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公共艺术的发展与作用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汉语言发布时间:2017-09-27浏览:

  这篇艺术类论文投稿发表了地铁公共艺术的发展与作用,公共艺术反映了当地的环境艺术,承担着一个地区的民众审美意识,在北京地铁公共环境中,到处可见的公用艺术在蓬勃发展,地铁作为城市的重要环节,是展示城市文化重要的一部分,论文介绍了北京地铁公共艺术的发展。

美术学报

  【关键词】艺术类论文投稿,公共艺术,北京地铁,艺术作用

  将地铁公共空间与艺术结合,在国际上已得到高度重视和有效实践。地铁作为现在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一环,不再以追求单纯的功能性为目的,世界各国都慢慢将地铁空间变为城市坐标体现的基点。无论是伦敦地铁中的“迷宫行走”,抑或是斯德哥尔摩宏伟的地下宫殿风格、东京地铁发人深思的《妙梦》,都在地铁公共艺术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中国地铁公共艺术发展至今已有几十年,艺术家们一直在积极寻找合适的表现形式,在单一的工程中寻求艺术的渗透和表现。特别是近10年来,随着地铁建设速度的加快,北京、上海、南京、杭州、西安和重庆等城市都意识到地铁公共艺术的重要性,将其视为地铁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地铁公共艺术概述

  “公共艺术”于美国发源,最初是以开放性、装饰性为目的,是在公共场所进行设计的艺术手段,在20世纪60年代末逐渐传入我国。伴随着文化生活的丰富,人们对城市的需求也增加了审美方面的考虑,由此而来的文化思考与生活环境的规划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随着公共艺术文化的不断衍变发展,公共艺术已经由一个笼统宽泛的概念转变为一个独立的艺术分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层面,出现在人们生活的空间中,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城市的节奏和发展。在人们对城市生活的欣赏与反馈过程中,不同形式的公共艺术层出不穷,而地铁空间作为城市交通重要一环,承担起衔接居所与工作场所的公共空间,已经慢慢突破了职能、功效与精神的限制。地铁公共空间的艺术设计不仅要满足其功能性,还要在开放性、认知性、影响性方面进行考虑,因此地铁空间将是一个多元化的公共场所。

  伴随着地铁交通的普及与发展,国际上公共艺术创作的目光逐渐转移到地铁空间中,将城市文化形态与区域思维模式形象化,融入地铁场景中。为满足公众审美需求,要以受众人群的感官功用和审美体验为契合点进行公共艺术的设计。相较于其他形式的交通,地铁突出的特点是高效、快捷,但也将出行者限制于固定空间中,而庞大的地下空间对于流动的人群而言,如同一座展馆一样,具有得天独厚的展示优势。半开放性的空间也扩展了公共艺术的维度,从墙面、地面、天花板各个位置都可以进行布展。

  公共艺术的形式也各有不同,而地铁公共艺术也在表现形式上经历了巨大的变革。由单一的画作形式,经过不断的变革、发展,出现了雕塑、壁画、浮雕等形式。从传统的视觉表达到视觉、触觉、听觉、空间等多维度的体验形式,通过与空间的相互融合、搭配,构成了同功能相适应的场景要素。与此同时,地铁空间的公共艺术也需要考虑到在特定封闭空间的展示同功能性场景的冲突问题。例如,地铁空间的设计是否具有导向分流的功能、色彩表达是否符合辨识功能区域、公共艺术能否在有限展示时间内达到审美目的,等等。在观看者的感官体验方面也要意识到,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艺术形式的追求不断提升,因此,人文、科技、自然等多方面领域都需要涉猎,设计时需要摆脱枯燥、俗套的手法,满足公众的精神享受与感官体验。

  二、北京地铁公共艺术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北京建设了第一条地铁线路,成为国内首个拥有地铁交通的城市,这条线路以功能性为主,满足最基本的交通运输和战备功能。这时期的公共艺术主要表现在内部的设施装修中。简单贴面的柱子、简洁有序的天花板和明度不同的照明设施,构成了简洁素雅、沉稳端庄的氛围。1965年,第一批公共艺术作品以油画的形式展现出来,但由于难保存、主题性太强而被取消。让公众广而熟知的是1984年创作的《大江东去图》《燕山长城图》等6幅具有丰碑式意义的作品。20世纪80年代,设计师们开始意识到地铁空间中也需要审美和关注,在地铁2号线的建设中,首次在西直门、建国门、东四十条站创作了4幅反映传统文化和科技进步等内容的壁画,这为中国地铁公共艺术发展树立了标杆。这4幅壁画使用瓷板材料,运用树脂拼贴的方式,画面大气宏伟。

  尤其是建国门站的《天文纵横》,做工精细,构图巧妙,将天文星象与科技进步巧妙结合起来,浑然一体。但由于材料特性,后期留存与保养变得很困难。在其后的20多年里,北京地铁空间的艺术发展并没有太多的惊艳,只是沿袭前者,变动也只是发生在广告招贴上,由于广告的颜色鲜艳引人注目,使其占领地铁空间大部分的资源配比。直至21世纪初期,在4号线、5号线以及机场线等线路中才出现了一些与地域文化背景相适应、与地铁交通节点环境相协调的艺术品。总体来说,这一时期的北京地铁公共艺术处于起步阶段,仅限于装饰性艺术品的形式,这是公共艺术以“静态”的“点”的形式介入到北京地铁空间。经历了近20年的空档期,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北京地铁公共艺术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

