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的内涵:环境与经济的融合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环境科学发布时间:2012-07-14浏览:

  摘要:自从90年代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发达国家已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的外部形态表现为自然资源利用的闭环过程,其内涵则为环境与经济的融合。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依赖自然阶段、征服改造自然阶段和善待自然阶段。在人类社会早期,生产力极其低下,原始人群在生产中软弱乏力,人类面对自然表现出一种恐惧和依赖的状况。当人类历史进入16世纪,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和生产力发展,人类开始大规模地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尽管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产力不断发展,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能源短缺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地困扰着人类。面对严酷的现实,人类不得不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人类必须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维持和发展人类所创造的文明。就与环境的关系而言,人类社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代表了三个不同的层次:不顾环境的经济发展阶段、生产过程的末端治理阶段,实施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阶段。

  1、 不顾环境的经济发展阶段

  自工业化初期直至20世纪中叶,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不顾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人类从自然中获取资源,又不加任何处理地向环境排放废弃物,是一个“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开放式经济过程。此阶段,单纯地追求经济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驱动力。在自然资源的利用方面则以产品为中心决定取舍,对资源采取掠夺性开发。这个阶段的GDP善于制造假象,掩盖事物发展的本来状态。GDP仅仅衡量经济过程中通过交易的产品与服务之总和,它假定任何的货币交易都“增加”社会福利,但在交易过程中到底增加社会财富还是减少社会财富,它不能加以辨识。从环境角度看,GDP有个怪现象,就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自然资源消耗得越多,其GDP增长也就越快,GDP也不反映环境的缓冲能力下降、自净能力下降和环境逆能力下降,反而是将环境污染算成对经济的贡献。因此,这个阶段的GDP中包括有损害发展的“虐数”部分,从而造成了它对发展的不真实表达。应该说,这个阶段两GDP身上蒙有灰色的阴影,单纯为了追求GDP的增长,而以环境牺牲为代价的做法致使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并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2、 生产过程的末端治理阶段

  工业化大生产不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世界物质财富,壮大工业化国家力量,也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消耗着全球有限的自然资源,产生了大量危害自然环境的污染物。随着工业的发展、规模的扩大和密集程度的提高,生产过程排出的大量污染物已超出了自然所能容纳的能力,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人类开始注意环境问题,但其具体做法是“先污染,后治理”。强调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采取措施治理污染。结果,治理的技术难度大,不但治理成本高,而且生态恶化难以遏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都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因为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造成污染的原因在于“成本外溢”的外部不经济性。“成本外溢”的外部不经济性是指个人(包括自然与法人)经济活动对他人造成的负面影响而又未将这些负面影响计入市场交易的成本与价格之中,污染严重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会给其他生产者和消费者造成不利影响,但排放者没有对这些不利影响承担任何责任。为解决外部性问题,使外部问题内部化,政府开始制约污染物达标排放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以确保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预防制定的实施虽然有助于消除外部不经济性,在实际操作中,都带来了一个尴尬局面:由于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所以污染企业仅仅**达标排放,不愿再增加投资进一步提高污染控制水平。这使我国的污染预防呈现出“少排放”的末端治理而非“少产生”的源头控制。企业增加成本带来的环境效益与能转移给社会,不能转化为企业个人收益。作为“经济人”的企业是不会让“收益外溢”的外部经济性问题出现。这就是单靠末端治理不能解决环境污染的原因。

  3、 循环经济内涵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这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确良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构造成一个“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上述模式是循环经济的原始外部形态。随着循环经济的深入发展,环境与经济的高度融合成为循环经济的内涵,环境因素融入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生态设计—清洁生产—绿色营销—绿色消费”构成的循环经济内涵的外部表现形式。生态设计注重金融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本在生产资本中的构成权重。改变了“自然环境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因素”的看法,开始把自然环境作为资本设计生产资本之中。上述形式中所述的清洁生产不单指一个企业的生产,而代表了生产层面上贯彻清洁生产理念并付之以行动。绿色消费对循环经济发展可起推动作用。如节约用水、一水多用、使用节水龙头;随手关灯、使用节能灯;选择公共交通,以自行车族为荣;选购绿色食品,自备购物袋,少用一次性用品等等,上述所列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无不内涵着保护环境意识。这种意识作为住处可通过绿色营销这一环节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反馈。绿色营销成为市场转向的指挥棒,面对可持续发展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无论是世界组织、各国政府,还是盈利组织,甚至每个公民都在探索与环境相适应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人们已经认识到营销出路在于可持续营销,而可持续营销的重要内涵则是环境营销。

  4、 经济与环境融合的理论基础

  系统的有序性是系统内诸要素的协同作用所形成的,协同作用是任何一个复杂系统都具有的一种自组织能力,也是形成系统有序结构的内部作用加协同导致有序,这在人类社会的各类系统中普遍存在。系统的协同作用不是一两次就能完成,是不断在运动中在新的层次上进行新的协同作用。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之间互相影响、渗透、联系愈来愈紧密,综合性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自然科学社会化与社会科学自然化的发展趋势,把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科技等构成一个错综复杂、联系密切的大系统,对人类的知识结构、思维方法产生了更大影响,使人类认识世界的观念理论、方法、手段都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协同是“环境与经济融合观”的理论基础。在经济快速发展进程中,在一定程度上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通过考虑环境污染损失、自然资源稀缺性及环境保护支出,构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是实现“环境与经济融合”的根本保证。

  5、 经济与环境融合的典型案例

  众所周知,CFC为破坏臭氧层物质。90年代初,我国冰箱生产基本保持在40万台左右,1993年因受“蒙特利系议定书”影响,各国开始限制有CFC产品进口,中国冰箱出口下降20万台。由于中国冰箱待业有识之士早在1990年开始研究无氟冰箱,再加以蒙特利系多边基金的支持,1994年中国冰箱出口达到40万台,1997年出口达到130万台,2000年出口达到180万台,而且成为世界系冰箱生产大国,中国用了几年时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绿色冰箱的发展,加大了出口力度。中国的这种行动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保护臭氧层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冰箱产业的发展进程说明,对产业的结构升级有条件的产业必须予以培育,促成其转化。环境因素不能看成是制约因素,在一定程序上应看成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因素。从世界范围来看,正是环境因素不断提高,推动了科技进步,加速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德国的《包装废物管理条例》颁布以后,从1991到1995年,制造商们为了养活处理包装废物所付的费用,纷纷将包装减少到最低限度,全国包装废物的总产生量减少了12%,1991年,德国成立了进行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的DSD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在1997年的包装废物回收率为89%,循环利用率高达86%,相当于从每一个德国公民手中回收废物73.7公斤。循环经济使德国在GDP增长两倍的情况下,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近75%。

  循环经济的典型案例说明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既不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也不是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的生态平衡模式,而是强调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和相互协调的生态型经济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段宁 《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北京清洁生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2001年9月

  2、王蓉《污染预防的内在动因及制度创新的经济分析》北京环境保护 2003(2)15-17

  3、冯之浚《循环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深刻革命》北京循环经济 2005(13-14)16-19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循环经济的内涵:环境与经济的融合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huanjingkexue/3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