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普通话中“m、n、l、r”上声字的古音溯源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汉语言发布时间:2014-01-07浏览:

  摘 要:声调是一个音节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古代的四声和现代普通话的四声有很强的对应关系,但是这种对应规律不是绝对的,是有例外情况的。本文通过普通话中“m、n、l、r”上声字的溯源来说明这种规律的不绝对性,从而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某些规律,并对这种现象有更加理性的认识。

  关键词:次浊 上声 声调

  汉字不是拼音文字,汉字的语音分析是以音节为单位的。一般来说,一个汉字就代表一个音节,每个音节都可以分成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而声调是贯穿在整个音节上的,韵母又包括韵腹、韵头和韵尾三个部分。这样,每一个音节从理论上说,都可以分析成声母、韵腹、韵头、韵尾和声调五个部分。但是,在这五个部分中,声调和韵腹是每个音节必备的成分,是不可缺少的。

  一、古代四声和现代普通话四声的宏观比较

  声调对一个音节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那么现代普通话的声调有哪些呢?众所周知,现代普通话包括四个调类,即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而这是从古代的调类演变过来的。古代的四个调类是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同为四声,我们可以看到,现代和古代的四声在名称和具体字的归属上是不完全相同的。这也可以从m、n、l、r的上声字溯源这个微观的层面看出来。

  四声是人们在进行语言交流的过程中,无意识中感觉到了声调的存在,发现他们所说的每个字具有声调的差别。于是,人们对这种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并把它们命名为平、上、去、入。据说,沈约和周颙最先发现了四声。在四声被发现的早期,并没有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直到齐梁以后,在文坛上,许多文人名士开始追求形式主义文风,再加上沈约等知名文人的大力提倡,在文学创作上,对声律的要求越来越讲究。因此,四声就开始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并掌握了。

  从古代到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那么,从古代的平、上、去、入到现代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最直观的来看这些变化,就是四声的名称不同了:古代的平声变成了现在的阴平和阳平,入声消失了。就我们所能见到的文献来看,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最先把平声分为了阴平和阳平两类。

  唐作藩通过比较《广韵》的平、上、去、入和现代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发现从古到今的角度看:古代的平声字在现代普通话里念成了阴平和阳平,古代的上声字到现在念成了上声和去声,古代的去声到现在则念成了去声,而古代的入声比较复杂,在普通话中,有的念阴平,有的念阳平,有的念上声,还有的念去声。所有这些变化归纳起来就是: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四声,而这些规律也是被现代的学者所认可的。

  二、普通话中m、n、l、r的上声字溯源

  根据浊上变去这条规律,古代的次浊上声在现代普通话里应该读上声,而全浊上声则变成去声。从《广韵》声母和现代普通话的声母比较中可以看出,古代的明母转变为了现在的m母,古代的娘母和泥母,还有少量的疑母则转变为了现在的n母,古代的来母相当于现在的l母,而日母相当于现在的r母。再者,明、泥、娘、来、日、疑等声母在古代都是属于次浊的。按照上面所说的规律,现代普通话的上声字来源于古代的清上声、次浊上声和清入声。但是,通过对现代汉语词典中的m、n、l、r上声字的来源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普通话中这些字的上声并非仅仅来源于古代的次浊上声,还来源于古代的次浊平声、次浊去声和次浊入声,而这就不符合上面所说的声调演变规律,让我们举一些例子来说明。

  由于上古没有韵书,要研究先秦两汉的语音系统,就要以《广韵》作为基础,上溯古音。一般人都认为,《切韵》系韵书是中古汉语语音系统的代表,而《广韵》音系是承袭《切韵》而来的,《广韵》是《切韵》系韵书的代表作,是音韵学研究中一部极其重要的书,因此,下面所举的普通话中m、n、l、r的上声例字追溯的都是这个字在《广韵》中的读音。

  例字分析:(一),缆,lan,来母、谈韵、去声;(二),撈,lao,来母、豪韵、平声;(三),拉,la,来母、合韵、入声;(四),裂,lie,来母、薛韵、入声;(五),凛,lin,来母、侵韵、去声;(六),令,ling,来母、清韵或靑韵或仙韵、平声或去声;(七),捋,lv,来母、末韵、入声;(八),屡,lv,来母、虞韵、去声;(九),邈,miao,明母、觉韵、入声;(十),抹,mo,明母、末韵、入声;(十一),蜢,meng,明母、庚韵、平声或去声;(十二),闵,min,明母、真韵、平声;(十三)、闽,min,明母、真韵或文韵、平声;(十四)、艿,nai,日母、蒸韵、平声;(十五),捻,nian,泥母、帖韵、入声;(十六),辗,nian,娘母、仙韵、去声;(十七),辱,ru,日母、烛韵、入声;(十八),鄏,ru,日母、烛韵、入声;(十九),桵,rui,日母、脂韵、平声。

