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研究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汉语言发布时间:2013-12-09浏览:

  摘要:网络是一个虚拟的场所,并且在交流的过程中很多都需要“打字”,大量的“打字”给人们的交流到来了很大的不变,于是很多人在交流的时候就把很多的汉字给简化了或者赋予了某些数字以特殊的含义,比如,886(再见了!),“7456,国庆节放假居然被关在家里做作业,FT!”只有聊过QQ的人,才可能对这句话“理解透彻”,可一般人对此只会一头雾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交流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对于以上语言文字使用的极其不规范确是我们应该杜绝的,它不但污染了我们的交流环境,而且很容易造成很多作者将网络上流行的语言传播到现实生活中来,毕竟虚拟和现实不是绝对绝是黑白分明的,而一旦这些虚拟的网络语言一旦进入实体的现实生活就会给我们规范的语言文字带来很大的冲击,而造成语言文字使用的混乱。

  关键词:规范化 汉语言文字 必要性 可能性

  人类进入文明的标志是以文字的发明和使用为起点的,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在科技、军事、文化、卫生等各个方面都创造了很多震惊世界的“神话”,这些文明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流传到世界各地靠的就是语言文字。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国正在向着世界性的强国而迈进,中国要把更多的中国文明传播到世界去,要打出中国的形象靠的也是汉语言文字。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母语,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语言之一,更是联合国规定使用的国际语言。因此,学好用好汉语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我国汉语言文字规范性的现状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就提出要普及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20世纪80年代,又决定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从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到现在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接近100%,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在普及文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为汉语言文化的规范使用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但是,据笔者观察目前对于汉语言文字的使用,却存在着大量不规范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读音不规范。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08年中国出现频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十大语文差错。这十大差错分别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用《论语》中的这句话欢迎全球来宾。然而,电视节目主持人却将l€栉蠖脸闪耍鮻琛?008年,这是国人在引用名言时经常读错的字。社会热词中容易出错的是“三聚氰胺”。今年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让生僻词汇“三聚氰胺”迅速家喻户晓。“氰胺”应读q€恚睿纭瘈啵睿似毡榻湮蠖廖瘛。睿纭。睢?

  (2)用词不当。由于人们对词语的含义了解的不太确切,经常把一些经常使用的“同音异形字”或者是近义词误用,而造成了语言文字使用的不规范,比如以“品味”和“品位”两个“同音异形字”为例,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品味”指的是品尝滋味,“品位”指品格地位,即质量、规格或水平,比如说夸奖某个女孩对某件事情的看法时就应该说“这个女孩很有品位”而不能说成了“这个女孩很有品味”。尽管一字之差却显出了一个人的文学修养和文化素质。另外这种错误也经常发生在几个近义词之间,比如以“截止”和“截至”为例,“截止目前”“截止昨日”中的“截止”,应用及物动词“截至”,“截止”为不及物动词。“租赁启示”应用“启事”等等。

  (3)用字不当。用字不当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作者故意将“字”,写错,第二个方面是无意的将“字”写错。就地一个方面而言作者往往时候故意在玩弄文字游戏,通过故意写错汉字或者是引入谐音而吸引别人的眼球。其最突出的表现是:商家为推销商品,吸引顾客,经常引入谐音而做广告,例如,某治疗咳嗽的药品广告使用了“咳”不容缓的广告语,而其真正的写法应该是“刻不容缓”。另外还有一些人故意写“简化字”, 而这些“简化字”往往是我们已经废弃不用的汉字,其不规范的使用不但会误导群众,而且这也是违反《国家通用文字法》的。第二个方面是无意的将字写错,这种错误主要是由于作者在编写时不认真而造成,而这种错误是完全可以通过认真的审核而避免的。

  2 我国汉语言文字规范性的必要性

  从以上的列举可以看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使用汉语言不规范的现象,而这种不规范的语言给人们日常的交流与信息的精确传递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语言文字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的载体,为了更好地进行交流,更准确地传递和理解语言信息,尽可能地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误差,就必须要有明确、统一的语言文字标准,用一定的标准去衡量语言文字实际使用是否正确、规范,并对偏离标准和违反规则的现象进行纠正。“从某种程度上说,语言文字规范化是社会群体行为趋同性的自然表现,它植根于语言本体,服从于社会交际的需要。

  3 对汉语言文字进行规范的措施

  从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在当下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存在者大量的使用汉语言文字不规范的情形,并且我们有必要对当下不规范汉语言文字进行规范的必要性,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汉语言文字的规范性提出一些建议:

  (1)法治措施。所谓法治措施就是指通过全国人大或者是人大常委会的专门立法或者是在相关法律法规中作出对汉语言文字进行规范的规定,确立特定语言文字的法定地位,用国家意志来推行标准化的语言,推行规范话的文字。令人可喜的是我国已经制订了一部权威性的对汉语言文字进行规范的法律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语言文字法》他的公布,既为此前的规范化、标准化工作作进行了可定,同时也开始了语言文字应用和管理法制化的新进程。使对汉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也纳入了法制化的进程。因法律具有权威性,它以国家的强制力来保障实施,因此对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2)教学措施。所谓教学措施就是指通过学校教学活动,把规范的汉语言文字教授给学生,让学生从小接受规范的语言文字熏陶,养成正确、规范地使用语言文字的良好习惯。学校是传播标准化汉语言文字的“主战场”学校是提供标准化教学的主要场所,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明确要求课堂既是语言文字学习的主要阵地,又是学生学习的生动乐园。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到语音标准、书写规范,并强调遣词造句、标点运用、行款格式准确。

  参考文献

  [1]郭建成.汉语言文字的使用亟待规范[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10).

  [2]杨茂荣.论汉语言文字规范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5.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论述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研究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hanyuyan/10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