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化工生产发布时间:2017-03-21浏览:次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行各业的技术水平都在不断上升。在世界先进纺织界来说,我国纺织新技术、新工艺日新月异,处于世界前段水平。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现代纺织技术方向论文分享(两篇),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推荐阅读:天津纺织科技投稿需要多少钱
现代纺织技术方向论文分享一:现代纺织技术与经纱上浆
为了提高经纱承受反复多次拉伸和摩擦作用的能力,提高其织造性,有效的办法便是对经纱施加粘着性材料为主体的浆液,作用于经纱表面以至一定深度,烘干后形成浆与纱线一体的浆纱结构。即对经纱上浆。
当今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纺织技术也在纺纱新技术、络筒新技术、织造新技术、纱线染色新技术等多方面有很大发展。
1. 现代纺纱技术与经纱上浆
目前,可提高纱线强力,减少纱线毛羽的新型纺纱技术有赛络纺、双组分纺、缆型纺和卡摩纺等四种。这四种新的纺纱技术纺制的纱线,纱线结构紧密,纤维抱合力增大,强力提高,毛羽减少,有较高的耐磨性。
在同工艺条件下,经对采用传统纺纱和新型纺纱纺制的同公支毛单纱的质量对比,除了双组分纱因采用了锦纶长丝其强力明显增加(约94%),缆型纺可增加强力约33%,赛络纺可增加强力约17.7%,卡摩纺可增加强力约10.1%。
卡摩纺的优势在于细节、毛羽的减少,被称为“无毛羽纺纱”。缆型纺着重于毛羽的减少和耐摩擦性能的提高,而有关资料显示缆型纺其耐摩擦性能一般要比同工艺条件下的传统单纱提高50%~100%,被称为“可织造单纱”。赛络纺着重于粗节、毛羽的减少而双组分则在于减少粗细节和毛羽的减少。
由于四种新型纺纱技术的共同点是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纱线的强力和减少了毛羽等纱疵,故采用这些新型纺纱技术纺制的纱线作经纱,其上浆的目的不再是增强和贴伏毛羽,而是适当提高纱线的耐磨性。因此,上述四种纱线的上浆,应适当降低浆液含固率和粘度,增加浆液渗透性,并适当降低上浆率。
另一新型纺纱技术为涡流纺纱和喷气纺纱。这类新型纺纱技术纺制的纱线,虽然纱线的强力没有提高,反而有所降低,但纱线表面3mm及以上的毛羽有很大程度的减少,纱线的耐磨性有所提高。
喷气纺纱一直以其输出速度高、可纺纱支细的特性而被人们所看好。喷气纺纱(MJS)有以下特点:
(1)因喷气纱的纱线强力和强伸主要依靠表面纤维的紧密排列和对中心纤维的挤压纱线组成,故喷气纱的单纱强力和伸长率较低,一般喷气纱强力比相应环锭纱低(一般低10-25%左右),但强力不匀率则大大优于环锭纱。断裂伸长也是如此。在纺纯棉纱时,强力低得很多。
(2)喷气纱条于不匀率比相应环锭纱低,细节和棉结有时还不如环锭纱好,但粗节及纱疵优于环锭纱。即低强区少且与弱强区间隔很远,使浆纱误差和织机停台相应减少。
(3)由于中心部分纤维取向度高,卷曲少,因此,喷气纱的长毛羽比环锭纱少很多,3mm以上毛羽比环锭纱少80~90%。但值得注意的现象是0.2mm左右毛羽(即短毛羽),喷气纱特别多,近乎多40%。
(4)同等纱号,喷气纱的实际直径要比环锭纱粗约4~5%,说明喷气纱较蓬松,喷气纱耐磨性差。
(5)但是纯棉喷气单纱的强力虽低,但其加工成股线后强力会有较大的提高。
虽然喷气纱平均强力低于环锭纱,但喷气纱的强力不匀率明显比环锭纱均匀,是浆纱及织造最主要的有利因素。因此,喷气纺纱线上浆就要求表面浆膜能够很好地覆盖纱线,浆膜完整。对于喷气纱上浆的浆液就要适当提高浆液粘度,保证浆膜完整性。
涡流纺纱和转杯纺纱有相似的纱线结构,所以它们的纱线特性也比较接近。涡流纱的特点:
(1)断裂强度和伸长率与转杯纱相仿,约为环锭纱的60%~90%,但是织造断头并不多,而且股线强力也不低于同特同类的环锭股线。涡流纱强力较低的原因在于:
A、涡流纺主要靠气流控制纤维,不及机械作用可靠有力,因而纱条中纤维的平行伸直度较差,大部分呈弯钩或曲折的。
