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环境科学发布时间:2017-01-10浏览:次
这篇科学论文投稿发表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现实路径,大学生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摸索,还可以掌握新技能。论文探讨了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现实困境,并给出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有效路径。
【摘要】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不仅能够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而且还能提升大学生专业技能。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开展还存在诸多困境,这严重阻碍了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的成功开展。当下,成功开展和实施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需要高校管理者和组织者更新观念,深化社会实践教学改革,明确社会实践主题以及建立多功能、多样式的社会实践基地。
【关键词】科学论文投稿,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现实困境;路径选择
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向社会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重要方式。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良好形式,对大学生成长和成才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
1、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大学生在校园课堂所学到的是理论知识,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的过程。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学习、成长的第二课堂,通过广泛参与社会实践,可以提升大学生的适应能力、交际能力以及独立生存的能力。不仅如此,处在“象牙塔”的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社会,了解国情、民情,了解国情和民情有利于推动大学生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今后大学生进入职场生涯提前做好铺垫。更值得一提的是,广泛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能够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得到升华,这将极大增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2、提升大学生的专业技能高校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一般是依据大学生的专业背景展开。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时,会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自行设计实践方案。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大学生可以充分施展自身才华,把所学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通过社会实践的成效检验自身的知识水平。通过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大学生可以检验自身的知识水平,从中发现问题,查找不足,从而树立正确的专业学习态度,不断提升专业技能。
二、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现实困境
1、思想认识存在误区,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往往流于形式大多数高校把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仅仅理解为团委和学工部的工作,对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不能够从人才培养模式的高度作出顶层规划,这样做的结果是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支撑力度不够,往往把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作为应景的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流于形式,其育人效果也难以真正实现。除了多数高校管理者思想不重视外,多数大学生对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也不够重视。比如有的大学生直接到用人单位盖章开证明,或者把从网上下载的调研报告据为己有。可以说,多数大学生没有真正理解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价值,仅是消极完成任务。2、形式呆板单一,大学生自身的专业优势和特长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应紧密结合大学生实际状况,即:大学生成长的实际、大学生专业的实际以及大学生个人能力的实际。然而,在现实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往往忽视大学生的实际状况,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呆板单一,内容空洞乏味,如有的高校仅是带领大学生去一些景点参观考察或者组织大学生去养老院慰问老人,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过于单一,缺乏创新性。从目前来看,高校组织者在实践主题设计上没有下足功夫,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内容空泛,主题不清,缺乏效用,大学生自身的专业优势和特长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3、整个社会缺乏支撑环境,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未能得到有效的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需要得到整个社会的支持才能有效的开展。首先,如前文所说,高校管理者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缺乏领导和顶层设计,没有把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列入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其次,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需要成本,用人企事业对大学生缺乏足够的信心,担心大学生以社会实践的方式参与企事业的工作会影响自身的管理经营,给予这样的考虑,许多企事业单位不愿意给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机会;再次,许多家长担心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会冲击大学生课堂授课时间,支持力度不够。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有效路径
1、更新观念,加强对社会实践的领导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意义重大。高校管理者作为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和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对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统筹规划。至于高校管理者如何加强对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领导,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做出努力。其一,设置社会实践理论课程,规定学时和学分,并且配备专业的师资,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给予全面的指导,提升大学生对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认知水平;其二,专门设置大学生社会实践基金委员会,大学生社会实践基金委员会一方面管理学校划拨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经费,另外一方面向社会募集资金。其三,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评价体系。学校统筹建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评价体系在社会实践理论课程以及授课老师评价、学生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表现以及各个部门组织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效果等方面都要做出明确的规定,创建明确的奖惩机制。2、深化改革,将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大纲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化高校改革的背景下,将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大纲是大势所趋。以往的社会实践,往往流于形式,从高校管理者到大学生本人思想上都不够重视,另外,对社会实践缺乏统筹规划,未能制定清晰明确的社会实践教育教学大纲,社会实践的开展往往是应急和应景行为。社会实践只有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大纲,才能有基础。纳入高校教育教学大纲的社会实践应该精心设置教学计划,合理规定学分和学时以及配备优良师资。也只有这样,社会实践才能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热情将进一步提高,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效果也将进一步提升。3、明确主题,依据大学生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明确主题是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开展的逻辑前提。主题不清,内容单一的社会实践难以实现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目的。高校管理者和各个职能部门在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应该紧密结合大学生专业特点、年级特点、个人兴趣特点等合理设置社会实践主题。如对于低年级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应多以社会参观考察、国情调研等方式开展,而对于高年级的大学生,考虑到他们已经较为扎实地掌握了专业知识,社会实践应多以科技文化活动为主,这样的活动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总而言之,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要立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依据大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提供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机会。4、积极拓展,建立多功能、多样式的社会实践基地构建多功能、多样式的社会实践基地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成功开展的必要条件。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功能和样式都比较单一,从功能上看,多数社会实践基地仅能提供参观考察的机会,大学生获得的仅仅是初步感官体验,而不能让大学生广泛参与其中;从样式看,多以一些红色景点和企业为主,对大学生而言,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范围十分有限。作为高校管理者,应积极拓展,与一些大中企业、事业单位等建立友好沟通,建立多功能、多样式的社会实践基地,让大学生不仅获得感官体验,还能广泛参与其中,充分施展自身才华.
【参考文献】
[1]冯艾,范冰.大学生社会实践导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焦满金.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卫宁 王伟才 吕罗伊莎 单位:雅安职业技术学院
推荐阅读:《云南科技管理》据"中国知网"完成的发行与传播统计报告显示,本刊杂志网上机构用户遍布31个国家和地区。杂志以宣传党和国家的科技工作方针政策、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工作成就、企业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探索科技管理与科技进步的新思路和普及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交流最新科技信息为已任。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科学论文发表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现实路径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huanjingkexue/40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