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建筑工程发布时间:2014-12-13浏览:次
摘要:在混凝土浇筑物的边缘或棱角出出现磨损和缺失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是由于混凝土材料的强度不足造成的。引发这种问题的原因可以归为以下几种:混凝土原料质量低劣,混凝土浇筑技术不过关,混凝土后期养护不足,凝固时间不充分。所以解决这种问题的途径就是要从上述方面入手,增强混凝土浇筑的强度,另外还要重视混凝土浇筑物完工初期的保护工作,避免用力过大或重物磕碰。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浇筑过程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作业程序,要从混凝土的准备,拌制,运输,振捣,浇筑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施工操作管理。首先,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工作要充分,包括对天气条件的掌握,检测设备部件是否能够正常运转,水电供应能否连续等。其次,混凝土拌制和振捣的过程要注意控制混凝土原料的配比是否科学,搅拌是否均匀,振捣方式是否正确。振捣其要快速的斜插进混凝土浆液,搅拌时速度要放缓,搅拌时间要严格控制,对于搅拌量较大的工程,可以安排多部机器同时作业,避免混凝土发生沉降或分层现象。混凝土运输环节要进行必要的管道和罐体的清洁,防止混凝土在浇筑时发生管道阻塞的情况。在混凝土正式浇筑时,要运用泵送方法实现一次性浇筑成型,浇筑高度和方向要始终保持一致。
温度变化是引起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因素,所以混凝土温度的实时测量和调控尤为重要。一是测温人员要具备专业技术水平和高度的责任心,测温工作要求时间上的连续性,所以要制定人员轮流监测制度,切勿超负荷作业影响人员的积极性,降低温控的效率;二是要使用专业设备仪器来测量温度变化,在此其间要保证仪器测量的准确性;三是要做好温度变化记录,根据记录制定相应施工安排。
为防止混凝土工程出现开裂情况,混凝土施工后的养护工作必不可少。由于施工现场气温和外部环境的影响,混凝土会加快内部水分蒸发的速度,但刚刚浇筑完成的混凝土结构还不是很稳定,因此极易产生开裂或物质离层现象,而混凝土内外温差的极剧变化还很容易引发水热化现象的发生,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必须在施工完成后立即采取养护措施,养护过程主要是采取一定措施进行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控制,经温度变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养护时间要根据不同混凝土原料配制状况进行合理掌控。
混凝土骨料材质的选择和添加的含量对提升混凝土整体强度有重要作用。骨料是指在混凝土配制中添加的起到骨架支撑作用的原料,包括大块碎石或细砂等材料。一般工程的混凝土施工多采用粗骨料以实现骨料的连续性,增强混凝土坚固度的目的,还可以节省水泥的消耗量,粗骨料主要以花岗岩和石灰岩为原料,其直径大小的选择应该依据施工需要而定。对于对水泥用量有一定标准型限制的工程,还可以选择添加细骨料,细骨料的原料多为河砂,该种材料可以节约用水量。
目前我国混凝土施工中多选用粉煤灰作为外用添加剂,粉煤灰是指煤在进行充分燃烧后所残留的杂质物,添加到混凝土中可以提高混凝土的硬度和吸水度,有效缓解混凝土受到温差影响所出现的开裂状况。粉煤灰具有成本低廉,效果明显等优点,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使用时要注意控制添加量,以免影响混凝土的施工效果。
混凝土配比要综合施工强度要求来考虑,通常应遵循坚固性,耐用性和经济性的配比原则。在大面积混凝土施工之前,为保证施工效果,要事先进行科学的配比实验,并根据实际要求作出相应调整,以确定最佳的配比量。
一般情况下,如果在混凝土原料配制过程中选用的砂石颗粒较大,添加的数量较多,而浆液相对较少时极易出现这种施工问题,大小不一的孔洞分布在混凝土浇筑物表面,直接影响浇筑质量和美观性。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搅拌时间不足或者搅拌不充分,使砂石多集中于混凝土浆液下层,也会导致蜂窝效果。在施工中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延长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提高浆液的搅拌均匀程度,严格控制振捣时间等手段来改善此种问题。
该项施工问题主要是指混凝土浇筑物表面凹凸不平,有许多细小的凹面,造成混凝土表层外观的平滑性降低,诱发该现象因素主要有两种,一是模板施工不到位,如忽视表层清洁工作,模板之间有缝隙等等。二是混凝土振捣时内部气泡并未及时排出,使得施工中气泡浮升并残留在浇筑物表面。要想预防这种施工问题的出现,可以在施工中加强模板的预处理,提高模板的施工质量;混凝土振捣要均匀密实,避免多余气泡的残留。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论当前混凝土建筑施工的应用技术制度工程建设论文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anzhugongcheng/18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