B、纱线结构不同。涡流纱内外层纤维的捻回角不一致,呈包芯的结构,拉伸时纤维受力不均匀。
C、涡流纱有短片段的条干不匀。
(2)涡流纱的短片段不匀率略比转杯纱高,其片段较短,在黑板上较明显,而乌斯特条干不匀率值与转杯纱及环锭纱的值相仿,其波谱曲线也没有规律性不匀。涡流纱的粗细节、棉结比转杯纱和环锭纱都多,其原因主要是在输送纤维过程中,纤维伸直度差,输送纤维流不均匀。
(3)涡流纱的纱线结构比较蓬松,因此染色性、吸浆性、透气性都比较好。纱线的抗起球性和耐磨性能及弹性也比较好。
因此,涡流纱的上浆在保证纱线表面浆膜覆盖的前提下,浆液需要适当多渗透进纱线内部,且要提高烘燥温度,降低浆液粘度。同时,由于纱线结构比较蓬松,吸浆性能好,故应适当降低浆液含固率,以防止上浆率偏大。
2. 现代络筒技术与经纱上浆
使用自动络筒机的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和提高产品质量,现代络筒技术向着高速、机电一体化、控制智能化方向发展,在新一代的自动络茼机上采用了不少新的技术,特别是络筒毛羽减少装置在生产上的使用,从根本上解决了络筒毛羽增加的问题,使纱线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络筒是产生毛羽的主要工序。根据测定,纱线经络筒工序加工后,纱线的毛羽数量是原纱毛羽的3.5~5.0倍左右。减少络纱毛制已成纺织工艺中普遍关注的村题。虽熟通过对保持络筒机良好的设备状态、控制车问温湿度和优化络筒工艺等,可降低络纱毛羽的产生,但无法从根本上控制纱线毛羽的增加,纱线毛羽的增加也就不可避免,也是影响经纱上浆质量的关键因素。图1所示为村田自动络筒机研制的喷气式毛羽减少装置(Perla―A)的结构示意图。
图1 喷气式毛羽减少装置
1一纱线2一下导纱器3一喷嘴4一上导纱器5一筒子
喷气式(Perla―A)毛羽减少装置是利用纱线的假捻原理。当压缩空气从喷嘴3中吹入时,使纱线旋转进行加捻,纱线表面的毛羽在向心力的作用下,包缠到纱巾,使纱线结构更紧密,外表光洁、平滑有光泽,从而达到减少纱线毛羽的目的。
在络简工艺过程中,使用和不使用毛羽减少装置的纱线,它们的强力测试结果比较如表1所示。
注:文中的“普通纱”为不使用毛羽减少装置络制的纱线;Perla-A纱为使用毛羽减少装置络制的纱线。
由表1所示可知,Perla-A纱和普通纱相比,Perla-A纱的平均强力有所增加,但增幅较小,增幅最大的JC7.3Tex纱也只有2.97%。而纱线的最低强力增幅明显,增幅最大的是JC5.8Tex纱,晶低强力增加了17.87%:增幅最小的JC7.3Tex纱也达到了2.26%的增幅。单纱强力CV值平均下降约4.48%,降幅最人的是JC5.8Tex纱,单纱强力CV值下降约5.97%,降幅蛀小的C29Tex纱也达到2.53%的降幅。因此,使用毛羽减少装置后,纱线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阻利于织造生产的顿利进行。
使用了毛羽减少装置,不仅使纱线的毛利减少,筒纱的退绕张力变小且稳定,而且使纱线弱环处的强力得到改善,纱线的最低强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在高速整经过程中,纱线退绕时的脱圈和断头减少,整经张力均匀。
由于经轴质量、纱线弱环处强力的提高和纱线毛羽少,使得经纱上浆后浆纱表面形成的浆膜平整圆滑,上浆均匀,浆纱质量进一步提高。因此,Perla纱的上浆目的应以增强和耐磨为主,浸透与披覆兼顾,并适当降低上浆率。根据试验测定经纱上浆率降低约30%,仍能达到相同的织造效果。
3、结语。现代络筒技术和织造技术的多方面、高速化发展,对经纱上浆工艺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应研究和了解现代纺织技术的发展特点,在浆纱工艺、设备及浆料应用上加以调整来适应现代纺织技术发展对浆纱的要求,并积极探索、研究新的上浆工艺和上浆方法,提高纱线的可织性,实现织物生产的高速度、高效率、高产量、高质量。
参考资料
[1]朱苏康,高卫东.机织学.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79~80.
