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汉语言发布时间:2013-09-16浏览:次
古诗歌鉴赏,现在各地教学多直奔鉴赏之目的,多总结鉴赏之法,而多忽略诗歌语言特点,不能从诗歌鉴赏语言理解角度入手,故有舍本逐末之嫌。殊不知,此种做法犹如未筑基础而欲先建楼厦,一心想着到达终点却忽略了要到达终点必需的途径一般,常常会导致诗歌理解片面化、表面化、零散化,甚至出现理解错误。其结果必然是诗歌鉴赏消化不良,囫囵吞枣,不知诗歌言外之意、作者用意,不能理解诗歌鉴赏三昧。所做诗歌鉴赏之答,或南辕北辙,答非所问;或黄鹂鸣翠,不知所云;或张冠李戴,乱点鸳鸯,等等。
总之,古诗歌鉴赏,应依据诗歌语言特点,有的放矢,准确理解诗歌语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这是鉴赏诗歌的前提和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那么,古诗歌语言有哪些特点,又应该如何准确理解呢?下面,就主要以2011年高考古诗歌试题为例,谈谈诗歌语言特点及其理解诗歌语言的方法。
古代诗歌语言有哪些特点呢?
1.意象的叠加。由于诗歌语言的高度凝练性,在进行景物描写过程中,意象间一般不需要助词、连词等连接性虚词,多是意象与意象之间的叠加,或者多以动词、形容词等实词衔接。所以诗歌景物描写语言组织基本形式:一是“意象+意象”,一是“意象+动词(形容词)+意象”。例如2011年辽宁古诗歌试题:
题郑防画夹五首(其一)
黄庭坚
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
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前三句描写画面景象,第一句是三个意象的叠加,“惠崇+烟雨+归雁”,后两句是第二种形式的变式:坐(动词)+我潇湘洞庭(意象),欲唤(动词)+扁舟(意象)+归去(动词)。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更是这种语言特点的代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象的叠加,为诗歌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塑造了如梦如幻的意境。这是诗歌景物描写时的语言特点之一。
2.语意的跳跃性。由于意象叠加,其间语意连接常被省略,这就出现了跳跃性,有时语意跳跃性很大,意象间跨度愈大,理解难度就愈大。例如2011年全国大纲卷: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作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其中“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两句,省略了如下内容:(诗人)伫(立于庭院,耳)听寒声,(抬眼望)云深(处却)无雁影(飞来)。又如上面的辽宁古诗歌第一句,三个意象间省略了如下内容:(北宋僧人画家)惠崇(所画的画景有)烟雨(和)归雁。而第二、三句与第一句之间的语意跳跃就非常大,大致应省略了如下内容:(诗人观赏优美画中美景,想象自己就置身于画面的景象中,仿佛就)坐在洞庭湖边上,(望着远处的)扁舟,欲唤来乘船归去。只有理解第一句与二、三句之间的这种跳跃,才能真正疏通理解上下诗歌句意,才能顺利解决试卷中的第一问。
3.语序的倒错。由于受诗歌格律、韵脚、对偶以及表意强调等多种原因影响,诗歌语序往往易出现倒装错位现象,和现代汉语的语序有很大差别。这就需要慧眼识序,调整语序后才会理解语意,贯通语意。例如四川卷: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这首诗第三、四两句的语序应调整为“客子诗卷里(度)光阴,(在)雨声中(闻)杏花消息。诗歌语言的这种特点,就要求我们理解诗歌语意时,不可拘泥于原诗歌语序,必要时须调整。高中教材中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有这种典型的语序倒错现象。
4.表意的含蓄委婉。诗歌表意善于运用“言在此,意在彼”的表达技巧。这在客观上造成了理解上的障碍,不明此道的人只观表层语意,难以发掘诗意之幽微。钱钟书曾就此总结说,那看不见的比那看得见的要丰富得多。例如全国大纲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两句,“寒声”不仅意为秋声清冷,更指诗人内心的凄凉。“无雁影”不仅仅指没有大雁的影子,更隐含着诗人盼家书(鸿雁传书)而不得的孤独愁苦之情,表达诗人对家乡深切思念之情。诗歌语言的这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是我们鉴赏时应特别引起注意的,切莫“鼠目寸光”,浅尝辄止。
针对古诗歌语言以上特点,在理解诗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在完整表意层次范围内,上下贯通,前后牵连。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诗句,避免串糖葫芦式的片面、割裂式地理解,而没有前后补充合理调序等处理。惟其如此,才能疏通大意,理解诗意。例如2011年重庆卷:
渡 江
[明]张 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应如何理解“客愁”?既应联系第一句,注意“扬子江头几问津”与“客愁”的关系,表明诗人多次途经扬子渡口,含有奔波忙碌之愁苦,这是首层表意;又应联系以下六句,这是多层理解,鉴赏诗歌还必须要有这种多层理解意识。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客愁”所表现的多层含义理解全面了,“客愁”应包括:奔波忙碌之愁、孤身在外之愁、思乡之愁、朋友零落之愁。
完整表意层次,具有相对性,有时是指一个句末标点范围内,有时是指多个句末标点范围内。这就要求我们具有层次意识,依据具体诗句具体分析。
2.运用合理想象丰富意象及补充意象间跳跃的空间。这是由诗歌语言高度凝炼性与表意跳跃性所决定的。在理解诗歌语句时,不能只见文字,不见言外之意;不能只有眼前的文字,而看不见这些文字背后的文山意海,否则,鉴赏诗歌必然是味同嚼蜡,索然无味,难以理解诗歌情趣。例如2011年安徽卷:
琅琊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对三四句的理解,倘若不运用合理的想象,就难以理解诗人猜度琅琊溪溪水源头和溪水中漂荡出的山花的深意。唯有合理大胆想象,补充出溪源和山花意象中省略的内容,补充二者之间的跳跃性内容,才能体会出诗人写山中春景,想象山中深处,溪水清冽,春花烂漫,春意惹人,意在表达诗人对琅琊溪自然风光的喜爱,体现了诗人寄情山水,悠然恬淡的情怀。没有想象的参与,就难以品味言外之意、诗人的内心世界。
3.紧扣含有情感态度的关键性词语来理解诗句。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关键性词语主要指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它们往往活化了景象,暗示了诗人的情感以及指明意象的哀乐属性,这样的词语是所在句或全诗的诗眼,抓住了它们,就踏上了理解鉴赏诗歌的快车道。例如2011年天津卷:
骤雨
【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第三四两句中的两个动词“卷”和“吼”,就是理解这两句的关键,两个动词分别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描写出骤雨来时的迅猛态势和宏大声势。如果忽略这两个动词,对本诗所描写的骤雨的特点就难以准确理解。
又如全国大纲卷《关河令》中,“伫立寒声”中的“寒”,交代了环境凄清的特点;“更深人去寂静”中的“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中的“孤”等形容词,表明了诗人的孤独处境;“如何消夜永”中的“如何”,这一疑问副词,表达诗人长夜难眠,无法消遣的愁苦之情。这些关键词语,对理解诗歌理解起到重要的作用,不能等闲视之。抓住关键性词语,对于鉴赏诗歌可以达到以点带面,以一当十的效果。
总之,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了解了古诗歌语言特点,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妙手回春。理解诗歌语言的障碍扫除了,古诗歌语言理解也便能准确全面深刻,鉴赏诗歌也就水到渠成了。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古诗歌语言特点及其语言理解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hanyuyan/8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