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甘肃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建筑工程发布时间:2020-05-23浏览:

  摘 要:精准扶贫是新时代背景下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各地区积极响应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的思想,推进扶贫事业的发展。本文以甘肃贫困地区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甘肃省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现状,提出了甘肃省贫苦地区精准扶贫的研究对策。

  关键词:新时代;贫困地区;精准扶贫

当代教育论文

  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甘肃迎来了发展崛起、脱贫致富的黄金机会。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助力农村教育,对国民整体文化素养进行提升,是精准扶贫内容的重中之重,需要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工作。精准扶贫,教育先行。目前,西部农村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因此,为了解决甘肃众多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高效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笔者结合当下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对甘肃地区的精准扶贫路径给出一些思考与启示,借力互联网技术,探究甘肃贫困地区发展的新路子。

  一、甘肃省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现状

  (一)甘肃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较慢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将扶贫开发工作至于重要的地位,教育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快推进甘肃省贫困地区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精准教育扶贫,国家政府联合当地教育机构作了很大努力,但是甘肃省贫困地区由于经济较为落后、交通不便、环境相对恶劣等一系列问题,当地教育的发展进程较慢,优质教师队伍建设受到阻碍,精准教育扶贫仍然在路上。首先,甘肃省贫困地区优质教师“量”的缺乏。甘肃省有43个国家级贫困县,县区中小学教师人数较少,有的县区整个县中小学教师有近500人,已经达到了一定数量,这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各种基础建设并不先进,而且当地环境恶劣、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閉塞,学校难以吸引足够多的优秀的教师资源,更留不住长期扎根教育工作的优秀年轻老师,导致贫困县无法建立一支稳定的优质教师队伍发展其薄弱落后的教育事业,当地学生的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其次,甘肃省贫苦地区任职教师“质”的不足。贫困县中学的任职教师多为本地教师,30-40岁的青年老师占多数,这些教师主要毕业于青海师范大学、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和西北师范大学本科,其中研究生毕业的教师只有少数几个。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学校每年会组织20-30个教师参加教育培训或者是到诸如天津等相对发达地区进行交流,但是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这还远远不够。优质教师资源直接决定了学校的教育水平,对当地经济发展以及扶贫工作的展开具有长远的现实意义。

  (二)甘肃省贫困地区面积较广,农村产业结构较为单一。

  甘肃省是西部省份,西部贫困省份,14个市州,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城市近郊和河西地区发展较快,中东部地区和南部地区的南部的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城乡差距突出,城市的聚集和辐射功能十分有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础条件比较薄弱,村农村在内在的封闭性以及环境资源,以及资源和生产要素流动性差,农业生产,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扶贫任务艰巨。

  (三)甘肃省贫困地区资源较为匮乏

  甘肃“两州一县”稳定脱贫任务繁重,部分项目落实较慢,教育扶贫成果巩固提升难题依然突出,健康扶贫保障支撑体系比较薄弱,保障安全饮水的薄弱环节仍然明显,以产业扶贫支撑持续增收任务非常艰巨,贫困地区资金较为匮乏,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完善。首先,在医疗方面,公共医疗条件及公共医疗卫生体系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其次,在教育方面,学校的教育条件需要不断的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生活质量也需要得到相应的保障。再次,在公共卫生方面,如公共厕所现在的数量较少,需要相应的扩建。

  二、甘肃省贫苦地区精准扶贫的研究对策

  (一)促进甘肃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

  实现精准教育扶贫,必须把贫困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聚焦贫困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最关键领域、最紧迫任务,打出组合拳,多措并举,定向施策,精准发力,标本兼治,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培养出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深入贯彻好教育扶贫工作。首先,提高当地教师工作生活待遇。全面落实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做好乡村教师重大疾病救助工作,按规定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住房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从而保障当地任职教师的生活水平。其次,统一贫困地区乡村的教职工编制标准。贫苦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按照城市标准统一核定,其中村小学、教学点编制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再次,实行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推动沿海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向多民族贫苦乡村学校流动,并且当地教育机构要积极引导、支持学校要采取定期交流、乡镇中心学校教师走教等多种途径和方式不断学习先进教学方式,引进优秀教学资源,从而有力的推进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

  (二)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进行扶贫

  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完善的现代化信息系统,有利于提高扶贫水平,应当结合扶贫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规范的扶贫方案,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构建一个完整的互联网体系,根据扶贫地区的实际情况发展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建立农业信息网络,为贫困地区提供更加丰富的直接的帮助及服务,还可以构建远程教育网络信息平台,使贫困地区可以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贫困扶贫资源,引导社会资源向贫困生贫困地区的精准配置。

  第一、充分利用“互联网+”快车道提高扶贫效率。

  当下,扶贫开发工作已到了攻坚拔寨的关键期,时间紧,任务重。如何节约时间,减少人力、物力浪费,有效提高扶贫工作效率,是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工作。习总书记在谈论党的群众路线工作时指出:“群众现在在移动互联网上,我们的工作主阵地也要放在那儿。”中国手机网民近8亿,最好的服务和管理一定是在移动端。因此,为了提高扶贫工作效率,各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县区要开发一款软件或是手机程序,将办公功能集成进日常使用的智能手机,让通知开会、文件收发、检索查询、审批签署、监督考核、任务进展、帮扶工作等都能通过一部手机来完成。这样,签署文件就不用等领导回来了(手机上直接签署);开会通知不用一个个打电话了(通过选定参会对象自动播报内容);帮扶干部通过手机拍照、语音录入等方式将贫困户基本信息和需求信息上传手机,方便有关部门帮扶;相关部门可以不要让群众到各县扶贫办开证明了(手机上查询即可);县内扶贫项目尽可能网上办理审批流程,让基层干部少跑路等等。总之,通过“互联网+”这一模式,尽可能提高扶贫效率,减少群众办事时间。

  推荐阅读:教育扶贫的论文适合发表哪些期刊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新时代甘肃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现状及对策研究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anzhugongcheng/51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