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环境管理新建设应用方针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环境科学发布时间:2016-01-04浏览:

  目前环境的恶化中,首先想到的是退耕还林,对于现在环境的管理制度中仅仅这方面是不够的,不过在这方面要先做到什么呢?我们也知道文化驱动力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自然基础,一种地域文化的形成,往往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产生的。由于历史、地理和人文环境的不同,在安徽大地上形成的淮河、皖江和徽州文化等三种各具特点的区域文化,具有极高的精神价值。这些地域文化内涵体现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在自然界生长的树木资源就可以作为一种信仰、理念的寄托。

  摘要: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世界各地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加,特别是暴雨和热浪频繁的发生均导致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加剧,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粮食安全压力增大,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巨大挑战。退耕还林工程是在应对气候变化对自然系统产生的严重负面影响及其在实现向低碳、高效、环保的能源供应体系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生态工程,在此过程中大面积的农田转变为森林之后,植被碳储量逐年增加,而土壤碳储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而不同的退耕还林工程造林树种其碳汇潜力也不同。

  关键词:退耕还林,林业新科技,林业论文格式

  一、安徽省退耕还林建设概况

  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地形地貌呈现多样性。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省森林植被由北向南的过渡特征明显。根据土壤、气候、地形地貌等条件,安徽省区可划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沿江丘陵、皖南和皖西大别山山区等5大区域E¨]。安徽省有17个市84个县(区)参与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实施年份为2002-2005年,配套的荒山造林实施年份为2002-2009年,主要建设时期均在2002-2003年。刘华等人的研究显示,截止到2009年,安徽省共完成工程建设任务903.36万亩,包括330.86万亩退耕还林地和472.5万亩荒山荒地造林地。而且生态林面积占到总退耕还林地面积的92.4 。退耕还林的造林树种主要有杨树、泡桐、板栗、毛竹、山核桃等16类。其中杨树造林的面积最大,达到145.66万亩。赵波在对安徽省退耕还林建设成果评价时指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使安徽省森林覆盖率提高了,工程区生态环境逐步在改善,在山区和丘陵地区的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也呈现一定的规模化。

  环境论文:《环境科学研究》,《环境科学研究》1988年创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主管、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环境科学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环境管理的新理论、新经验,以及反映环保领域热点问题的学术论文;通过特别约稿及时讨论环境重大问题及重要学术理论。为促进国际环保科技成果、科研项目与科技人员的交流服务,为相关政府机构、研究及教育部门、企业、各类环保团体、环保科技人员、管理干部、高等院校师生服务。

安徽环境管理新建设应用方针

  二、安徽省退耕还林建设的驱动力

  安徽省人均拥有的森林面积为0.053 hm。森林蓄积量为1.8m/人,分别为全国人均水平的50 和18。自2002年起被列为全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省份以来,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对坡耕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或采取高标准水土保持措施,从根本上减少了在坡地上开荒种粮现象,起到了控制水土流失、遏制生态恶化、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作用,对帮助农民脱贫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5个不同区域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的复杂性,使得退耕还林驱动力在遵循国家政策的前提下又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点。主要驱动力因子见图1。

  (一)国家政策驱动力

  1.生态建设驱动退耕还林工程是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是治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改善生态环境的关键措施,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进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是我国拉动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大举措。耕地变化的驱动力主要取决于社会经济和政治变化过程中共同作用形成的合力 。李延等人认为,造成生态脆弱区域的生态安全水平下降的主要缘由是人口数量增加所导致的大面积的土地开发利用。尤其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区,农民为提高产量和解决温饱问题,不断进行乱垦乱种、陡坡开荒、毁林毁草耕种,造成了植被与土地严重退化、林地生态功能下降或永久性丧失。另外,采矿、交通及建筑业开发等建设活动也对地表产生了较大的扰动,造成大面积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可以减少土壤侵蚀。

  2.粮食结构调整粮食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安全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区域粮食供需平衡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E31],安徽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省,也是商品粮调出大省,在保障全国粮食安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土地产出率低,且中低产田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3。加之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单一型农业结构,已经造成农业产业结构层次低、农民增收困难、大宗农产品竞争力弱的现状,使该区域也成为我国“三农”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粮食播种面积、单产、农田水利设施以及农民的粮食收入是影响安徽省粮食生产的活跃因素,粮食生产支持政策对全省粮食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3 。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所带来的耕地非农化、粮食总需求增长的压力等的变化均可导致农户对城镇化、工业化及政策因素产生不同的响应。合理利用耕地资源,严格控制和协调人类活动,是维持区域生态安全的关键。

  3.全球气候政策驱动气候变化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由于温室气体特别是C0z浓度增加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随着我国碳汇交易市场的发展和逐步健全,退耕还林碳汇效益的经济价值将会日益凸显。安徽省林地面积为4.403 5×lOhm,总碳贮量为1.062 964×10t,乔木林碳密度为29.04 t·hm。池州市森林总碳贮量为1.716 13×10 t,碳密度为34.70 t·hm。

  (二)省域、县域驱动1. 自然驱动力从皖北的平原区过渡为江淮丘陵区直至皖南、皖西的山区,安徽省5大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差异明显。平原区主要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种植方式及生产管理的粗放,造成大面积农耕田地生产力的下降。丘陵区是农、林业的过渡地带,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该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造林较为困难,应营造大面积的速生阔叶防护林。

  山区的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植物生长快,是安徽省木材生产基地,但由于山高坡陡,雨量大而集中,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2.63万km ,年水土流失量为0.45 1.0亿t。随着水土流失的加剧,山区和丘陵区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制约着区域工农业的生产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森林植被的分布格局来看,森林资源相对较多的地区为皖南及大别山区和淮北平原区,且山区的森林植被覆盖率均在5O%以上,淮北平原区的平均森林覆盖率在15 一2O 9/6左右;而江淮丘陵区尤其是地处江淮分水岭地区的森林植被覆盖率约为10左右,属于全省林业生态建设中的薄弱地段。

