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汉语言发布时间:2017-01-22浏览:次
摘要:广西古代越人祭太阳习俗可追溯到约 8000 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广西贵县(今贵港市)罗 泊湾一号汉墓出土的扶桑树灯是《山海经》“日出汤谷”神话故事的艺术再现,汤果村女子太阳节祭日仪 式是《山海经》“日出汤谷”神话故事的活态文化遗存。根据出土的扶桑树灯年代推测,汤果村女子太阳 节的发生年代当在西汉早期或更早。
关键词:文学核心论文,古代越人,考古学分析
北齐魏收《五日》诗:“因想苍梧郡,兹日祀东
君。”苍梧泛指岭南地区,东君即是太阳神,典出屈 原《九歌 · 东君》。壮族是岭南原住民族,诗文所 讲的应是壮族先民祭太阳神旧事。由此可知,自先 秦以来至南北朝时期,岭南越人一直盛行祭祀太阳 神习俗。从考古发现情况看,岭南越人祭太阳习俗可追溯到约 8000 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现代云南 西畴县汤果村女子太阳节,传承了古代越人祭太阳 神习俗文化,广西贵县(今贵港市)罗泊湾一号汉 墓出土的扶桑树灯,与汤果村女子太阳节有诸多文 化相似之处,由此可探索它们彼此之间传承的轨迹。
一、史前考古文化反映的祭日遗迹
岭南越人对太阳崇拜起源很早,约在 8 千年前
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就已经发现有太阳崇拜的考古 学信息。1997 年 5 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广 西文物工作队在邕宁县顶蛳山发掘了一处新石器时 代贝丘遗址,在一个探方内发现用数十块天然石块 铺成的圆圈,石圆圈前面有 4 个完整的大蚌壳叠在一起。据实地考察,这 4 个大蚌壳是生埋在石圆圈 前面,显然是当时人有意识地置放在该处。石圆圈 很可能象征着太阳,蚌则是当时祭祀太阳时所用的 供品。遗址内发现的蚌、螺壳很多,说明当时的人 们仍处于渔猎经济阶段,蚌、螺、鱼及其他动物是 他们主要的食物。选择大蚌置放于象征太阳的石圆 圈前面,作为祭祀仪式,应当说这种解释是可以成立的。
另外,在顶蛳山遗址东北部 20 余公里的长塘 遗址,也是一处贝丘遗址,两遗址都是在邕江沿岸, 年代也大致相近。长塘遗址中发现有一具尸骨,头 顶部是用红烧土将头骨围成圆圈状。相信这里的红 烧土圆圈也是太阳祭祀的一种形式,目的是希望死 者的灵魂升上东方天国,即太阳升起的地方。
新石器时代晚期,约距今 4、5 千年前,岭南地 区的稻作农业有了进一步发展,稻作作物与雨水有 密切关系,若风调雨顺则农业丰收,若逢旱涝则颗 粒无收。人们认为雨水与太阳有密切关系,因而对 太阳神更加敬畏,祭祀太阳就常态化了,其突出表 现就是石铲圆圈的出现。
石铲是一种小柄、双肩、束腰、舌面、弧刃的 劳动工具。石铲遗址及发现地点主要分布在红水河 流域以南的广大地区,考古学界习惯称其为“桂南石铲”。其中以左右江和邕江交汇的三角地带是石铲 分布的中心地带,目前在隆安、大新、武鸣、邕宁、南宁等县市发现最多。从这个中心地带向四周辐射, 距中心地越远,石铲遗存越少。考古发现显示,石 铲辐射的范围,东到玉林、北流、容县、贺县,远 至广东封开、郁南、德庆、高要、兴宁;南到宁明、 合浦,远至海南和越南北部;西到德保、靖西、凌 云;北到柳州、河池。就发现石铲文化遗址或散布 点而言,广西共有 36 个县市 116 处,广东有 7 个
收稿日期:2015 - 04 - 20
作者简介:郑超雄,广西博物馆研究员。
