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汉语言文字能力提升策略文学职称论文发表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汉语言发布时间:2014-07-08浏览:

  摘 要:语言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为了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所以特定的环境必然会在语言上打上特定的烙印。另外,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媒介,因此,它必然会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科技,乃至文化本身产生影响。文章发表在《红旗文稿》上,是文学职称论文发表范文,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中学生,汉语言文字能力,现状,对策

  语言这种文化现象是不断发展的,其现今的空间分布也是过去扩散、变化和发展的结果,所以,只有摆在时空的环境里才能全面地、深入地了解其与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的关系。

  一、研究背景与调查方法

  我们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调研访谈、访问校园网论坛等方法搜集材料,对高中毕业生语言文字能力的现状和中学生汉语言文字能力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调研结果基本上能反映高中毕业生对汉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认识、对汉语言文字能力习得的态度、中学对汉语言文字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高中毕业生汉字认知与应用能力、汉语书面表达能力、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等方面的情况。

  二、调查结果

  (一)主观评价结果显示,学生对自身的汉语言文字能力评价比较高

  1.对自身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的评价方面,有58.9%的高中毕业生认为自己在公众场合进行即兴口语表达时可以做到流畅清晰,甚至妙语连珠。

  2.对自身汉语口语表达能力满意度的调查中,有70.1%的高中毕业生表示“还可以”或“很满意”。

  3.对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满意度的调查中,表示“还可以”或“很满意”的占了66.3%。

  (二)客观测评结果显示,学生的汉语言文字能力实际水平相对较低

  1.书面表达能力调研结果

  通过对高中毕业生的汉字书写,成语、句子选择,汉语拼音理解和词义选择等方面的测查,了解他们汉语言文字基本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结果发现,1566份有效问卷中,得分在60分以上的占54.2%,80分以上的只占4.4%,平均分只有58.3分。

  通过对学生论文、自办报纸和刊物文稿、网络留言板和BBS留言的用字用语调查,发现存在明显语言文字错用问题的占22%。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错别字、标点符号乱用、生造字词、语义不明、语句逻辑不通等。

  2.口语表达能力调研结果

  有准备的口语表达不尽如人意。随机查阅的200份普通话水平测试试卷中,在“说话”项中,有40%以上的应试人在“自然流畅程度”评分项中被扣分(说明:按照评分标准,说话不够流畅,有背稿倾向可以扣0.5~1分;表达不流畅,语调生硬,可以扣2分),说明高中毕业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存在明显缺陷。

  即兴口语表达的情况不太理想。对431名高中毕业生的随机抽查情况表明,能够做到在即兴口语表达时口齿清楚、发音比较标准,表达流畅、条理清楚,内容符合话题的,比例不到15%。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叙述的重点不明确,表达的条理不够清楚,主动寻找话题的比例较低,在会话中缺乏对对方话语的理解,谈话内容缺少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原因分析

  (一)汉语言文字能力培养方式存在偏颇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应当说,课程标准对汉语言文字能力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与评价办法等方面的设计都是比较科学合理的,但中学教学并未严格执行这一标准,因此也就没法实现理想的教学目标。原因在于:

  第一,应试教育导致基础教育中对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陷入盲区。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特别是在高考指挥棒的牵引下,许多学校把语文教学重点都放在高考的重点和热点上,重知识轻应用,重理解轻表达,重文学轻实用,造成很多高中毕业生只会写格式化的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不会写简单的小论文和应用文。

  第二,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字能力方面缺乏相应的条件。一是基础教育的师资问题。部分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文字能力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无法完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目标。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有些地区,特别是农村,许多语文教师普通话不够标准,甚至有的老师还在用方言授课。二是教学条件不完善。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需要一定量的综合性语文应用和实践机会,需要教师投入一定的精力,组织一定量的活动,学校提供一定的设施,学生分出一定的时间。调查发现,有41.35%的学生反映中学没有自己组织的文学社团,31.95%的学生反映学校没有创办学生自己的文学刊物,28.26%的学生认为学校对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太重视”,甚至“很不重视”。

  (二)学生在培养、提高自身汉语言文字能力方面缺少实际行动

  “中学语文能力教学状况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在中学阶段并不十分注重汉语言文字的训练。有60.15%的高中毕业生表示在中学期间没有参加过朗诵比赛,62.59%的高中毕业生没有参加过演讲比赛,72.18%的高中毕业生没有参加过辩论赛,72.74%的高中毕业生没有参加过读书报告会。

  在中学阶段,由于缺乏指导,学生对汉语言文字训练的方式方法也了解得不够,训练不够系统。调查中,有19.74%的高中毕业生表示自己在中学时期虽然重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但却不知道该如何训练,有11.28%的高中毕业生则公开表示自己不太重视口语表达训练。

  (三)我国的汉语言文字能力测评体系不够完善

  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有一份由权威部门发布的专门用于对学生进行汉语言文字能力评价的方案,因此无法确定培养、训练的真正目标,也就无法正确评价学生的汉语言文字能力水平。标准不明,则目标不清,训练就会迷失方向。

  四、意见与建议

  (一)加强宣传和引导,让教师和学生真正重视汉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

  语文水平反映在一个人的能力上,表现为语言文字能力,能准确完整地表达清楚一件事情,反映在一个人的素质上,表现为文化素质的高低。这些当然包含直接反映在实际工作能力上,直接影响职业生涯的发展。[1]

  有资料显示,根据对美国大企业人事部的120位负责人的调查,编写水平一直是高工资、高技术的标签,是成功者的基本特征。那些编写水平低的人不容易被录用,也很难获得提升。三分之二的美国大企业的雇员日常工作离不开编写。80%以上的金融、保险、房地产等服务业中的公司,在雇用员工时要考察编写。40%的公司要特别培训编写技能不足的员工。美国公司在这方面的投资,一年估计达31亿美元。

  有关资料表明,英美德日等发达国家都曾发生过语文危机。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因忽视语文教育导致学生语文水平急剧下降,危及到了社会进步。后来美国国会通过了《2001年一个不能少法案》,要求州政府和地方学区要在12年之内,使所属学校的学生百分之百通过阅读和数学的标准,州政府必须向联邦政府提交实施计划,联邦政府将拨款帮助州政府执行计划。

  美国通过法律保护和政府行为来支持语文教育改革和达标测试,以期扭转美国青少年阅读和编写能力下降的趋势,这样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二)中小学应从素质教育的终极目的出发,探索学生汉语言文字能力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中小学阶段语言文字教育是基础,学生语言文字基础的扎实与否直接影响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高低。在访谈中,高中毕业生普遍认为中小学教学对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有偏颇,导致学生语言文字能力未能达到应有的水平。如对词的运用、实用文体的编写训练、思维训练等都不够重视,尤其对阅读理解与学生原创作文的指导比较薄弱。

  在对高校教师的随机访谈中,教师普遍反映在指导大学生毕业论文时,要把很多精力花在帮助大学生修改错别字、病句、标点符号乱用等问题上。可以说,目前高校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偏低很大程度上是中小学基础教育的部分“不作为”所引起的。

  语言文学期刊论文投稿推荐:《红旗文稿》注重对重大创新理论和方针政策的深度解读,梳理理论源流,分析现实依据,透视决策背景,比较国际经验,见微知著,求真务实,体现用创新理论分析新政良策、用新政良策印证创新理论的独特视角。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中学生汉语言文字能力提升策略文学职称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hanyuyan/14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