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论文探索低碳经济管理的应用有个意义及作用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环境科学发布时间:2015-05-06浏览:

  摘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核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它的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思路,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不可逆转的划时代潮流,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著名低碳经济学家、原国家环保局副局长张坤民教授认为低碳经济是目前最可行的可量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世界范围看,预计到2030年太阳能发电也只达到世界电力供应的10%,而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60和100年左右耗尽。因此,在“碳素燃料文明时代”向“太阳能文明时代”(风能、生物质能都是太阳能的转换形态)过渡的未来几十年里,“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重要含义之一,就是节约化石能源的消耗,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时间保障。

  关键词:低碳经济,能源环保,环境制度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特别从中国能源结构看,低碳意味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 低碳经济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产业的领域。著名学者林辉称之为“第五次全球产业浪潮”,

  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时间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 也成为人们推进潮流的新方式。它给我们提出的是一个愿不愿意和大家共创造低碳生活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要注意节电、节气、熄灯一小时……从这些点滴做起。除了植树,还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坚持爬楼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烦。

  低碳经济是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胜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已逐渐成为全球性共识。山西作为煤炭大省与碳排放大省,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资源环境日趋强化的制约,也面临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走绿色低碳的发展路径,是山西统筹国内外形势,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战略选择。

  一、 山西面临的碳排放压力与挑战

  山西作为中国最大的煤炭基地与典型的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高资源消耗、高能耗、高碳排放”的三高特征,碳排放总量与碳排放强度居全国前列。山西省社科院所做的《山西碳排放现状与“十二五”应对举措研究》表明:山西省碳排放总量呈逐年增长趋势,由2005年的3.68亿吨增至2010年的4.69亿吨,6年中增长27.3%;山西碳排放强度居于全国前列,从2005年至2010年,山西省万元GDP碳排放量年均为6.99吨/万元,也远高于中国2.4吨/万元的平均水平。事实上,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是导致山西高碳排放的主要原因。

  在低碳经济时代,山西承载着前所未有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高碳产品与高碳产业的发展也将面临碳税、碳贸易壁垒、碳排放管制的重重限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谓步履维艰。当前,随着国家级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发展改革试验区的建设,山西省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处于转型发展的重大历史关头,积极、适时地向低碳经济转型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历史机遇所在,也是缓解外部环境压力和内部资源约束的重要途径。

  二、山西低碳经济发展路径

  2014年,山西省发改委发布的《山西省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3—2020年)》提出,“十二五”时期,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17%,到202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05年累计下降45%。为实现上述目标,山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推动低碳经济:

  1.调整产业结构,培育低碳产业

  进一步提高高碳产业准入门槛,限制高耗能产业发展,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同时大力发展资源回收利用的“静脉”产业。加快改造提升煤炭、焦化、冶金、电力等传统产业,在重点碳排放企业强制性推广低碳技术工艺和装备,加快推广高效节能锅炉。加强企业能源计量,推进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积极培育低碳产业,制定低碳产业发展目录,重点发展新能源装备、新型节能材料、新一代信息产业,发展文化创意、工业设计、现代物流、软件开发和计算机服务等高端服务业,建设低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引导服务业向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努力建设生产性服务业和旅游文化大省,并将旅游业打造成重要的低碳支柱产业。

  2.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

  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能源供应多样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发展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手段。应该充分利用丰富的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资源,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促进能源产业结构新型化,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例,改善低品质能源消费占比重大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山西优化能源结构的重点在于推进地面煤层气开发和井下瓦斯抽采,充分利用焦炉煤气和煤制天然气,力争到2020年,实现燃气在民用领域全面替代燃煤,重点工业领域部分替代燃煤,设区城市公交车和出租车基本实现燃气化,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力争达到12%左右。

  3.建设低碳城市,加强节能减排

  加强城市节能减排,建设以低碳发展为理念的低碳城市,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首先,合理制定城市及用能规划,构建多中心、紧凑型、网络化的城市布局,将居住、就业、购物、娱乐有机结合,通过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能源的使用量和使用率;其次,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积极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大运量的快速交通系统来优化交通结构,以有效降低交通能源需求所造成的碳排放的增加;第三,促进城市用能方式转变,推进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城镇居民供暖节能改造,推广新型墙体材料和新型节能保温建筑结构体系,加大节能灯具、高效冷却塔等节能低碳产品的应用。政府投资建筑、保障性住房及大型公共建筑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建设绿色建筑生态城(区)试点和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

  4.开发碳汇潜力,推进生态固碳

  碳汇是指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通过植物造林、草原修复、湿地保护、土地利用调整和海洋管理等措施,发挥碳汇潜力,改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是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清除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利用山西碳汇专项基金平台,山西力争每市每年新建一批碳汇林基地,推进碳汇林业快速发展;同时积极探索林业碳汇交易机制,构建林业碳汇交易平台。

  5.强化科技创新,加快发展低碳技术

  加快发展低碳技术及建立多元化的低碳技术体系是低碳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自主研发和国外引进相结合,整合优势科技资源,建设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中试基地、企业技术中心等,搭建低碳科技研发平台。重点推进煤炭绿色开采、清洁高效燃煤发电、煤炭综合利用、煤层气/乏风气开发利用、新能源汽车、CO2捕捉封存及转化利用、分布式能源、电网智能化等技术研发。

  6.推进制度创新,完善政策支撑体系

  制度创新和政策支持是低碳经济发展重要驱动因素。推进低碳制度创新,首先应研究制定山西低碳经济发展规划,探索制定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配额制度。其次,通过建立财政税收优惠、信贷融资优惠等激励机制,刺激和引导企业增加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投入,建立发展低碳经济的长效机制。第三,建立低碳统计核算与考核评价制度。尝试建立温室气体核算体系,定期编制省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建立相关统计指标体系,摸清全省温室气体排放底数。建立各级政府和重点企业低碳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制度,细化目标任务和考核内容。

  7.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引导广播、电视、报刊、书籍、网络等媒体,及时发布低碳技术和政策信息。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宣传。在社区街道和农村乡镇,开展各种形式的低碳知识普及活动,引导全社会形成低碳消费观念和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加强教育培训,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低碳生活等内容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引入到职工培训中。

  三、 结语

  在当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积极防治雾霾天气的国内外形势下,山西以煤炭开发为主的高资源消耗、高能耗、高碳排放的粗放式发展路径已难以为继,加快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是山西转型发展的长期战略选择,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希望之路。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环境科学论文探索低碳经济管理的应用有个意义及作用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huanjingkexue/30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