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在地下防水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细部渗漏现象普遍存在,不仅影响了建筑物的正常使用,而且给施工单位维修带来很大困难,甚至影响到工程的资金回收。造成渗漏严重原因主要是细部处理不当,施工中对这些部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采取可靠的防治措施。
1.墙板施工缝部位:
在地下防水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规范规定施工缝留置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少于300mm的墙体上,并在墙板混凝土中留置阶梯、凹、凸、预埋止水钢板和在迎水面进行防水材料的粘贴处理等形式。这个部位出现渗漏主要原因①由于技术人员经验不足,对规范规定不熟造成施工缝留置位置未按规定留置在底板表面以上300mm的位置;②混凝土浇筑人员对浇筑质量不重视,产生振捣不到位,而形成蜂窝、麻面、空洞等振捣质量问题;③由于设备或人为原因造成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过长,形成施工缝后未进行处理就继续施工;④ 施工缝留置位置及方法都按规范留置,但由于拆模等原因造成混凝土台阶处有不密实层,二次施工时表面未认真凿毛存在着一些隔离层;有的凹缝槽内由于上部墙板支模过程中掉入垃圾,虽采用高压水冲洗或高压气泵吹扫,仍有相当一部分细小颗粒组成的薄垃圾层保留在凹槽内,降低了墙板的抗渗能力;现有些单位还在凹槽缝内粘贴了新型材料遇水膨胀止水胶条,但对其遇水膨胀这一点忽略了仍采用高压水冲的方法清理墙板内的垃圾使胶条提前膨胀失去遇水膨胀止水的效果;对于形成凹凸形式施工缝的模板,当混凝土尚未达到一定强度就拆模,造成施工缝处局部开裂、松动或被撬损,破坏后又没有进行技术处理;对设计有柱子和墙板为一体的结构,施工时在墙与柱之间的施工缝不连续,出现柱墙交接处的间断点;在采用预埋金属板施工缝时,为了节省材料不焊接或搭接长度比较短使其失去止水效果;安装上部墙体时施工缝部位封口不严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缝处铺设的与原混凝土同标号去石子的水泥砂浆漏浆严重,浇灌时没有采取可靠的措施防止混凝土离析,造成石子堆。⑤混凝土施工缝处施工前未进行处理,而是上部墙体施工完毕采取在迎水面进行防水材料粘贴或涂刷,由于防水材料粘贴或涂刷质量原因造成施工缝处还是渗水。综合上述几种施工缺陷我们需要加强技术人员对规范的学习,对工人在防水混凝土结构细部施工时,要严格执行技术交底制度以及质量责任追究处罚制度,加强技术人员、工人的质量意识,对新材料使用性能的理解。同时建议在混凝土墙板上留置混凝土施工缝时尽量考虑施工地区常年地下最高水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要把施工缝留置在常年最高地下水位线以下,如必须留置在水位线以下除满足施工规范要求以外,尽量采用凹缝加遇水膨胀止水胶条的方法对施工缝进行处理,由于凹缝留置比较简单,容易进行处理,在混凝土初凝以前可在距离迎水面大于200mm的位置或墙体中间人工用木方压出一条50mm×50mm的凹缝,出现不连续部位可人工凿出一条凹缝,遇水膨胀橡胶止水胶条市面上现在也比较容易买到且粘贴方便,使得延长了混凝土的渗水路线对混凝
土抗渗效果比较好。留置方法见下图:
安装上部结构墙板模板之前一定要认真检查清除混凝土表面的不密实层和浮浆层,并认真对旧模板表面进行清理,防止支模过程中浮渣的掉入,支模后要认真检查施工缝处封口模板的严密性和牢固性。铺设水泥砂浆的厚度以大于混凝土材料中使用的最大石子砾径30-50mm为宜,铺设长度要适应混凝土浇筑的施工速度,不宜过长或者间断漏铺。如果混凝土在墙板中卸料高度超过了3米,可根据墙板高度、厚度选择合适的柔性溜管进行浇筑,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离析现象。对外粘或外涂式防水施工可聘请专业施工队伍进行。
2.变形缝位置:
