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探究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汉语言发布时间:2020-02-29浏览:

  【摘 要】汉语言文学在对人的文学理论知识强化和文学素养培养方面具有独到之处。近年来,随着汉语言文学教育得到应有的重视,语文教材里所选入的汉语言相关篇目也不断增加,但其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传播形式上仍旧单一老旧。如今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微课技术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传播过程中发挥着作用。对于汉语言文学来说,微课作为新技术,不仅可以将其以新的形式呈现,更能为其注入新的血液。本文旨在探究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传播过程中微课作为一种新兴流行技术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微课;教育传播

汉语言文学研究

  《汉语言文学研究》(季刊)2010年创刊,是由河南大学主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语言文学类专业学术期刊,2010年3月正式创刊。

  一、微课概念及其应用意义

  (一)微课概念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 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

  (二)应用意义

  1.内容形式简单多样。微课一般由微小视频组成,其形式除时限外并无过多要求,多为10分钟以内,3-8分钟为最佳。由于无固定框架束缚,微课内容题材可由创作者随意发挥,形式自由,并且难度不高。而对于汉语言文学来讲,微课适合从简单的知识点切入,形式上多样化,深入浅出多层次讲解传播汉语言文学。

  2.趣味性强引人入胜。微课的形式决定了其比传统的课程讲授模式更具趣味性。由于微课搭载计算机信息技术,使得它的表现形式除了是PPT、电子授课外,还可以是MG动画、交互视频等。这种新鲜的表现形式能大大吸引学习者的眼球,在作品中一些抽象的概念也能以更有趣的方式具象、形象、符号化,使学生更易理解。微课也一改传统枯燥的知识点讲解模式,使课程变得更为活泼生动化。

  3.言简意赅主题明确。微课内容时长决定其只能专注少量的知识点讲解。这要求微课的制作主题更加明确,往往是开门见山,语言简练,在短时间内讲解有效知识,侧重重难点,实现高效率的教学。因此对于汉语言文学作品而言,微课更能紧抓其中心思想,传递作品的核心观念,使作品重點更为突出。

  二、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传播存在问题分析

  (一)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认同感不足

  汉语言文学博大精深,学习其中蕴含的文化内容不能一蹴而就,其不像理科科目,每一个问题都有具体的统一的答案,所以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较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的是理解与品味,而对于某些问题就可能会陷入过度追求标准的怪圈,这就很容易使他们对汉语言文学产生诸多疑惑。同时,学生也可能会错误看待汉语言文学,认为其就是日常说话那般容易,便不求甚解,继而对汉语言文学产生轻视的看法。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该专业并不容易就业,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只是专业课程需要,毕业后很难从事相关职业,汉语言文学的相关知识便会被抛至脑后。若是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认同度都不高,又怎么能够使汉语言文学教育有一个良好传播?又怎么会让更多的人学习乃至认同汉语言文学呢?

  (二)传统教学模式老化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涌现出许多优秀教师,他们针对教学模式进行了不少的改良与创新,但仍旧有一部分不了解新课标改革内容的教师,采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无法将新课标中的新型教学理念应用至汉语言文学教学之中,继续用呆板枯燥的方式授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仍旧是被动地接受汉语言文学知识,从而缺少了与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大大挫伤学生们汲取知识的积极性。这种情况也不利于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的提高,阻碍其传播发展。如果教师不尝试着用新鲜有趣的新教学模式去为学生讲解学科知识,那么学生在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过程中就不会保持良好的状态,长此以往,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产生消极影响,不利于学生们未来的发展。

  (三)教材未与时俱进

  我国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模式多为教师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的要求进行授课,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材仍旧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换代,其内容也多不适合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教师们也没有根据学生的需求对课外知识进行及时补充,使新时代的学生可能仍要面对陈旧落后的教材内容。汉语言文学中一些作品所讲的义理可能已与时代脱节,这不仅徒增学生的学习负担,还会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学生会继续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对学生学习兴趣和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使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难以得到突破。

  三、微课对汉语言文学教育传播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一)将汉语言文学中的抽象概念具象化清晰化

  在汉语言文学中多数的概念并不是那么简单易懂,由于其深刻的文化底蕴使得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存在一定难度,学生对一些专有名词的理解也不那么轻松。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经历上千年沉淀的汉语言文学在当代大多数学生面前都是颇为晦涩的。微课的存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微课的呈现形式并不是死气沉沉的板书,它更为灵活,可以将汉语言文学中的知识点提炼出视觉符号,对其进行形象化、动态化。比如以我们小组参加中国大学生计算机大赛的微课作品《趣味诗词·元日》为例,我们将《元日》这首诗的意象全部做了动画形象,包括诗人王安石、元日时的街景以及诗中描写的其他场景。《元日》这首诗完全是MG动画的呈现方式,除了诗歌的场景用动画的形式来呈现外,对于特定的词如“元日”“新桃”“屠苏”等我们也用其意象的动画形式来表现。原本抽象的词语通过微课形式展现出来,变得形象具体,而且授课的过程也会因其动画的表现形式而充满趣味。除此之外,还能间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思维转化的效率,对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传播具有很好的促进意义。

  (二)助力当前时代汉语言文学教育传播的社会需求

  当今是信息时代,长篇大论的知识传递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社会已经渐渐力不从心,人们的学习需求更为碎片化,这就意味着知识内容的“短小精悍”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传播并不局限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它终将要走出“圈内”迈向社会,才能起到更好的传播作用。所以,如果要想该专业学生外的群体了解学习汉语言文学,就不能继续依靠面向专业学生的传播方式来传播,而是需要寻找另一种能让大多数人接受的传播方式。微课能很好地助力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传播,其在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应运而生,根据自身短小精悍的特点,可以更加有效地压缩整合知识点,达到广泛传播的目的。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微课可以作为专业课程的辅助与补充,满足学生课外学习的需求。而对于社会上大多数非专业人士来讲,微课可以充当他们的引路人,将相关的汉语言文学知识点深入浅出地传递出去,供大家学习。由于微课的时限不长,不会占用人们太多的时间,而且它不受时空限制,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进行授课,因此极大满足了当代社会人们“快餐式”的学习需求,更能为碎片化学习的人们所接受,更新了全民学习的理念。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微课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探究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hanyuyan/50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