  2.经济驱动力退耕还林工程使全省的耕地有所减少,但土地利用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同时使节省下来的生产要素(如灌溉用水、化肥、劳动力等)向未退耕耕地转移,带来粮食单产的增长。并且由于耕地的减少,使一部分劳动力从传统种植业转移出来,发展了如种苗培育、林下养殖、经济作物和中药材种植等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_】。l1。。如淮北平原区的涡阳、砀山的沙地是种植水果的好地方,怀远石榴、砀山梨是该区享誉中外的名、特产品,近些年该区大力栽植的杨树,提高区域的森林覆盖率,也使农民很快富了起来。江淮丘陵区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4.2%,因交通发达,城市集中,大力发展森林绿色食品。在山区,林业综合开发的收入占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O 以上。如金寨县依托区域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优质板栗、山核桃和油茶,建立以开发名优茶、中药材、无公害高山蔬菜、特种养殖等为主导产业的1O大林业生态基地和100个生态家园示范小区,对7大类24个产品实施标准化生产,辐射带动4.7万农户增收。绩溪县山区大力发展的桑、茶、竹、木、果、药等经济林已成为农民增收的“聚宝盆”,其中竹笋两用林种植的总面积达到8 333hm。山核桃经济型生态林的面积也有4 000 hm。而发展竹产业也成为广德县推进全县林业发展的引擎,以加工业带动竹资源培育,形成“企业+农户”、“企业+基地”等产业化经营形式,使全县竹林总体经营水平翻一番,由过去平均不足4 500元/hm。提高到了目前的9 000元/hm 。枞阳大山村4种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柿、山芋问作,李、马铃薯、绿豆间作,梨、玉米、小麦、辣椒问作,柑橘、茶叶间作)均能有效改善林地生态环境,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且复合层次明显,土地盈利率较高3.科技驱动力依靠科技进步是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林业科学技术是促进林业现代化发展最强劲的驱动力和生产力,它渗透到林业生产的各个领域。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技术推广、生物基因、数字化信息技术等在林业工程、种植、育苗、新材料等方面均起着推动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强大动力,带动区域林业成果转化、新品种引进、新技术和新的生产方式的推广,林业生态工程、林业生产基地建设、生态林建设、经济林建设、以及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建设提供服务。安徽省依托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地建立生态经济复合型园林和生产基地。在平原区,结合杨树优质丰产经营技术,在退耕还林建设过程中注重杨树优良品种选择、丰产栽培、复合经营、修枝、间伐、病虫害防治等配套技术的应用,可提高杨树森林质量与经济效益。地处山区的广德县为提高竹林经营水平,全县实施“五大竹类资源培育基地”和“毛竹现代科技示范园区”项目建设,通过实施分类经营、定向培育、垦覆、测土配方、林分结构动态调整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在林业技术人员科技攻关的基础上,制定并发布了《安徽省毛竹笋材两用林系列标准》。同时也使当地农民的经营理念由传统的“重造轻管”转变为“管造并重”。为发展林下经济,霍山县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开展石斛栽培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枞阳大山村大力推广林业复合经营,在板栗林和低效用材林中套栽毛竹,引导林农利用林下隙地和资源优势发展经济。

  4.黄山独特地形地貌和气候孕育了千姿百态的黄山松,它以无坚不摧、有缝即入的钻劲在花岗岩的裂缝中发芽、生根、成长,其树干苍劲,树冠和枝叶由于强风切割都形成层次分明的云片,显出一种朴实、稳健、雄浑的气势,于是安徽省委省政府号召全省人民学习黄山松的精神——“顶风傲雪的自强精神,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众木成林的团结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广迎四海的开放精神,全心全意的奉献精神”。安徽上窑国家森林公园狠抓森林生态文化建设和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建成了以新四军纪念林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2009年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0年被国家林业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安徽芜湖繁昌马仁奇峰省级森林公园前身为社队林场,场区的马仁寺始建于唐贞元十一年,历代香火不绝,青灯长明;马仁山历朝皆有名人来此隐居,如唐贞元年间王羲之后裔王中霄来此隐居,后又邀陈商、李晕筑室于马仁山。马仁山茂密的森林、丰富的树种之所以能得到很好地保护完全归结于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安徽省桐城市、石台县、广德县在创建省绿化模范县(市)和池州市、安庆市等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中纷纷建立了夕阳林、新婚纪念林、公仆林、共青林、巾帼林、金婚林等全民义务植树基地。现在的陵园建设也越来越注意生态陵园或文化陵园建设,分别设置树葬、花葬和草坪葬。由此可见,文化对于生态环境建设具有较强的驱动力。

  三、结论

  退耕还林是人们通过政策和管理措施改变土地利用/覆盖类型,恢复重建地表自然结构,建立生态安全条件下的土地利用/覆盖格局。安徽省由于省域内、县域间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复杂性和差异性较大,5大区域在实施退耕还林(草)的驱动力及其响应机制均存在复杂性。主要是以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为和经济驱动为主导因子,科技和文化驱动因子占次要地位。其中,从皖北的平原区过渡为江淮丘陵区直至皖南、皖西的山区,退耕还林建设的主要驱动力也从以粮食结构调整为主导过渡到以生态建设为主体。同时,平原、丘陵和山区等地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依托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地发展林业复合经营,引导林农利用林下隙地获取效益最大化。森林不仅是区域环境的生态屏障,也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带有一定的社会、文化的色彩。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安徽环境管理新建设应用方针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huanjingkexue/35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