在变形缝部位通常设计采用氯丁橡胶止水带或者采用聚硫密封膏等密封材料进行封堵。此部位出现渗漏的主要原因有①混凝土分层浇筑前未将止水带周围灰垢、木屑等杂物清理干净;②止水带本身问题或施工方法不正确造成止水带提前破损;③钢筋过密浇筑方法不正确造成止水带周围混凝土不密实;④止水带接头留置位置不正确或止水带固定方法不当造成止水带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走形失去止水效果;⑤密封材料封堵施工时未将混凝土两侧清理干净或由于密封材料往往采用多组分材料配比不合适使密封材料失去作用。鉴于以上容易造成渗漏的原因施工时可采取如下措施:橡胶止水带接头位置尽量留在地下最高水位线以上的侧壁或顶板当中,施工时将止水带按规范规定固定确保其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使其不走形且埋设位置准确,可采用下图方法
钢筋过密时可采用斜插入振动棒等方法将止水带两侧混凝土振捣密实,防止混凝土骨料集中,进货时严格执行材料验收制度检查止水带周围是否有破损,施工中要注意对其的保护不要用利器碰割橡胶止水带防止施工过程中人为造成的破损,混凝土浇筑施工前严格按照模板验收规定将止水带周围的杂物清理干净,采用密封材料封堵施工时严格按其说明书要求进行基层处理,加强计量措施的准确性确保其配比合格或密封施工请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施工。
3.预埋件或穿墙管道处渗漏水:
在地下室设计当中往往有预埋件穿墙管道等,此部位出现渗漏主要原因有:①预埋件锚筋穿过整个防水混凝土底板或墙壁,形成渗水通道;②预埋件、管位置固定不牢,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或使用过程中,预埋件受振松动,产生缝隙而渗水;③预埋件本身存在锈蚀层,不能与混凝土很好的粘结;④预埋件布置不合理,使相邻预埋件距离狭窄,混凝土振捣困难,预埋件周围的混凝土不密实;⑤预埋套管虽按规范要求焊接止水环,但由于施工中检查不够严格,往往局部存在漏焊和严重夹渣现象;⑥对于较大直径的套管,由于管子底部常因无法振捣而出现空洞蜂窝现象。鉴于以上原因可在施工时对预埋件和套管进行适当处理,将埋件的锚筋改成L型且不得穿过底板和墙壁浇筑,加强预埋件和管的固定措施,在浇筑混凝土时注意对预埋管件的保护,振动棒不得碰撞预埋管件,加强对预埋件表面锈蚀层和残渣的清理,使混凝土和预埋管件粘结严密,预埋件的布置应合理以方便施工,保证周围混凝土的振捣质量,确保振捣密实,预埋管焊接完止水环后要加强检查,应逐个敲去焊渣检验,对不合格的要补焊后才可用于工程中,加强套管周围混凝土的振捣,对于直径比较大的套管可在套管两侧开出直径不小于振捣棒直径的洞口,便于将振捣棒插入套管下部混凝土中振捣,同时排出气体,从而保证套管周围混凝土的密实性。
4.后浇带部位渗漏水:
由于工程的需要,常在地下结构中留设后浇带。而渗漏常出现在后浇带两侧混凝土的接缝处。渗漏的主要原因是①后浇带部的混凝土施工过早,而两侧结构混凝土收缩变形尚未完成;②后浇带浇筑混凝土时新旧混凝土接缝处理不当;③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时对两侧原留置部位模板碎片和残渣等未清理干净,严重影响新老混凝土的结合。针对以上后浇带部位容易产生渗漏的原因分析确定后浇带的施工时间应在两侧混凝土收缩变形基本完成或着通过沉降观测确定两侧沉降基本一致,结合上部结构荷载增加情况以及地下结构混凝土浇筑后的延续时间确定,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前对于接缝面应用钢丝刷清理并凿毛,最好凿去表面砂浆层,完全漏出新鲜混凝土,结合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在接缝面上涂刷一层素水泥浆或界面剂,但每次涂刷的超前量不宜过长,以免失去结合层的作用,或者在后浇带混凝土施工中采用掺加了膨胀剂的膨胀混凝土,采用二次振捣法,提高密实性和界面的结合力,将原留置部位混凝土上的模板碎片和残渣清理干净,后浇带的留置可以留置带凹槽形式的,如果没有留置凹槽可以在后浇带施工前将凹槽人工凿出,但一定要将旧混凝土周围清理干净,具体留置方法如下图所示: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地下防水混凝土结构细部渗漏的防治措施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jianzhugongcheng/1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