  举办世界性的体育盛会需要向全世界展示中国这一古老国度的文化风采与传统底蕴,公众对艺术享受的要求也与日俱增,这激发了公共艺术设计对多种艺术形式的探索。艺术家们开始探索更多的艺术主题与呈现方式的组合与架构。如2007年在地铁站内设计竞标中,中央美术学院团队提出“空间艺术化”,打破传统的视觉观赏模式,主张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利用多维度空间以增强感官体验。这一理念的提出,拓展了传统的设计思路,突破了北京地铁的公共艺术思维限定。例如,奥体中心站的设计理念为“消退”,为衬托奥运会主会场“鸟巢”与“水立方”的主要功能区,综合采用多种材料,如钢板、树脂、奥特版与玻璃丝绵的组合,以灰色为主色调,装饰奥运图标及符号,给人大气素雅的感受。同时,在奥运支线与机场线的设计中都针对受众人群进行设计,主题鲜明清晰。可以说,这时期对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研究为北京设施建设提供了范本,也为提升城市形象与发扬传统文化提供了契机。

  2012年是北京地铁公共艺术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组织开展了地铁6号线一期、8号线二期南段、9号线北段、10号线二期38个站共58件公共艺术品的规划建设工作。经过广泛的征集与筛选,民众的反响强烈。此次大规模的公共艺术的出现、各种材料及展现方式的研讨、艺术主题和站点的配搭都是北京地铁建设历史之最,这也标志着地铁公共艺术走向成熟、日渐蓬勃的发展态势。这一阶段北京地铁公共艺术经历了由自发、创新的探索实践,到统筹、成熟的全面发展的转变,这是公共艺术以“面”的形式激活地铁空间。北京地铁公共艺术实现了蓬勃、有序的发展,体现传统文化特色、时代特征和人文精神的公共艺术品不断涌现,地铁公共空间更趋人性化、艺术化,得到市民的广泛好评。

  三、公共艺术介入北京地铁空间的作用

  公共艺术作为具有概括性的表现方式,体现着每一个城市及区域文化的发展历程,已经融入人文发展建设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价值。公共艺术不仅代表着对历史发展的反思,也是公众与城市之间交流共生的一种媒介,为人们增加对城市的认知与归属做出贡献,同时,也为思索未来发展的方向做出引导。公共艺术是功能性与审美性的融合体。地铁公共艺术发展至今,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最原始的招贴、壁画等单一的艺术形式,而是与地铁交通空间相互影响渗透,在满足地铁本身功能性的同时,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享受精神上的愉悦。公共艺术不只是一个从展览馆到交通空间的转移,更是城市地标与文化识别性的表现方式,借由多种艺术形态的展示使作品超越了传统视觉审美的范围,使观者以体验者的角色进入设计体验,直观地展现城市文化的价值观念以及审美态度。

  公共艺术成为人与城市之间的纽带,将外在、象征性的环境景观抽象化,经过演绎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由于不同的城市历史发展与文脉传承不同,所形成的城市符号大相径庭,每个城市的公共艺术都会有不同的呈现手法。比如北京地铁2号线的《北京•记忆》,以能够代表老北京文化传承与历史价值的形象来展示京城的文化风采。地域性的文化元素能够唤起人们的城市归属感,提升公众的精神面貌。公共艺术是与城市的对话与沟通。艺术作品折射出公众的文化感受,不同的设计作品也反映着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对居住环境的理解与反馈,通过这一媒介达到与城市文化、经济、生态发展的连接。公众对不同的作品形式的反馈,反映了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对环境的态度,以此对城市的发展方向做出指导,直观地表达出对未来发展目标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地铁公共艺术是满足城市功用性与时代发展性的重要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共艺术朝着多元的方向发展,通过多种形式、不同材料、不同维度进行完善与进步。地铁公共交通场所的公共艺术与一般的公共艺术存在差别,其设置环境基调是不同的,不仅需要考虑到现有封闭空间中的表达,也要意识到地铁这一交通方式流动性、快速性的特点,主题也要鲜明突出。同时,需要考虑到与交通本身功能性的融合。它包含的不仅是地域的文化性,也凝聚着对时代精神的吸收与借鉴。地铁公共艺术作为传播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形象的载体,反馈的是真实生活状态与城市发展的步伐。

  结语

  公共艺术作为开放性的城市元素正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地变换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以地铁空间为媒介的公共艺术设计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将民众对城市的精神诉求与城市交通功能性整合,将是公共艺术创作思考的切入点。设计师也要考虑到地铁流动性的特点,将艺术表达与城市规划完美地融合,在民众对艺术的感官体验不断丰富的同时,也能让观者思考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为提高城市凝聚力、促进人文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创造出真正符合需求的优秀地铁公共艺术作品。

  作者:赵思媛 兰超

  推荐阅读:《美术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79年,由广州美术学院主办。立足广州美术学院,面向全国高等美术院校和广大美术工作者,以研究学院美术为主,以介绍社会美术为辅,是集中体现广东美术教学、创作、科研水平的刊物。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地铁公共艺术的发展与作用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hanyuyan/42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