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非范畴视角下探析汉语“铁”的语义延伸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汉语言发布时间:2019-08-21浏览:

  摘要:名词非范畴化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某些名词范畴成员逐渐失去范畴特征的过程。这些名词在重新范畴化之前处于一种不稳定的中间状态,失去了一些名词范畴的典型特征,从而获得了新范畴的某些特征。该文章将以名词非范畴化的相关知识,来分析汉语“铁”的众多语义现象。

  关键词:范畴化;非范畴化;铁;语义延伸

汉语言文学论文

  引言

  范畴化是人类认知的基础,也是人类认知的重要特征之一。人类在给事物进行范畴化的过程中,为世界建立了秩序。同时,也实现了认识过程的经济原则,使我们快速有效地认识世界。然而,事物在不断运动发展,认识也随之发展。刘润清,刘正光认为,人类认识不断范畴化的过程中实际包含了一个非范畴化的过程。这种非范畴化的过程,为认识的发展和思维的创新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条件。(刘正光,刘润清,2004)本文以此认识为基础,基于北大语料库在线语料,简要阐释人类对汉语“铁”的认知所体现的非范畴化过程。

  一、范畴化

  范畴化理论有3个理论模式:经典范畴理论,家族相似性和原型理论。经典范畴理论认为:1)范畴由一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特征来定义,2)特征是二分的,3)范畴与范畴之间有明确的分界线,4)范畴内所有成员地位相等。(刘正光,2006)如图一所示(Givon,1986),A表示标准性特征,确定范畴成员的资格;B表示具备标准性特征,属于A所代表的范畴;C表示不属于范畴成员,不具备标准性特征。

  1953年,维特根斯坦在批判经典范畴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家族相似性理论”。家族相似性认为,同一范畴成员间如a像b, b像c,c像d,而a和d之间可能不存在任何相似性,如图二所示:

  Lakoff(1987)将家族相似性理论概括为三个要点:1)家族内成员之间没有共享特征;2)范畴的边界可以扩展;3)有中心成员与非中心成员之别。

  原型范畴化理论是经典范畴理论和家族相似性理论的折衷。原型范畴化理论认为,范畴没有明确的边界,并且范畴中的各成员地位是不平等的。根据自身具有的范畴特征的重要性和数量,范畴成员在范畴中的地位可以区分为中心成员,次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如图三所示:

  如图所示,阴影部分所代表的成员是范畴内的最典型的成员,即原型,因为这些成员具有其他成员共同的特征。随着交叉特征的减少,成员的地位越远离原型。而原型,则是我们最先联想起来的,辨识度最高的,也是最先被习得的。

  二、非范畴化

  非范畴化这一概念最早是由Hopper和Thompson提出的,他们认为,非范畴化是词类(主要是名词和动词)在一定的语篇条件下脱离其基本语义和句法特征的过程。(李振,2014)同样,刘正光,刘润清认为,非范畴化是在一定条件下范畴成员逐渐失去范畴特征的过程。(刘正光,刘润清,2004)在非范畴化后,范畴成员的范畴属性此时处于一种不稳定的中间状态,即在原有范畴和即将进入的新范畴之间会存在模糊的中间范畴,这类范畴虽然丧失了原有范畴的某些典型特征,但同时也获得了新范畴的某些特征。在认知方法层面上,非范畴化是一种思维创新方式和认知过程。范畴化的过程应该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可以用图四表示这种过程:

  实体从无范畴状态到有范畴状态,然后又失去某些特征,开始非范畴化过程,多次,反复之后,从一种中间状态过渡成为拥有稳定身份的范畴,完成重新范畴化。箭头的虚线部分表示范畴化是一个由这样的不同阶段组成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这是认识过程的一种表现,也是语言发生变化的动因。

  三、汉语“铁”的基本意义

  笔者查阅新华字典和中华大字典,二者对汉语“铁”有以下10种含义:

  (1)指一种金属元素,工业上用途极广,可以炼钢,可制各种器械,亦是生物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如钢铁;(2)兵器的代称,如手无寸铁;(3)形容坚硬,如铁骑,铁壁等;(4)形容驳不倒的,如铁证;(5)形容刚正,如铁面无私;(6)形容关系亲密;(7)比喻坚定,如铁石之心;(8)黑色,如铁骊;(9)下决心,如铁了心;(10)形容表情严肃,如铁着脸;(11)姓。

  铁的第(11)种含义,由于其特殊性,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本文主要讨论(1)—(10)。下面将以非范畴化的视角来讨论“铁”的语义延伸。

  (一)“铁”的词义演化过程

  据北大语料库记载,最早关于“铁”的用法是从西周开始:

  (1)厥贡铁、银、镂、磬、熊、罴、狐、狸、织皮。(周《今文尚书》)

  这里的“铁”指的是上文提到的“铁”的第一种用法,即指“铁”这种物质,为名词。

  而后,至春秋战国时期,“铁”作为名词这个用法开始发生变化,如:

  (2)为铁钩钜长四尺者,财自足,穴彻,以钩客穴者。(春秋《墨子》)

  (3)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战国《孟子》)

  以上例句中的 “铁”,咋一看是完全意义上的形容词,其实不然。例句(2)的“铁钩”,指铁制的钩,在这里,虽说“铁”失去了某些指称含义,不再指“铁”这种物质,而是从名词变成了具有某些形容词特征的名词。例(3)也是一样的,分别指铁制的农具。如何判断呢?典型的形容词前面可以加程度修饰语,如红花,我们可以说“很红的花”,但我们不能说很铁的钩。原因是这里的“红”是典型意义的形容词,而“铁”还是名词,只是被赋予了某种其他的区别于名词的属性。刘正光指出,名词的意义由指称变为陈述,可以在两个层次上进行:一是名词本范畴内,二是跨范畴,如名词转换为形容词。(刘正光,2006)当名词转化为形容词时,主要表示“性质”意义,即陈述意义,這同样适用于上文提到的铁的(3)-(8)种用法。

  (5)南蛮参军、振威将军郭卓铁骑二千,水步齐举。(六朝《全刘宋文》)

  推荐阅读:《汉语言文学研究》(季刊)2010年创刊,是由河南大学主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语言文学类专业学术期刊,2010年3月正式创刊。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名词非范畴视角下探析汉语“铁”的语义延伸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hanyuyan/48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