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论文发表高中化学教学的“动”态课堂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化学发布时间:2013-05-31浏览:

  高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对于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巩固知识、训练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动手能力、提高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发表在《数理化学习》上,文章主要论述了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动口说”、“动手做”、“动脑思”、“动手写”、“动手编”、“动手练”的能力,探讨让学生全方位“动”起来的教学效果,是高中化学论文发表范文,供教师参考。

  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备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向体验性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学生带进知识中”,而不是“把知识带进学生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其中,培养学生“动口说”、“动手做”、“动脑思”、“动手写”、“动手编”、“动手练”的能力,让学生全方位“动”起来,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动口说

  使学生敢“动口”,就要鼓励学生对教材的内容和教师讲授的知识大胆进行质疑,培养他们敢于提问、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动口说”的训练。例如在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实验时,学生观察到的现象不明显,于是我指导学生从发生化学反应的原理进行分析,分组讨论,查找原因,并结合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和对未来知识的预测,提出改进实验的措施,让每一个同学都有发表自己意见、观点的机会。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还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动手做

  例如在学习《钠》一节中,我让同学们预测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可能看到什么现象。绝大多数同学都预测会有红色铜析出并附在钠的表面,实际现象是否如此呢?同学们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动手完成了这个实验,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探究了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原理,从中获得了新知识。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再思考:钠投入饱和食盐水中,投入浓的氯化铵溶液中,又会有何现象发生?这样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动脑思

  古人曰:“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殆。”在学习过程中要勤于思考,让学生“动脑思”,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的思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如:在学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我没有采用边试验边讲解的传统教学方法,而是采用了让学生动脑思考的研究性学习方法。我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①如何配制250g10%的Na2CO3溶液(初中已学)?②如果用配制250g10%的Na2CO3溶液的方法、仪器和步骤,来配制250ml0.2mol/L的Na2CO3溶液?若能,请叙述操作方法,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这些问题一环扣一环,在一步步的引导中,学生一步步递进思考,在课堂上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互相回答,互相讨论,互相质疑,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通过这样的学习变革,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四、动手写

  写是指学完一章或一节内容后,让学生自己写出知识要点或知识小结,以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达到基础知识的巩固。

  如学习《氮族》元素以后,本章内容繁多,知识分散,不易于记忆和掌握,有的同学便把氮族元素的知识归纳写成了十个“三”:

  1、N2的三个性质:

  ①N2+3H2   2NH3↑

  ②N2+O2  2NO↑

  ③N2+3Mg  Mg3N2

  2、NH3的三个性质:

  ①NH3+H2O  NH3·H2O  NH4++OH-

  ②NH3+H+=NH4+

  ③4NH3+5O2  4NO↑+6H2O

  3、由NH3制备HNO3的三步反应:

  ①4NH3+5O2  4NO↑+6H2O

  ②2NO+O2=2NO2↑

  ③3NO2+H2O  2HNO3+NO↑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高中化学论文发表高中化学教学的“动”态课堂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huaxuelunwen/7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