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环境科学发布时间:2022-03-19浏览:次
摘要:随着“红色文化旅游”热潮的兴起,中国近代战场遗址作为革命旧址的一部分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这过程中,战场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工作面临着诸多问题。通过文化景观遗产认定的理论对战场遗址进行再认识,通过对文化景观要素构成的识别,从物质和价值合一的保护理念出发对战场遗址的保护利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文化景观 战场遗址 保护利用
1.目前我国战场遗址保护利用概况
近现代的中国经历了众多场战争并遗留下大量的战场遗址和文物。我国战场遗址保护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由国家文物部门进行管理。由于文物保护的局限性,保护主要为相对孤立的不可移动文物本体。[1]
从目前总共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来看,保护最多的属于近现代战场遗址。保护对象集中在军事建筑和军事工程上,少量对战场整体进行保护。保护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遗址物质遗存较少、战场背景信息不全、现场调查方法缺失、遗产价值认识不足、缺乏多专业技术支撑。近些年来,随着遗产保护的重视程度提升,战场遗址的完整性受到更多的关注。
2.文化景观视角下的战场遗址保护的再认识
文化景观,缘起于16世纪欧洲风景画,20世纪初期作为专业术语引入地理学界。文化景观遗产,是区别于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特殊遗产类型,兼顾“有形”与“无形”的特征,重点在于协调人地关系、整合自然与文化、關联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2]
2.1 基本概念的再认识
从文化景观角度来看,战场遗址是战争中交战双方为达到战争目的,通过利用和改造原生自然环境而形成的景观,反映战争时期战场的自然和人文关系,兼具文化性和景观性双重内涵。
2.2 要素构成的再认识
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可以分为“有形”和“无形”两大类型[3]。
1)有形物质遗存
有形物质遗存具体分为四种:自然特征、人文特征、军事地形特征、考古学特征。自然特征主要通过地形来影响战斗的进行方式,也是战场上最不易改变的特征。人文特征是战场遗址文化景观中的人造元素,其反映了在自然特征影响下的生活方式。军事地形特征是包括防御工事、壕沟、战壕等为战争准备的军事工程。其蕴含的军事信息对战斗具体细节研究有重要作用。考古学特征是在考古发掘中发现的子弹、弹壳、道路、建筑、防御工事、人类遗骸、坟墓等遗存,既可以验证史料的真实性也可弥补史料的缺失。
2)无形文化内涵
无形文化内涵是战场遗址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包括交战争历史、历史人物、军事思想、军队编制、战争文学、艺术、风俗、礼仪、节庆等非物质文化。比如:战场遗址传达的革命精神、防御工事中涉及的工程技术、军事战术、描绘战争历史的歌曲、绘画、口头传说等。这些无形的文化内涵就是战场遗址的灵魂,强化了战场纪念气氛和教育意义,丰富战场遗址的体验感受。
2.3 价值内涵的再认识
战场遗址文化景观是物质和精神共融的有机整体,其物质系统价值系统二者紧密相连,主要价值分为历史、科学、社会、艺术、文化价值五个方面:
1)历史价值
战场遗址记录了战争发生的那段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同时也见证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及相关联历史人物的社会活动。
2)科学价值
主要以军事为主的相关学科中,战场遗址中蕴含的军事信息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的科技水平,尤其是战场遗存、战场环境、军事城防相关设施及其军事活动方式,对于军事学研究有较大参考价值。
3)社会价值
战场遗址的社会价值分为纪念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三个方面。纪念价值方面,战场遗址是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情怀的精神载体。教育价值方面,战场遗址描绘了军事冲突的场景,通过文化景观的方式将集体记忆传达出来,使其成为社会记忆中的重要部分。经济价值方面,遗产旅游业成为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4)艺术价值
战场遗址的艺术价值可分为物质遗存和非物质遗存两个方面。物质遗存方面主要体现在遗存本体经过精心设计后所呈现的艺术价值或在战后经过修复和时间推移产生的艺术价值。非物质遗存方面主要体现在战争时期产生的相关文艺作品,例如:战争歌曲、战争文学、战争绘画、革命口号等。
5)文化价值
战场遗址是战争中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产生的物质遗存,反映了战争中军事决策者对环境的认知,也与当地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文化行为等有密切联系。比如,战场中的乡村、城镇等聚落空间是地方特色的体现。
3.文化景观角度下战场遗址利用的再认识
3.1 利用的目的和原则
传承战场遗址的遗产价值是利用的主要目标,通过发展旅游业是展示战场遗址价值的最常规手段。战争遗产旅游不仅提高公众对战争的认识和理解实现价值的传承,而且通过旅游收入补充战场保护资金,促进战场保护的可持续。
利用原则方面,在保持战场遗址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前提下,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展示利用,保证遗址稳定的保存状态。旅游活动应避免与战场无关的休闲娱乐活动,保证战场的纪念氛围。
3.2 利用的方法和措施
在我国遗址展示方法分为原址展示和迁移展示。展示形式也分为露天展示、覆盖展示、示意展示等多种形式。对于战场遗址而言,大量的战争物质遗存和环境背景信息决定了展示方法必须为原址展示,同时需要尽可能的还原战场的历史状态,增强纪念氛围。
有形物质遗存的展示分为四种,分别为原貌展示、修复展示、联想展示、陈列展示。无形文化内涵的展示往往和有形的物质遗存相联系。展示的方法有贯穿战场的历史解说系统,包括标识标牌、媒体和手机应用、文学作品、电影、音乐等。除此之外,战场主题的节庆活动和礼仪同样能起到展示作用。除了有形和无形的战场要素展示,几乎有条件的战场遗址都会设立专门的纪念场所,往往以纪念建筑为主。
4.结语
文化景观作为一种文化实践行为,通过文化背后的历史、宗教、审美、伦理等特征体现在景观上。战场遗址作为文化景观的一个类型,也充分体现了文化景观的内涵。从文化景观的角度来看,通过寻找突出普遍的价值作为突破口,摆脱低效的资源统计式的保护模式,实施因地制宜的规划与管理,为我国战场遗址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提供了新标准。
参考文献
[1] 李晓黎,韩锋.文化景观之理论与价值转向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风景
园林,2015,08:44-49.
[2] 雷颐.战争遗产与价值共识[J].金融博览,2015,09:18-20.
[3] 吴奕霖.我国近现代战争文化遗产认定研究[D].导师:郭璇;魏青.重庆大学,2017.
推荐阅读:景观互动性在城市口袋公园中的设计研究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文化景观视角下战场遗址保护利用的再认识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huanjingkexue/61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