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结构检修课堂教学改革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工业设计发布时间:2021-05-29浏览:

  摘要:工业4.0的到来意味着理工科人才培养也要面对新时代发展而做出相應的调整与进步。借助时代的发展为契机,以培养富于实践操作素养、能够运用先进科技、并具有时代责任感的理工科学生为目标,反思目前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结构检修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基于课堂改革的新思路,融合课程思政的内容,以利于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结构检修高效课堂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课堂改革;教学方法;发动机电控

发动机论文

  0 引言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结构检修》课程是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汽车后市场专业人才培养的一门极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集理论性、实践性、可操作性和综合性于一体的课程,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起到为后续专业核心课程如汽车维护与保养、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电器与电路、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新能源汽车等奠基重要基础,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ECU、传感器和执行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具有根据发动机电控知识对发动机简单故障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和今后从事汽车技术服务工作提供基础。

  1 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

  1.1 课程内容依然难脱窠臼,缺乏实用性 目前本课程普遍使用的教材注重的是对知识的罗列。这样教学内容的安排对于本科院校的学生是可以适用的,但对于高职学生的培养模式不合适。书本上理论知识的讲述不仅增大教学难度而且会占据很多课时,而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是实操能力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与本科生相比差距较大,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毕业生能够很快适应企业发展需求,所以课程内容应该做到“理实一体”而且实操课程要多于理论课程。

  1.2 项目化流于形式,部分项目可操作性低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以及教学条件的限制,虽然目前我院汽车专业《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结构检修》课程的培养方案要求为理实一体化课程模式,也实施了项目化教学,但很多项目缺乏可行性,很多项目实际学习仍然以理论讲授为主,而且受设备数量和完整性的影响,有些书本上的理论内容理解起来较为困难。

  1.3 学生数量较大,项目化组织存在难度 另外学生数量较多,平均每个班级学生数量达到了30个,这就导致了课堂的授课以及组织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进一步改进授课方式和课堂组织办法。另外学生在进行拆装的时候,有些学生没有按照规范要求来操作,对教学设备有很大的伤害,同时也不能培养职业素养。

  1.4 考核方式单一,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手积极性 针对《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结构检修》这种专业基础课,目前都是采取单一的考核方式即“期末一张试卷”的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式无法充分展现学生关于这门课程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而学生抱着“考前突击一周”的心理,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因此需要一种综合的考核方式充分显示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后来经过一定的改变之后,平时表现也成为考核的标准之一,但考核方式依然单一,由于学生数的限制,只能进行分组实训,个别学生只是完成实验报告,平时成绩也只以报告成绩为主。

  2 课堂改革措施

  2.1 整合教学内容,修改项目化教学内容 根据汽车专业岗位的实际需求,打破现有教材内容的束缚,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与整合。整合出在实训室能够进行的项目,充分利用实训室现有的资源,特别是把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融合在实验实训之中,让学生在拆装的过程中认识零部件,了解各个部件的工作原理。

  2.2 融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减少传统的讲授法,倡导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采用信息化教学,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心态,多种教学方法融合到课堂内。

  2.2.1 视频投影展示法 针对班级学生过多的情况,由于教师实践操作的时候空间太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围观要求,因此需要采用其他的方式进行投影教学,教师将自己的操作过程拍摄成视频,教学的时候一边操作,一边播放投影。

  2.2.2 动态模拟视频教学法 有的知识没有办法直观的展示其工作原理,动态模拟视频教学可以做到。将汽车发动机动态模拟视频教学引入课程中,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拓展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汽车发动机的动态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2.2.3 企业现场教学法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将学生带到光大修理车间,利用光大修理车间更加完善的设备,进行现场教学。如果遇到学生较多的情况,可以利用智慧教室的设备进行同步教学。另外,利用智慧教室的设备进行录制,然后给学生观摩。

  要紧密结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针对社会人才需求,依托汽车高级修理工考试、汽车检测省级竞赛,机械设计大赛等平台,把课程与这些平台的标准和要求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加强和企业的合作,通过在企业现场的授课、实训、观摩等形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2.2.4 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①以项目为导向,以工作为引领。与汽车的应用相结合,采用“以项目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的项目化教学模式。以七个典型的工作项目为引领,并根据设定的项目内容设计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设置课程目标。各个课程中的知识和技能,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由浅到深,教学内容的教学排序适应学生的认知和能力培养规律。坚持以基本发动机电控元件组成为出发点,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整合相关的理论知识,不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注重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表1)②以故障为引导。适合组织学生诊断和排查的汽车电控系统的主要故障:怠速不稳、加速不良、无高压电、尾气不合格、柴油发动机冒黑烟故障等,先进行理论课的讲解,然后组织学生亲自上手操作,这种“理实一体”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③充分利用其它教学手段,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对于发动机其他系统的内容进行整合之后,这一部分内容能简化的就简化,利用其他的一些教学手段,如视频、软件模拟、企业现场授课、整车实训室现场教学等。通过这些手段,目的就是让学生认识零部件,以及这些零部件的装配方式、安装位置等。尽量简化一些零部件的工作原理,但是需要突出电控系统所起的作用。

  2.3 建立以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为核心的考核制度

  2.3.1 考核是学习的催化剂 课程教学重在能力培养,能力培养在于教学过程,对学生的考核也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考核方案应本着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原则,建立注重综合素质测试为中心的考核制度,既要测试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又要考核理论知识,并且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综合能力的考核。本专业毕业之后大部分是从事跟汽车技术相关的专业,技术问题关乎生命安全,需要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踏实的作风,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积极引进企业的5S管理方法,对学生的实训过程进行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2.3.2 分别从三个角度进行考核 从学生学习角度:主要学生出席情况和上课状态情况;从学生动手能力方面:主要考核学生的拆装能力;从学生职业素养方面:学生的操作规范和5S执行方面。

  2.3.3 成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实训成绩+平时成绩

  實训成绩:以实训项目成绩为主,一次项目一次成绩;

  平时成绩:教师根据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给出的成绩,学生小组组员互评和自评给出的成绩。

  2.3.4 考核制度改革 ①结构上的改革。考核方式摒弃之前的卷面考核,考核成绩总评采用百分制,分为实操成绩、平时成绩和职业素养成绩。另外对于实训过程中小组成员的参与度以及表现组员进行自评和互评,极大促进了学生任务的参与度;职业素养成绩主要考核学生对于5S情况的执行情况。②考核标准跟企业标准、比赛标准对接。在实际的开展考核工作的过程中,都要参照《国家职业标准》中与汽车维修职业岗位的相关要求和汽车高级工考试需要达到的标准,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以便于该专业所培养出的人才在步入到社会,进入到工作岗位当中之后,能够很好的与实际的岗位需求接轨,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其整体的教学质量,对于学生岗位符合能力的提升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③加入学生自评和互评。自评和互评能够激发学生主人翁精神,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乐趣。

  3 总结

  时代的飞速发展离不开理工科人才的培养,而新时代又对工科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结构检修是汽检专业学习的基础性课程,为了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结构检修课程改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结构检修教、学、考全方面的分析,探讨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课程改革方案。有利于高校培养实操能力强、探索能力强、富于科研精神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建平.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数控加工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21(07):156-157.

  [2]任满,罗方赞.基于信息化的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堂教学改革[J].内燃机与配件,2019(24):289-290.

  [3]卞利云.智慧校园环境下《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21(02):234-235.

  [4]朱健.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探索[J].南方农机,2021,52(02):149-150.

  推荐阅读:发动机专业论文能发sci么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结构检修课堂教学改革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gongyesheji/57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