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选择思考探讨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环境科学发布时间:2013-12-18浏览:

  【摘要】 在我国,葛家澍教授所写的《九十年代西方会计理论的一个新思潮——绿色会计理论》一文被多数学者认为是我国环境会计研究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 环境会计信息 上市公司 重污染行业 披露模式

  自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猛发展,2007年GDP年增长率达到了11.4%,2008年第一季度GDP则同比增长了10.6%,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另一个问题也突显了出来,很多环境资源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据中科院的测算,我国的发展成本比世界的平均水平高了7%,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到GDP的15%。

  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会计专家学者也开始把环境因素作为研究的对象,要求企业在提供传统会计信息之外,再将环境会计信息纳入到整个信息系统之中。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张立文先生曾说过:“人类对自然生态的道德期望必须与其对自然生态的道德责任相联系,人类与自然生态之间必须建立一种等价交换机制,以此限制、消除人类对自然生态不负责任的邪恶行为和自利欲望的膨胀,匡正天人之间的严重不和谐关系。”企业在社会生产活动中不单是从环境中获取资源,以完成企业的生产活动,同时也必须积极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向社会公众公布生产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为此,我国国家环保总局2008年正式发布了《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保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其中首次提出探索建立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机制。尽管我国有关法规政策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有所涉及,但未曾提出明确有效的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模式,笔者就我国上市公司如何选择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一、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提出

  1、环境会计的含义和目标

  《现代会计百科辞典》收录的词条中提到,环境会计是“从社会利益角度计量和报告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的社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管理情况的一项管理活动。它旨在指导经济资源作最有效运用及最佳调配,以提高社会整体效益。”

  辞典中将环境会计定性为了一项管理活动,而它的首要目标就是对相关信息使用者提供有效的环境会计信息。但任何的信息只有通过最终的披露,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实现信息的真正价值。由于环境会计是将企业生产活动对社会环境的影响纳入了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通过企业对环境要素的确认与计量以实现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对外部信息使用者来说,由于自己并不参与生产的全过程,企业生产对环境最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只能通过企业定期的报告来保证自己对企业环境信息的了解,尤其是那些环境保护工作者和政府部门。

  加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目的,就是要向信息使用者(即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关信息披露主体对其环境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和对于决策有用的环境会计信息。

  2、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发展历史

  (1)国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历史

  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的会计学者就开始将会计学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并提出了“环境污染会计”概念。1971年比蒙斯撰写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1973年马林所著的《污染的会计问题》揭开了环境会计研究的序幕。20世纪80年代后,生态环境的恶化,使环境会计越来越受到关注,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nternational Working Group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f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简称ISAR)曾连续讨论过环境会计问题,建议各国研究相关的会计准则,并在1995年颁布了《环境会计和财务报告的立场公告》,这成为环境报告的第一份国际指南。上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很多国家都开始进行环境会计理论的研究,而对环境会计理论的研究大部分都从环境信息的披露开始。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及英国等都开始建立自己的环境会计体系,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选择思考探讨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huanjingkexue/10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