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汉语言发布时间:2013-06-10浏览:次
.摘要:对联是中华文化特有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对联以其反映灵敏、传播迅速而又简明扼要的特征,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了解对联中所包含的修辞艺术,正确地运用对联修辞,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欣赏、学习、研究和创作对联,使我们民族能更好的沿着其自身的艺术轨道进一步普及和发展,开阔更好更宽的境界。
关键词:修辞艺术 修辞手段 大众艺术形式 文体个性
对联自出现以来就以其包罗万象、形式精巧别致、极富对称之美为大众所喜闻乐见,是雅俗共赏的文化瑰宝。它融会了中国古代文化和各种传统文学的内容与形式及其各种表现手法的精华,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与感染力。本文主要探讨对联中所包含的修辞艺术,并对对联文化的发展现状与前景进行初浅的评价。
一、对联是“独立”的对偶句
对联是在我国文化领域对偶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备律诗一切特点,并且有独立意义的一种文学形式。对联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平仄相谐,文字相别,内容相关,但不能将之与古代诗文中的对偶句划等号。在对联正式产生之前,诗文中就有大量的对偶句,但都不能称之为对联,因为它们只是诗文中的一个部件,离开了这个整体,就缺乏独立性与确定指向。即使偶尔从诗句中抽出某些偶句来说明问题,也只是一般的泛指意义,而对联必须针对一种事物,提炼出一个中心,组织上下联,使之成为一贯完整而有独立意义的表述单位。它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独立性,具有固定的表现结构,是由一个中心,两个侧面组成的艺术整体,既蕴涵着“物生有两,相反相成”的艺术哲理,又体现了“两两相对,平仄相谐”的艺术对称。
二、对联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除了匀称的对偶,对联巧妙地运用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段,才使其充分发挥社会功能,展示其可长可短可深可浅可骈可散可文可白可庄可谐可雅可俗的艺术魅力。
(一)语句修辞
谐音、押韵、叠字、重字、音步相合、平仄协调等各种手段被对联广泛采用,衬音、双声、叠韵等也不时出现,使得对联琅琅上口,读来节奏鲜明、极富音乐之美。
1、谐音
无山得似巫山好,(佛印出)
何叶能如荷叶圆。(苏轼对)
2、叠字
是是非非地,
明明白白天。
进进出出笑开颜,人人满意,
挑挑拣拣花色美,件件称心。
3、重字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狸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却是妙文。
(谜语分别射“猜”“谜”二字)
4、押韵、叠字
山好好,水好好,入听一笑无烦恼;
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
(二)语义修辞
各种语义修辞中,最常见的是反义对用,同义换用,类义连用,上下义合用,构成含蓄、强调、精练等的表达。
淡如秋水闲中味,
和似春风静后功。(同义换用)
鹅头鱼头山羊头,头头是道;
红案白案西式案,案案皆能。(类义连用)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反义对用)
德配三皇光日月,
功高五帝耀乾坤。(炎帝陵应征联,上下义合用)
(三)语法修辞
语法修辞手段在对联中使用的最为广泛,较常见的有排比、反复、顶针、省略、节缩,语法修辞中的词类活用也较常见。
1、排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放开眼孔,看晓日初上,夜月正圆,山雨欲来,溪云乍起;
洗尽耳根,听林鸟争鸣,寺钟答响,渔歌唱晚,牧笛催归。
2、反复
年难过,年难过,年年难过年年过;
事无成,事无成,事事无成事事成。
3、顶针
一生二,二声三,三生万物;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灰心生动摇,动摇生失败;
爱好出勤奋,勤奋出天才。
4、层递
不但铺垫软,
而且坐卧安。
本文由教育大论文下载中心WwW.JiaoYuDa.CoM整理
5、省略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缺“一”(衣)少“十”(食)]
问君能有几多,
与尔同销万古。(挽莫愁)
6、节缩
曾三颜四,
禹寸陶分。(“曾三”是曾子“三省吾身”的节缩;“颜四”是“颜回礼仪行为四勿”的节缩;“禹寸”是指大禹惜寸阴,“陶分”指陶侃惜分阴)
(四)语篇修辞
由于对联长短不拘,在语篇修辞上也是五花八门,最典型的就是镶嵌谋篇、仿拟谋篇,排比等句法修辞手段,押韵、谐音也是重要手段。如:
一线天,二廊庙,三门峡,四明山,五祖寺,六和塔,七星岩,八达岭,九寨沟,十笏园,联成旅游十景;
青松观,白鸽巢,紫禁城,黄洋界,黑龙潭,赤嵌城,绿珠井,碧玉泉,朱仙镇,红梅阁,各扬名胜红旗。(镶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他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问有舜日尧天。(仿篇)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关于对对联修辞艺术的思考研究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hanyuyan/7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