41
第 28 卷 文山学院学报 2015年 第 S1 期
县 15 处,海南省有 5 个县 6 处,越南广宁省至少有
1 处。广西隆安、扶绥、南宁、武鸣、邕宁、崇左、 忻城等县市发现有文化遗址,除此之外,都是零星 的石铲散布点。在石铲文化遗址分布区内,也相对 集中在隆安县南部的那桐、乔建、丁当、南圩;扶 绥县东北部的中东、昌平、渠黎;南宁市西郊的那 龙、坛洛、富庶;忻城县的宁江乡。桂南石铲遗址, 考古学文化内涵比较单纯,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 石铲绝大部分都在地表上采集,在采集点上,很少 发现与石铲在一起的共存物,而在大面积发掘的文 化遗存内也和采集点一样,很少发现共存物。
在石铲遗址中,有几种组合形式,其中有一种 用石铲围成圆圈形的组合形式。圆圈形石铲组合中 都有灰烬或是火烧土遗存,有些还在石铲圆圈形的 中心另外置放一把石铲压在灰烬之上。隆安县大龙 潭遗址中,有些是在深约 2 米的土坑底部摆设圆圈
形石铲组合形成。武鸣县棠室岭山坡上,发现有 22 件石铲直立排列围成圆圈形,中心有一层很厚的草 木灰堆积,石铲的刃部统一朝上,柄部朝下。忻城 县宁江乡三堆遗址,是从地表将土堆高成圆包状, 土堆高 4 ~ 6 米,底部直径 20 ~ 30 米,每堆土顶
部中间都有木炭及火烧土,编号为堆 1 的圆土包,
自上向下掘深到 1.2 米时,发现有石铲 10 件,平置 围成圆圈状,柄朝外,刃朝内,石铲圆圈中心有火 烧土。在下掘深至 1.8 米时又发现石凿 1 件,平置
于火烧松土之上。在编号为堆 2 的圆土堆上,向下
掘深至 80 厘米时,发现石铲 1 件,石铲平置于火烧
土之上。编号为堆 4 的圆土堆,没有发现有石铲,
在向下掘深至 85 厘米处,发现 287 个螺壳、65 片
蚌壳,围成直径 80 厘米的圆圈形。[1] 267
关于石铲遗址的社会功能,有人认为是石器加 工场,[2] 大部分学者认为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祭 祀活动遗存”。[3] 前一种观点依据不足,因为在石铲 遗址内没有发现任何加工废料和待加工的石料。如 果是石器加工场,人们不会把数十件石铲围成一个 圆圈,而且有些是组合摆设在深达 2 米的土坑内, 忻城县三堆遗址则是将石铲组合遗存置放在人工堆积 6 米高的圆土包上,若不是出于某种宗教信仰的 驱使,人们绝对不会去做这种无偿的劳动。石铲圆 圈组合中间,都有火烧土或是草木灰烬,有些在火 烧土之上还放置一把石铲。可以相信,火烧土与石 铲象征着刀耕火种生产方式,是壮族先民将自己的 劳动生产方式通过祭祀场转告、乞求上苍神灵,希 翼上苍神灵早降春雨,以利耕种。
42
不言而喻,石铲圆圈即是上苍太阳神的化身。
我们作出这样的推论是有依据的,左江崖壁画上绘有多处圆形图像,许多学者都认为是太阳神的化身。 在粤系铜鼓鼓面中心,皆铸有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 纹。这些都可佐证石铲圆圈是太阳神圈的依据。
二、汉墓出土的扶桑树灯与汤果村女子太阳节的关系
壮族与其他民族一样,具有“多日”崇拜信仰。
