西楼冲垮,此后,礼拜堂仅存断壁残垣,西楼也没有再重修。1932年,中修院与成都平安桥总修院(大修院)互换地址,领报修院改名为“神哲学院”,开始负责高级神职人员的培养,成为四川全省和西南地区培养神甫、主教的中心。1934年,泥石流再次冲击了领报修院而导致整个西楼与圣母堂的靠后山的大部分被损毁,之后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修缮而处于荒废状态。随着建筑损毁、功能变更,书院也停止了使用。大中修院只得全部迁至成都平安桥。1948年,学院撤离,学生疏散。可以说这个时期是上书院历经灾难又繁荣发展的阶段,两次重大泥石流灾害后的损毁状态一直维持到汶川地震发生。

  3.重生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领报修院失去其宗教意义而被改用为白鹿小学校舍和矿区工人居所,20世纪60年代又成为成都军区医疗队临床科研点,而无玷书院因改建为现代的白鹿中学而消失。1951年,领报修院终结了最后的宗教使命,外国传教士、神职人员归国返乡。1984—1988年,宗教活动恢复。根据政策,房屋场地全部交还教会。早在2006年就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领报修院经历汶川地震后,几乎被夷为平地。2015年经过各方努力完成了建筑的保护修复,现在已经成为白鹿镇的一处著名文物景点。

  无玷书院曾在解放后改成白鹿镇九年制义务学校,但主要建筑在改革开放时被拆毁,现仅存有无玷书院的围墙、青砖侧门和数十棵参天古树(图2)。无玷书院残墙总长约80米,宽约1米,高近4米,这是无玷书院建筑群中保留下来的唯一遗迹,当年的神圣与辉煌已不复存在。地震后,此地建成无玷书院遗址公园,由地震遗址“最牛教学楼”、“天心”群雕、地震体验馆、地震科普馆、抗震训练馆、地震大探槽等组成,每年吸引很多游客来此凭吊因地震逝去的同胞。但是大部分游客都不知道有关此书院的历史,仅凭遗存的残墙也无法得知当年书院的形态和规模。

  推荐阅读:如何做好建筑消防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四川白鹿镇近代教会书院的建筑历史与艺术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anzhugongcheng/57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