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化学发布时间:2020-10-10浏览:次
摘 要 有机化学是研究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反应及制备的一门学科,是煤化工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根据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要求,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提高有机化学教学质量,从教学内容的精选和优化、教学方法改进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等方面,对高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有机化学 教学改革 探索 实践
0引言
有机化学主要的研究对象是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作为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有机化学同时具备了较强理论性和实践性。《有机化学》是相关化学类专业的必修课,对于我院以煤化工为特色的化工专业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涉及到的有机化合物及其物理化学性质贯穿整个煤化工专业课程体系,该课程安排在本科二年级秋季进行,通过有机化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掌握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熟悉不同种类有机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为后续《煤化学》、《煤炭液化》和《焦化工艺学》等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为了增加学生实践课程(含实验、素质拓展实践)所占学时比例,我校对理论课时进行了缩减,因此有机化学的理论授课学时数相对减少,而有機化学的基本内容较多,有机化合物种类多,反应方程式多,反应机理复杂,学生学习时都觉得冗长,枯燥难懂,相关知识点分散且繁多,抓不住重点,难理解,难记忆,理论性强而不懂如何运用。因此如何提高有机化学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有机化学的重要知识点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要想有效地提高有机化学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应该从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丰富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1紧密围绕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精选课程教学内容
有机化学研究有机化合物及其化学原理的学科,也是非常有魅力的基础学科之一。包括对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反应机理及化合物合成的研究。目前通用的《有机化学》教材有很多不同年份,不同版本,而我们煤化工的学生选修的有机化学课程学时少,并且针对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在教材选取时选择了清华大学化学系教师团队主编的《有机化学》。
在教学方面,虽然教材上已经对大部分知识点进行了缩减,但是从内容上仍需要保持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经典理论内容难以取舍,学时少,内容多的矛盾仍然存在。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本专业的特点精选教学内容,在保持课程体系的科学性、逻辑性和系统性前提下对课程内容分级讲授。可将课程内容分为精讲、简要介绍和自行学习三个板块进行。精讲的内容是主要是最基础的、最重要的、贯穿整个有机化学学习过程的内容,如有机化学的核心内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及其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有机化学研究的是有机化合物及其衍生物,而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物理和化学性质都是由其特定结构决定的,因此在每个章节开始时需要重点讲述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理论方面还需要重点讲解有3个效应(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和超共轭效应)及2个难点(反应历程、分子重排),在充分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合物电子分布的前提下,在各章节针对受上述3个效应影响的具体化合物时,再进行讲解效果较好,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对于反应历程的介绍,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有机化学反应经历的具体步骤,在绪论部分总体介绍相关的系统知识,如活化能、反应热和反应能线图等,在各章节会详细针对具体反应进行分步讲解,对学生要求能看懂反应机理即可,遇到类似反应机理可以自行学习。
有机化学另一个重点和难点内容是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虽然化合物的命名有明确的系统命名步骤和原则,但是学生在遇到含有多个官能团的化合物时经常出错,在遇到命名过程中的一些特殊情况时也未能理解和掌握。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在学习命名规则的时候一看就懂、一做就忘、一写就错的问题,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我们首先在第一章绪论部分对系统命名法进行详细讲解,给学生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论认识,因为化合物的命名会贯穿整个有机化学学习的每个章节,在各个章节遇到不同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我们还会反复讲解、练习和巩固系统命名法,并且课堂上一边讲解一边让学生当堂练习,根据学生书写时易出现的问题可以及时掌握并解决,加深印象。此外,有一些化合物的命名比较特殊,如多环烷烃(螺环烃和桥环烃)、芳香族化合物(萘、蒽、菲等)、羧酸衍生物(酰卤、酸酐、酯、酰胺)等,会在遇到时进行单独讲解。
2线上线下教学方式相结合,课堂教学多样化,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2.1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学媒体
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为教学手段的进化提供了创新和突破的发展空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流交流的渠道日益多元化,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可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板书授课中学生对抽象概念理解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的电子云密度分布,在传统教学中只能给出定性的说明。利用多媒体绘制的电荷分布示意图,可以给学生更直观的影像,这对于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官能团化合物为何会吸引缺电子,或富含电子的试剂的原因,当学生学过一类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化合物后,在学生头脑中会形成更为立体、形象的化合物电子云分布情况,帮助学生理解化合物分子的电性分布,进而掌握有机化学反应各步骤的反应机理。
针对学生缺乏有机化学物结构空间结构意识和空间想象力,对电子效应和化学反应过程中电子的迁移存在空间逻辑思维的障碍,可以利用Diamond、Chem3d和3D球棍模型编辑器等绘制出立体的化合物空间球棍模型结构给学生进行多种不同的展示,学生不仅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化合物的空间结构,还可以根据要求进行翻转、变换角度、放大及动态演示等操作,更形象生动的画面可以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此外,在少学时情况下,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可以讲授更多知识点,提高课堂效率。
推荐阅读:化工类的论文投稿期刊汇总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煤化工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huaxuelunwen/53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