[2]李丽君,崔鸿钧.村田NO.21C型自动络筒机减少纱线毛羽技术探析.丝绸,2006.3.
现代纺织技术方向论文分享二:纺织工程技术与相关现状
1. 纺织工程技术的重要性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是中衣占首位, 这足以说明纺织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
随着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高, 装饰织物及其配套产品涉及的范围也日趋广泛, 地毯、窗帘、名人字画、床罩、被套等等都以系列化、配套化、整体化展示着它的独特风格。就连客车、客机、客轮的内部装饰也为开拓装饰配套产品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大都市文化娱乐设施的兴起, 更期待纺织装饰品为它们精心装扮。
纺织技术在产业方面也是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航天技术、原子能工程, 以及一切动态领域中均有应用, 如: 运载火箭、宇航器材、原子能工程的防辐射遮蔽物、防辐射工作服、各种交通工具的辅助、装饰材料等; 用于水利工程、采矿、农业、林业等技术的增强材料或遮蔽物; 用于土木建筑、设备安装及使用工程, 如: 吸音、隔音、传音、节能等材料及各种休息、娱乐场所的有关设施; 用于机械、电气、电子及复合材料工程; 用于医疗、医药、保健及公共卫生设施, 纺织品的潜在发展势头难以估量, 纺织专业的前景更是一片蓝天。
2纺织工程技术的发展
纺织业的发展在如今看来是一发不可收拾。它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用途。这还要追踪到20世纪的那两次改革。是它们把纺织产业制造技术彻底改变了。.前20 世纪40年代的产业革命给纺织送来了新材料和材料科学, 这一高新技术使纺织品的产品体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从那时候起, 研究人员学会了怎样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制造最适用的纤维和产品。
而在20世纪70年代, 则给纺织送来了基于智能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代制造技术, 使纺织制造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提升。过去, 开发一个新的提花布, 从设计到生产大约需时15天-20 天, 而现在由于数码纺织技术的介入, 只要15m in -20m in就可以完成; 过去, 生产一种新印花布, 从花型设计到制版印花至少要数天或数十天, 而且还要多道工序予以配合, 但现在由于使用了基于数字化技术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也只要十多分钟就能完成。
目前, 这些新技术、新产品虽还处在不断取代、完善及丰富的过程中, 但普及不会超过10 年-20年。现在企业界感到最急于解决的倒是怎样培养出一批能够理解、掌握和运用这些创新技术的专业人员的问题, 除了其质量还要数量。
3纺织工程存在的问题
3.1废水
纺织废水主要包括印染废水、化纤生产废水、洗毛废水、麻脱胶废水和化纤浆粕废水五种。印染废水是纺织工业的主要污染源。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印染企业每天排放废水量约300~400万t,印染厂每加工100 m织物,将产生废水量3~5 t。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纤维原料本身的夹带物,以及加工过程中所用的浆料、油剂、染料和化学助剂等,具有以下特点:(1)COD变化大,高时可达2000~3000 mg/L,BOD也高达2000~3000 mg/L。(2)pH高,如硫化染料和还原染料废水pH可达10以上。(3)色度大,有机物含量高,含有大量的染料、助剂及浆料,废水粘性大。(4)水温水量变化大,由于加工品种、产量的变化,可导致水温一般在40 ℃以上,从而影响了废水的处理效果。
3.2 废气
纺织行业的废气主要来自行业内的约两万台锅炉,这些锅炉总蒸汽容量约为6万t,其中烟尘排放达标的锅炉约占总数的85%。这些锅炉绝大多数以煤(包括一部分原煤)为燃料,这些煤含有一定量的硫,在燃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燃烧废气、二氧化硫和烟尘,严重污染了环境。
纺织废气的另一主要排放源来自纺织生产工艺过程。纺织工业生产工艺排放的废气主要来自于化学纤维尤其是粘胶纤维的生产过程。化纤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二硫化碳和硫化氢为合成原料,由于工艺原因和过程控制的不彻底,直接导致了一部分废气的排放。
3.3 噪声
噪声污染是纺织行业尤其是棉纺织行业目前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之一,棉纺织厂由于大量使用有梭织机,厂内噪声达90~106 dB(A),而人耳对噪声的最大允许值仅为85 dB(A)。纺织车间的环境噪声平均在100~105 dB(A),超过了人耳对噪声的容许极限,故对工人听力损害特别严重,听力损伤可由听力下降逐渐发展为噪声性耳聋。此外噪声还可引发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及生殖系统等多种症状。有报告显示,噪声对纺织工人健康影响主要临床表现为耳鸣、头痛、头昏、失眠、记忆力衰退、听力下降、心电图异常等症状,严重威胁妊娠期的女工及其子代的健康安全。在强噪声环境下还会出现行为功能损害、视觉反应时间延长、阅读能力下降、思维受影响等症状,这些症状将随时间变化愈加明显。