贵县罗泊湾一号西汉墓中,出土有一件扶桑树灯(也 有人称为太阳树灯或九节灯)。出土的扶桑树灯整体 为树形,铜制,高 85 厘米。主干是上细下粗的圆铜柱,主干为三轮向外伸展出枝杈,每轮三杈,共九 枝,每一支杈尖端各承托一桑叶形灯盘,盘心皆有 插蜡锥,点燃九盏灯,象征着扶桑树上九个太阳, 另外一个太阳是在树干的顶端,铸成一只展翅欲飞 的金鸟,金鸟背部掏空,中心有插蜡锥,点燃后即 是象征第 10 个太阳。《山海经 · 海外东经》载:“汤 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有大木(即扶桑树),九 日居其下,一日居上枝。”又《山海经 · 大荒东经》 载:“有扶木,柱(高)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 温源浴,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出,皆载于乌。”文 中说的是,东方海上有个汤谷,汤谷上有一棵高大 的扶桑树,是十个太阳栖息的地方,每天由一只金 鸟背着一个太阳在天空巡班,一个走到了西方目的 地,另一个又开始从东方升上天空巡班。于是,就 出现了太阳东升西落、白天黑夜更替的自然现象。 扶桑树灯所表现的正是这种多日神话内容。汉族神 话中有“十日并出”的传说,说是上古时,天上十 个太阳同时出现,禾苗死了,草木枯了,妖魔横行, 鬼怪霸道,人无所食,每天都在饿死人。后来,圣 人尧派羿将九个太阳射落,只剩下一个太阳在空中, 人间才有宁日。壮族《特康射太阳》《侯野射太阳》、 瑶族的《格怀射太阳》、苗族的《太阳打斗》、侗族 的《射太阳》等故事传说,和汉族的“十日并出” 神话故事差不多,仅在太阳数字和某些情节上略有 差异。壮、侗民族说天上太阳有 12 个,瑶族说有
10、12 个,苗族认为有 7 ~ 12 个。世界上很多民 族都有多日神话,这种文化现象很可能与日晕和幻 日自然现象有关系。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在《中 国科学技术史》中说:“任何纬度都可以看日晕和幻 日,不过在北方或两极地区,日晕和幻日即使不是 更常见,也是更加光辉灿烂,更加多种多样。”幻日 即是天空同时出现几个甚至十几个太阳,其实都是 云气受到太阳光的折射而产生的自然现象。古人因
郑超雄:广西古代越人祭日仪式的考古学分析
缺乏天文科学知识,认为天旱炎热是因多日引起的,
因而对太阳产生恐惧进而崇拜其为神灵。如现在广 西天峨县的壮族,看见日食时,就恐惧不安,认为 是人触犯了蛙神,它把太阳吞下去了。于是赶快杀 鸡备酒,焚香祭太阳,并击鼓鸣枪,赶跑蛙神,救 出太阳,使大地复得光明。若不及时祭祀,当年就 会有大灾难。若出现日晕,亦被认为是天旱之兆, 当年的谷物将会欠收,或者世道混乱。这些都是人们对太阳崇拜观念的反映。
从贵县罗泊湾汉墓出土的铜扶桑树灯表明,汉 代的壮族先民地区就已流传有“日出汤谷”神话传 说,一直流传至今,西畴县汤果村女子太阳节就是 “日出汤谷”的活态表现。每年举行祭日仪式时,先 是妇女们都要到河中洗澡,反映的是“十日所浴” 之意。妇女们从河里上岸后,穿上艳丽的鸟衣,这是 表 示“ 一 日 方 出, 皆 载 于 乌 ” 之 意。 人 们 捉 到 “太阳”后将它的灵位放在太阳神树之下进行祭奠, 这棵太阳树就代表着“汤谷上有扶桑”了。
综上所述,笔者有几个不成熟的想法,提出来 与大家讨论。
(1)汤果村祭日仪式与村民的太阳神话传说内容不吻合
上述已表明,汤果村的祭日仪式反映的是《山 海经》“日出汤谷”之内容。但村民们祭日的目的却 另有说法,对“日出汤谷”全部失忆。它们祭日的目的是“叫太阳”,据说远古时期,天上有十二个太 阳同时普照大地。人间没有白天黑夜,大地被晒得 枯焦,河水断流,草木不生。人们生活不下去了, 有一个英雄名叫郎星,一口气射落了十一个太阳, 众人叫郎星留下一个太阳做白天。那个太阳躲着不 出来,天地还是一片漆黑,人们还是没办法生活。 这时有一个叫乜星的壮族妇女,怀有身孕,决心去把太阳找回来,临行时说 :“我现在怀有身孕,如果 我找不到太阳,我生下的孩子将继续找回太阳鸟。” 后来母女俩终于把太阳找回来,人们过上了幸福快 乐的生活。 为了纪念太阳重返天空的日子,汤果村 的壮族女性,每年都要举行祭太阳鸟的仪式。
