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一种新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汉语言发布时间:2014-03-12浏览:

  新时期社会形势和市场的变化,要求高校必须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社会需要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高校应以此为理念,不断地对教学方案做出调整,以便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需求、能够在社会上充分发挥自身价值的汉语言文学专业

  1.前言

  从我国高校专业设置情况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个基础性的文科专业,学科存在的历史最为悠久,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培养学生人文社科素养的基础学科。从事社科工作、文学创作的人员必须具备汉语言文学专业方面的基础知识。随着我国市场对应用性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大,侧重于理论学习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如建筑、机电、计算机等相比,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明显不能和社会的需求相吻合,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当今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要求,不仅仅是理论性强的研究性人才,更需要文字功底扎实、业务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和掌握新闻宣传、法律合同制作、文案创作、广告策划等能力的应用性人才。面对这些新的需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对原有的教学方式、课程设置、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积极创新,以便探索出更适合当今社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1]。

  2.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1课程设置不合理。

  面对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实用型和复合型需求,仍然有不少高校采用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进行课程设置,课程设置重理论和专业知识,轻实践和综合知识,因此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满足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人才的新需求,导致该专业学生就业前景不乐观、大部分学生从事工作与专业不对口等问题的存在。例如,有些学校依然把教学重点放在专业理论上,使有关理论知识在文学理论、中国文学等课程中重复出现,而学生感兴趣、社会需求性强的编辑技能、文秘编写、公关实战等等技能性和实践性知识存在设置缺口,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知识与社会需求错位、人才培养缺乏实用性等问题。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限制了学生的某些实用技能的发展,使学生在社会实际工作中缺乏核心竞争力,面临“学不致用”的尴尬局面。

  2.2 培养理念存在偏差

  不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以培养作家创造文学作品为自己的培养理念和教学理想,而学校也将此作为教学考核的工具和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事实上,这样一种教学理念已经脱离了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政治经济历史哲学等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在这种培养理念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内容多是空洞无物、风花雪月,很难找到与当今社会的契合点,也很难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2.3 教学模式落后

  就实际教学模式来看,不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沿袭了高中时代的教学模式,多以“满堂灌”为主,对其他新的教学模式鲜见尝试。虽然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会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也只是对教学内容的硬搬硬挪,在课件制作上存在投机心理,投入的精力明显较少。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汉语言文学失去了其原有的趣味性,也使学生对这一专业兴趣不高,积极性不强。原本具有趣味性、知识性、应用性的一套科学在这样的模式下成了学生眼中的负担和任务,自然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3.积极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新的社会需求下,中文系专业应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完善的文科知识结构、全面的政治经济历史哲学理论、深厚人文素养的高级现代人才,使学生既能够胜任管理、领导、研究性工作,也可以从事出版编辑创作文秘策划教师等技能性工作。为了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竞争力,高校必须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工作原则,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培养应用型综合性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

  3. 1合理设置课程

  合理设置课程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条件,也是创新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高校应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念,大胆对传统的课程设置体系进行改革。

  3.1.1 对传统的基础性课程进行整合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一般开设现代汉语、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等十多门专业课程,而各门课程基本都存在知识重复现象,而因此带来的教师重复讲授、学生重复学习问题会带来的时间、精力或其他方面的耗费。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提炼、精简,将有效避免这种耗费。例如,可以把不同课程相同知识点如文学概论和文学史课程中均出现过的“文学思潮”整合在一块进行集中讲授;在专业课程上增添一些如《现代科学技术概论》、《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一些国外的专业相关理论课程。这些丰富的理论积淀,汉语言文学专业将走出只局限于本国文学的狭隘性和片面性。

  3.1.2 将应用性课程引入教学规划。

  应用性课程的引入可以有效缓解大量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存在的课程设置与实际需求不符问题,能够实现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综合型人才的培养,使其掌握更多实用性的技能,提高自身的适应社会岗位的能力。高校可以尝试按照学科类型将学科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系列,然后按系列进行增设。例如可增设以提高学生适应企事业单位秘书工作的能力为目的的编写、文秘办公礼仪系列;以增强学生适应广告宣传等方面的工作能力为目的的文案策划、广告、应用文编写系列,以提高学生编辑能力为目的的报纸编辑、图书编辑系列等等。如此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才能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不断熟悉编写、制作、编辑、策划和设计等多方面工作岗位极为需求的综合性技能,从而获得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与其他专业人才不同的核心竞争力。[3]。

  3.1.3 丰富综合素质课程的设置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应包括科技艺术、政治经济、外语、教育、哲学、历史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知识。高校应积极将这类课程纳入选修范围,使多种学科的知识实现交叉融合,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展,人文素养水平得到最大地提升。另外,还应对补充开设实践教学的相关课程,将基础性、专业性、综合性实践课程纳入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去,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能拥有更为广泛、综合、深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使其不至于因为理论知识单薄、片面、零散而被社会淘汰或不得已另择他路。

  3.2 强化教学实践环节。

  3.2.1在实践中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校方应积极为汉语言专业学生建立起一个实践平台,帮助学生寻找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并为其牵线搭桥提供机会,鼓励学生到相关岗位实习,在实际的岗位上锻炼自己的编写、制作、编辑、策划、设计技能,使学生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社会接轨,使学生按照岗位需求不断打磨自己的编写和口头表达、计算机水平、办事水平、人事处理等相关方面的能力,培养自己所缺少的,提升自己较差的,改变实际岗位所不能接受的缺点,总之应按着岗位的实际需求对自己进行不断地提升和完善,以使学生更好地满足当今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各种需求。

  3.2.2 校方应积极建立实习基地。

  学生的实习实践是教学实践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把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培养成为应用性、综合性人才的必经途径。高校应从学校和该专业学生未来发展方向出发,积极探索建立适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的实习基地,并和实习单位维持长期稳定的沟通,形成完善、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帮助学生有序地开展实习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在使学生整体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促使学生和用人单位实现长期零距离接触。在用人单位对其考察和了解的过程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长和特色更容易凸显出来。对高校而言,通过学生实践结果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能够掌握社会对该类人才需求的最新动向,为高校深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宝贵经验和科学参考[4]。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文学理论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对学生的实践课程进行有效指导的能力,解决学生实践方面遇到的问题。完善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专业教师的要求有综合全面的专业知识结构、丰富的专业理论及相关理论积淀,较强的教学能力。“双师型”教师便符合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下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的要求。这类教师不仅仅指教师和技师形成“1+1”的态势,而是指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有机融合。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中这类教师较少。高校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锻造出高水平的“双师”队伍从而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为复合型、综合型、实用性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坚强的师资保障。

  3.4完善学生评价体系。

  在汉语言文学课程设置更加合理、实践环节更加科学的基础下,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完善还需要客观、公正、全面、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例如,教师除了通过考察学生对古代汉语知识、中国文化史等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评估学生以外,还可以通过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包括编写、表达在内的综合业务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为人处世能力以及实践岗位对学生能力是否肯定等等方面来全面评估一个学生是否达到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要求。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开发一种新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hanyuyan/12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