4应采取的对策
4.1建立健全相关的环境法规法律体系,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还很不完善,中国加入WTO,纺织和服装产品的环境质量标准与国外相差较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纺织和服装产品的出口。为此,只有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才能为我国纺织产品的出口建立绿色通道。同时,还应加强政府管理职能,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对纺织企业的偷排超排行为依法进行处罚,对污染问题严重的企业坚决予以关闭,对小型企业实行“关、停、并、转”的措施,对一味发展经济不顾环境的地方保护行为进行打击,对环境友好的产品和企业大力扶持,鼓励和发展绿色产业,促进绿色消费。
4.2采取多种措施推进环保。国家应发挥自己的政策指导、宏观调控职能,运用经济手段对推行环保产品的企业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和资金上的支持,对弱势环保企业予以扶持,鼓励环保产业的发展。运用政策手段来调整纺织产业的布局,对存在污染问题的“三资企业”和生产设备与技术要进行严格的审批和环境影响评价,达不到环保要求的坚决不能引进。合理征收环境污染治理费用,加大环境治理资金的投入,提高污染治理效果。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淘汰落后工艺和落后设备,引进先进技术,开发高效低耗的节能环保设备,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燃煤锅炉的比重。在税收方面对环境产品和企业进行适当的减税甚至免税。
5纺织业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改革开放20年来, 纺织业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 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纺织纤维加工总量从1978年的300万吨发展到目前的近1000万吨, 居世界第一位, 纺织品曾多年居全国出口商品之首。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分, 全国现有中等规模以上的纺织企业2万余家, 2001年纺织工业总产值(不变价) 8895亿元, 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0. 5%;纺织品服装出口533亿美元以上, 占全国商品出口总额的201% ; 实现利润268亿元, 占全国工业利润的58%。
我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纺织生产国和贸易国, 是影响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的重要力量, 仅1999 年,纺织品出口创汇达480亿美元, 是仅次于机电出口产品的第二大宗出口商品。现在, 我国进入WTO无疑将给纺织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已有专家做过预测, 中国加入WTO 以后, 纺织品出口将大幅度增加, 纺织业将是我国得益最大的工业, 其就业需求将会在现有基础上增加26%以上。
6结语
总之,从改革开放至今, 纺织虽然在中国的出口产品中已降到次要地位, 但中国却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 全世界有1 /3以上的人穿的都是中国制造的服装。这几年, 中央采取棉纺压锭的措施, 许多入都误以为这是一个产业不景气的信号, 但实际的情况是从压锭以来, 通过新建和改制后重建形成的纺织制造能力已远远超过了原有的纺织能力, 甚至是成倍地增长, 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许多新兴的纺织工业区(城), 简直可以说是星罗棋布, 一片兴旺发达的景象。我国纺织工业正处在非常好的发展时期, 内、外两个市场为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要努力提高我国纺织品质量水平,迅速建立我国纺织品标准体系,同时也要加强生态纺织品标准化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叶汝求,曹凤中,夏友富,等.环境与贸易.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2.施禹之.WTO与中国纺织工业.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现代纺织技术方向论文分享(两篇)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huagongshengchan/41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