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环境科学发布时间:2015-10-16浏览:次
在目前有关生态文明建设应用管理的新措施有哪些呢,怎样来对环境保护的管理呢,在当前应该如何来促使这些条例及管理要求呢?本文选自:《生态环境学报》,《生态环境学报》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月刊)曾用刊名:土壤与环境;生态环境;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1992年创刊,主要刊登国内外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具有明显创新性和重要意义的原创性研究论文、重大调查研究报告,以及对这两个学科的重大前沿问题有独到见解和理论建树的综述文章和观点类文章。适合从事生态学、环境科学、资源保护、土壤学、大气科学、水科学、地理学、地质学、地球科学、农业科学、林学、医学、社会科学、经济科学等领域的科技人员、学者、教师、学生、各级管理者和环境爱好者阅读。
摘要: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以破坏生态环境为惨重代价,环境污染出现了范围扩大、难以防范、危害严重的特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难以承受高速工业化、人口剧增和城市化的巨大压力,世界自然灾害显着增加。环境作为经济增长与生态维护中的纽带,在二者之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充分保护环境对经济的持续有效增长和生态文明建设而言都有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保护,论文范例
一、从十八大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伴随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生态文明建设再次被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十八大报告单篇论述生态明文,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目标,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必需的发展要求。在新世纪的发展中,生态文明建设将是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更是一项伟大的利国利民工程。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也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中国自古代便有“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易?干?文言》)。在现代汉语中,文明指一种社会进步状态,与“野蛮”一词相对立。英文中的文明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是人民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不管是汉语中的文明还是英文中的文明,我们都可以发现这样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它们都代表着一种与社会变迁一致的社会状态。既然是社会状态,也就决定着其自身的时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生态文明,作为文明的一种类别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更能反应出《易经》中的文明内涵。“田”代表了一种天然的农耕形式,其为文明起源之初,与生态更具有相近之意。界定生态文明是有效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必然的前提。笔者认为,无论如何界定,生态文明都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即人类必须改善和处理好与自然界的关系,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天然和谐。从这个层面来说生态文明不但强调物质,更强调精神和制度层面,于是从文明的一般意义上讲,我们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利用自然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1](P5)
二、生态文明建设对环保道路提出新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对于解决当前面临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资源环境难题、经济社会发展困境,实现人民期待与现实选择零差距、未来文明良好转型将是一个创新举措。
(一)生态、环境与经济三者间的辩证关系
生态作为一个庞大的生物圈循环系统,涵盖着生物世界的方方面面,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类不断的发展中,生态的研究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环境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大主体部分,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且发展为专门的环境生态学,旨在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修复、重建和保育对策,即运用生态学的理论,阐明人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效应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2](P10)在人类的发展史上,生态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对环境的破坏。无论是人类社会早期,还是近代文明社会,环境问题始终伴随社会进程。人类早期主要是通过乱采、乱捕破坏人类聚居地区的生物资源而引起生活资源缺乏甚至饥荒,或者因用火不慎烧毁大片森林和草地等环境破坏为主发展到近现代环境污染与资源破坏并存的行为模式。资本主义产业革命兴起以后到20世纪50年代出现大规模环境污染,局部地区的严重环境污染导致重大公害事件的频发。自然环境的破坏,造成资源稀缺甚至枯竭,开始出现区域性生态平衡失调现象。如上,可以说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转折点,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转折点。[3]
(二)生态文明建设下的环保道路新要求
生态环境问题本质上属于公平问题,不仅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公平,同时也涵盖人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公平。现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兴起带来了环境恶化,资源破坏和浪费,成为导致生态危机的真正罪魁祸首。[4](P112)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使人与自然对立,也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严重危机。环境保护作为人们对盲目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系列环境问题反思后的事后行动已成为热点、重点话题登上全球讨论的大舞台。在面对形形色色的环境问题面前,各种要求层出不穷,理念日益更新。中国共产党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迎合了世界环保行动的新潮流,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现状,也给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基本要求,即如叶谦吉教授所说:“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5](P19)人类真正的幸福,只有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才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唐纳德?沃斯特曾说:“对于下个世纪(指21世纪)的世界来说,没有比人类同自然界的剩余部分的关系更为重要的了。没有什么事比改善这种关系更能影响人类幸福的了。”[6](P5)保护环境必须符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符合环境法基本理念、基本生态理念,做到系统、整体地对待自然环境、尊重生态,以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为终极目标。另外,保护环境必须摒弃生态资本主义,切实落实生态社会主义基本要求:“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从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出发,……反对人们无节制地追求高消费,将物质欲望等同于幸福的庸俗观念。”[7](P15)
三、从环境保护到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史螺旋上升中的一个阶段,是对工业文明生产方式的否定之否定,是对以往农业文明,现存的工业文明的优秀成果的继承和保存,同时更有超越。[8](P7)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内部要素的环境保护,应该遵循生态文明建设、满足生态社会主义。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时期,必须抓住机遇,充分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的经验优势,采取有力措施,完善环境保护,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一)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标