  三、不合规律现象出现的可能原因

  这些不合规律的现象是怎么出现的呢?经过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把这些原因概括成以下几类:

  (一)、方言词。方言是一种地方话,是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是某一个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由于它是在某一个地区内使用的,所以它可以不符合普通话演变的一般规律,它只要符合它那个地方群体的需要就可以了。

  例如,拉,在字典中,有阴平和上声两种读音,但在普通话中,它基本上一直都读为阴平,而在方言中,它一般都读为上声。如:虎不拉,意思就是伯劳鸟。 撈,在方言中的意思是抓取。裂,在字典中有上声和去声两个读音,但在普通话中一般只读去声,而在方言中读为上声,意思是把东西的两部分向两旁分开。捻在字典里也有上声和去声两种读音,但在方言中,它一般读为上声,如:捻河泥,就是用罱捞取河泥。抹,在字典里ma和mo两个读音,但在方言中的读音是后者,为上声,它的意思就是和稀泥。碾,在方言中经常与场连用组合成碾场这个词,意思是在场上轧谷物,即打场。令,在字典里也有去声和上声两个读音,但在方言里,它读上声一般作为量词使用,通常原张的纸五百张为一令。

  (二)、连绵词。这个类型的词,其中的每一个字只起记音作用而与意义无关,它只是由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且二者不可分割。这种只起记音作用而与意义无关的词,也不受演变规律的制约。

  如:蚱蜢,是个非双生叠韵连绵词,在《广韵》中,蚱是侧伯切,蜢是莫杏切,而在古音中,蚱在庄母铎部,蜢在明母耕部,铎部与耕部旁对转。闵闵,是叠音连绵词,在《广韵》中,闵是眉殒切,在古音中,闵是明母文部,意思是深远的样子或纷乱的样子。邈经常与茗连用,组合成茗邈,为双声连绵词,在《广韵》中,茗是莫迥切,邈是莫角切,而在古音中,茗属于明母耕部,邈属于明母药部,耕部与药部旁对转,意思是高高的样子。

  (三)、地名、人名和植物名。这些词语都是经过千百年的积淀而形成的,是人们的习惯用法,也是约定俗成的,这类词也不受演变规律的制约。

  如:艿,它一般只与芋合用组成芋艿这个词,而芋艿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鄏,是一古山名,在今天的河南洛阳西北。桵,据古书上记载,它是一种植物。闽,是福建的别称,它还可以用作地名或人的姓。

  但是,还有些字的演变没有规律可循,如,缆、捋、屡、辱、凛。这几个字找不到它们不合规律的原因,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由此可见,我们通常所说的的规律并不是绝对的,而是有例外情况存在的。但是,我们不应该排除这些例外情况的存在,而应该积极地正视这些情况,只有这样的话,我们才可以对某些规律的演变有更加清楚的认识。

  四、不合规律现象对我们的启发

  (一)、是对“全部去声变去声”的重新认识。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次浊去声并没有变成现代普通话中的去声,而是变成了上声,也就是说,去声变去声并不是整体变动的现象。如,在古代,缆、凛、屡、蜢、碾等字都是次浊去声,但它们在普通话中却变读为上声。

  (二)、是对“次浊入声变去声”的重新认识。按照规律,古代的入声分别派入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但是,我们通常认为,其中的次浊入声一般是派入去声的,但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事实并不是如此。如,在古代,拉、裂、捋、邈、抹、捻、辱、鄏等字都是次浊入声,而在普通话中,它们却变成了上声。

  (三)、是对“平分阴阳”的重新认识。我们一般认为,古代的平声就是我们现在的阴平和阳平,但是,上面的分析也证明情况不完全是这样。如,撈、闵、闽、桵,在古代都是读次浊平声的,但到普通话中却读为上声了。

  令和蜢比较例外,它们在古代既读平声,又读去声,而在普通话中,令既读上声,又读去声,而蜢只读上声。

  综合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古代的声调系统和现代普通话的声调系统虽然有很强的对应关系,但是,它们之间的对应规律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存在例外情况,所以我们应该正视这些不合规律的情况,并探讨这些情况可能出现的原因,从而对声调演变现象有更加清楚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唐作藩.音韵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杨文全.现代汉语.[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3]车先俊.现代普通话“m、n、l、r”阴平字溯源[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1996(3).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现代普通话中“m、n、l、r”上声字的古音溯源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hanyuyan/11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