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过程习惯养成教育研究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化学发布时间:2014-02-21浏览:

  目前我们正在尝试利用导学案进行教学,其显著特点就是在课堂上教师要少讲,将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练习。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必须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预习,带着问题进课堂,课后要及时巩固复习。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呢?

  巴金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化学这门学科学生刚接触,作为化学教师,首先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科伊始就培养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为此,特针对化学学科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习惯养成教育。

  一、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

  学生大多科学知识的获取是在课堂上,因此,在第一节化学课上教师就要提出认真听讲

  并且勤记笔记的要求。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有部分学困生并不是其智商比其他学生低,其成绩差正是因为听课习惯的原因。这些学生在课堂上好动,容易开小差,注意力不能集中。所以,在化学课堂上就要求化学教师经常关注这类学生。必要时可通过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来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教师可以多问他们几个为什么,多几句表扬(教师一定不能吝啬赞美的语句),让他们觉得老师一直在关心着自己。这样可以先让他们喜欢上该老师的课,自然在课堂上就不会神游九州了。

  另外,化学课程中有许多知识点教师在课前可以编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能够化枯燥难记的知识点为学生喜欢的“歌谣”,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化合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看到课本上的化合价的表格,而老师有要求记忆时,所有学生都会发出怨声载道的声音。如果这时老师把课前编制的顺口溜告诉学生,他们都会乐于接受。

  所以,要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关键在于教师能不能想出一些新奇的招数或者通过自己的亲和力将学生吸引住。

  二、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习惯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实验探究活动应尽可能以学生为主去完成,综合性较强的活动和探究实验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协作完成,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同工作能力。

  小组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法之一,具有鲜明的特点,即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通过相互交流,能充分发挥群体的力量,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比如在“对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中,笔者改演示实验为探究实验,4人为一小组,在课本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药品请学生在课本实验完成之后,再试试看用其它药品能不能起到同样的效果。

  同时,针对本实验,我设计了一些问题请学生带着问题完成实验,并且要求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对于个人不能完成的问题请组内讨论看能不能得到合理的答案。在“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中,对于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保持不变,我要求学生在回忆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组内讨论,在交流中反思,这样能使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对个体有极大的激励作用。

  三、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像木偶一样,怕动脑筋思考,所以学习成绩不理想。因此在学生刚接触化学式就要求学生要勤动脑,多交流,多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提问,特别是在学生看到实验现象之后,多问几个“为什么”。如在“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增加了“镁条在空气中的燃烧”,其中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现象。

  此时教师就应该请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质量增加了,有的质量减少了?”。又如在“金属活动性的探究”实验中,当学生看到洁净的铁定放到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表面有一层红色物质生成,教师就要提出“红色物质是什么?”和“这说明了什么?”的问题。同时还要检查不爱思考的学生的实验结果,请他们回答教师经常对这类学生进行提问,渐渐地他们就能在课堂上积极思考问题了。

  四、培养学生预习、复习的习惯

  首先教师应该留出一定的学生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其次,在每节课教师应该先花几分钟时间检查学生的复习和预习情况,并且对其作出一定的讲评,对完成情况比较好的学生一定要加以表扬。这样,学生每天就能够在自己可支配的时间内想到要复旧和预习新内容。

  总之,教师的教学部只是学科只是的传授,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科学学习的方法。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化学教学过程习惯养成教育研究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huaxuelunwen/11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