近代可持续发展思想源于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世界人类环境大会,大会讨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报告并制定《世界自然保护大纲》,凸显出可持续发展理念,后来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4月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其进行了定义。其实,我国可持续性思想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公元前4世纪,《孟子?梁惠王上》这样写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虽然本意在说明为王之道,但却不乏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伴随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不断深入,它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涵,即“经济的可持续性”、“环境的可持续性”和“社会的可持续性”。三者并非完全独立,而是相辅相成的。“环境的可持续性”要求保持稳定的资源基础,避免过度利用资源系统,维护环境的净化功能和健康的生态系统,控制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程度。[9](P340)可持续发展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
(二)以改革开放为基本动力
改革开放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我们必须毫不动摇的坚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必须坚决利用改革开放动力,加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国的走出去和世界经济、技术的引进,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环境资源的充分保护既是一大机遇也是一大挑战。充分认识和把握这一机遇,使经济的稳步发展和环境的有效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这一机遇主要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区域型经济、全球经济的交流合作,增强自身综合实力。在环境资源保护方面,综合国力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特别是在环境与政治联系甚密的情况下。环境问题放大看待,就是世界各国间争夺资源与转嫁污染在公平层面上的角逐问题。二是加大绿色投资的引进,实现经济绿色化。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成为主要的增长方式,投资要素决定着项目最终的环境友好程度。加大环保投资,对生态维护、环境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三是注重环保技术的引进,切实贯彻环境法预防结合原则。工业化的投资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环境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实时引进国际先进环保技术,及时有效预防和治理因工业生产带来的生态破害既是对环境法基本原则的有效贯彻,也是维护生态平衡的有效途径。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基本指导
科学发展观是国家新一轮发展战略的整体构想,它从哲学观念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性化目标出发对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及环境安全作了诠释,全方位地涵盖了“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运行规则和“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辩证关系。促进环境保护,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应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基本指导思想,摒弃“增长是硬道理”、“以速度为中心”、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追求经济产值的陈腐落后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长期有效的环境资源保护模型,必须做到: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环境民主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发扬群众民主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环境民主原则要求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地参与到环境资源活动中,贯穿到环境政策决策、环境立法、环境评估等环境保护措施中。第二,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战略。盲目的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教训是深恶痛绝的,以环境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为代价换取暂时的经济利益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显着特征。保护环境、建设文明生态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取向,避免经济发展的短暂春天,始终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战略。
(四)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基本途径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实现形式,主要由两种形式:粗放型和集约型。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主要以“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过程,这样的经济模式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和产生的废弃物就越多,对环境资源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21世纪议程》指出“: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不可持续发展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尤其是工业化国家的这类模式。”[10](P485)环境的保护与生态文明的建设,必须转变以往的经济增长模式,大力推进经济增长向集约型方式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1.大力加强科技与制度创新。科技制度的创新是一国加强自身建设的前进驱动力,是国家实力的综合体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一国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就能在世界产业分工链条中处于高端位置,就能创造激活国家经济的新产业,就能拥有重要的自主知识产权而引领社会的发展。[11]推进绿色科技发展,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充分运用科技制度创新规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2.转“量”中心为“质”中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改变以往以“量”为中心的数量观念,实行量与质的互变,以质量效益为经济发展重心,注重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以求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12](P79)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循环经济是指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结合到生产、消费和废物管理等过程中所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抛弃传统经济模式,尊崇以“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为内容的3R原则。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11年12月12日主持召开关于研究部署发展循环经济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式。另外,与发展循环经济的相适应的是人类要转变观念,遵循自然界自身演化规律,尊重具有创造功能的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兼顾动植物个体利益。[13](P135)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五)以绿色经济为基本标准
“绿色经济”源自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和马肯亚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图》一书,该书主张不因盲目追求生产增长而造成社会分裂和生态危机,使经济无法持续发展,建立一种“可承受的经济”。传统产业经济是一种“三高一低”的损耗式经济,绿色经济则是综合人文、环境、能源为一体的平衡式经济。绿色经济以尊重环境为前提,将环境视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14](P25)保护环境、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符合绿色经济的内在本质要求,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为主要内容,大力推广和发展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产品附加值高、生产方式集约的绿色产业。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环境建设中生态文明的应用发展方向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huanjingkexue/33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