从汤果村太阳神话中可知,“郞星射日”“乜星 找日”和她们的祭祀仪式表现与《山海经》“日出
汤谷”的内容不一致。“郞星射日”可能源于《淮南 子》“羿射九日”,“乜星找日”则可能是本地壮族对
日神的理解。汤果村壮族之所以对《山海经》“日出 汤谷”集体失忆,应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类 对大自然的崇拜信仰,最初没有功利目的,随着社
会的进步,才发展到有功利目的的信仰。“日出汤
谷”神话,仅是人们对太阳的认识和理解,并无功 利目的,而后来出现的“郞星射日”是人们追求除
暴安良的思想,“乜星找日”则是人们追求光明、自
由的思想,都有功利目的。久之,这种有功利目的的 神话淹没了“日出汤谷”原始传说,变成集体失忆, 而她们的祭日仪式则仍保留“日出汤谷”的痕迹。
(2)《山海经》“海上汤谷”神话发生地的问题
《山海经》是经过汉族文人整理的文学作品,在 作者笔下,“日出汤谷”的发生地显然是在东方海 上。但此神话故事最早发源于什么地方?也就是说,
《山海经》的作者在什么地方收集到“日出汤谷”这 样的神话故事?综合广西贵县出土扶桑树灯及汤果村女子太阳节比较分析,“日出汤谷”神话故事来源 很可能发生于南方越人的神话传说。
(3)此海非彼海 云南人有称大的湖泊为海的习俗,如洱海、通
海,民间也有称滇池为海的说法。不仅如此,一些 大的池塘也称为海。这次会议期间,我们去曼拢村 考察,从鸡街到曼拢村之间有一个上海的地名,经询问才知,在此山谷之间,有一池塘,长约 150 米,
宽约 70 米,当地人称池塘为海,在上方的村子称为 上海,在下方的村子称为下海。很可能云南古代某 一支越人部族居住在一个大湖的西边,每天看到太 阳从东方升起,于是产生了东方海上汤谷的神话传 说,以后传到汉族地区,被《山海经》作者收集整 理流传下来,误将此海为东方大海。
(4)关于汤果村女子太阳节的流行年代问题 从贵县出土的扶桑树灯分析,西汉早期岭南越
人地区就已流行“日出汤谷”神话故事,西畴女子 太阳节就是这类神话故事的活态积淀。据此推测, 西畴女子太阳节当起源于西汉初年。
因此,西畴女子太阳节与《山海经》“日出汤 谷”神话故事有密切关系,西畴女子太阳节活动的 历史至少源于 2000 多年前的西汉时期,甚至更早。
参考文献:
[1] 郑超雄 . 忻城县三堆遗址 [M]// 中国考古学年鉴 . 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2]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 . 广西出土文物 [M]. 北 京:文物出版社,1978.
[3] 陈远璋,罩彩銮,梁旭达 . 广西隆安大龙潭新石器时代遗 址发掘简报 [J]. 考古,1982(1):9-17,113-115.
(责任编辑 杨永福)
推荐阅读:《小品文选刊》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本精选全国报刊佳作,荟萃时代精美短文的综合性文摘月刊,具有思想性、文学性、趣味性。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文学核心论文广西古代越人祭日仪式的考古学分析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hanyuyan/40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