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管理改革的总体趋势与若干思考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工业设计发布时间:2020-07-23浏览:

  摘 要:国土资源是一个国家和居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它是由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组成的物质实体。狭义的国土资源只包括土地、江河湖海、矿藏、生物、气候等自然资源;广义的国土资源还包括人口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国土资源改革也可指协调人与资源之间的关系,创新国土资源管理模式,应对现在乃至未来人与资源的矛盾。

  关键词:国土资源;总体趋势;进展情况;解决对策

国土资源论文

  一、 前言

  新时期下,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土资源改革已是大势所趋、迫在眉睫。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国土资源改革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目前我国经济出现的一些问题推动了国土资源的改革,进而又会推动经济朝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加快国土资源管理改革的步伐,总体趋势就是要加快农村土地的经营权流转,让国土资源利用率最大化,探索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方法。

  二、 国土资源管理改革的总体趋势

  (一)管理职能的转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促使政府把微观主体的经济活动适当地转交给市场调节,政府的管理职能逐渐转向透明型、服务型。目前,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务农人员成为务工人员并大量涌向城市,农村的土地被大量搁置,甚至变成了荒地,这不仅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而且难以进行规模化生产。根据我国现行实施的“三权分置”政策,土地集体所有的所有权、原承包农户的承包权和受让人所有的经营权,这三种权利的分离促使农村土地向个人承包化发展,而拥有经营权的个人可实现机械化、智能化、规模化发展,政府的这种政策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便于政府管理国土资源。

  (二)管理模式的转变

  我国国土资源丰富,合理的管理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新时代下要求注重国土资源实现空间化,也就是要向综合型、协调型转变。管理模式的立体化是指针对地下、地面、地上的不同特点,以立体化视角推进国土资源集约高效的利用模式,引导地下的矿产资源合理有序的开发,做好地面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地上资源的持续发展,在我国的传统管理模式下,基本以“条条式”集权为主,以“块块式”下放为辅,此种垂直管理模式下出现一个弊端:效率低下,而运用科学技术一体化地进行管理,可实现资源的准确监控、合理利用、协调发展。

  (三)管理理念的转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绿色创新概念是绿色生态观念与创新理念的结合,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强土地、能源、水等战略性资源管理”的任务,要增加绿化面积,优化绿地结构,提升绿化质量,发挥好绿化隔离地区的生态功能的任务;要促进产业功能形成、发展与农民就业、生活方式转变有机衔接,形成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的田园城市空间的任务。国土资源管理改革就是要朝着绿色、环保、协调的理念转变,实现资源、资本、管理能力三位一体的全新认知。

  (四)管理方式的转变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权力已经有所下放,政府的宏观调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法制化、程序化的基础上,国土资源管理的改革也应顺应趋势,以市场调节为主、宏观调控为辅,实现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从而放活资源、盘活资本,优化管理结构,转变管理方式。

  三、 国土资源改革进展情况

  (一)三项定位、制度的落实

  通过经济上的激励、社会全民的参与、各方主体尽职尽责保护耕地。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例如:成都走在全国改革的前列,通过建立耕地保护基金制度,为一些承担耕地保护责任的农民提供养老保险补贴。通过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合理、规范、有序开发。国土资源管理改革意义深远,是保障发展等需要,也是保护资源的重大举措,一定意义上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

  (二)五大改革的协同推进

  (1)积极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2)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3)改革油气勘查与开采体制;(4)改革自然资源管理制度;(5)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五大改革制度的实施、重点领域的改革、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是国土资源管理改革中的重大举措,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四、 国土资源管理改革中的难点

  (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政府无法切断土地财政;顶层制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阻碍了农村土地改革的进程。农民过度依赖政府的耕地补贴。

  (二)贫困地区自然条件的限制、自然灾害的突发,土地过于碎片化,缺乏机械化操作、科学用地、大规模经营的经验。部分试点改革内容、推进速度过于缓慢,一是民众积极性不高,二是政府的配套优惠政策没有落实到位,三是改革存在“效率与公平”的矛盾,农业与工业用地方面不合理,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可供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出现不足。

  (三)在传统经营模式下,权力下放过程中,各级部门执行力出现问题,监督执行责任不到位,导致人地矛盾、资源与环境问题突出,与此同时,一些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往往也是土壤环境严重破坏的地区,前期牺牲环境发展经济,经济条件改善了,可人们的生活环境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四)生产资料的大量投入,但利用效率低下,目前情况下,由于土壤的各种因素,还有外界的影响,导致农作物存在高投入、低收入的現象,根据调查显示,我国的化肥使用率不足33%,即便是施肥了,作物也并没有完全吸收,这样,不仅浪费了化肥,而且给土壤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化学污染。如何让农业投入与回报形成正比是目前的一大难题。

  五、 新形势下国土资源管理改革的思考与创新

  (一)生态环境优先,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结合

  山河湖泊、矿产等狭义的国土资源在开采进度、合理开发、循环利用上,目前仍存在一些人只追求数量不追求质量,甚至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获取利益。农业用地、建设用地等都不应只看重眼前的经济利益,长远来看,将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相结合,国土资源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才能构建和谐美丽的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二)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监测、监管

  例如:无人机、遥感、GPS、GIS等,这些技术在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理方案、不可再生资源的监管乃至实现农业种植、工业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智能化、信息化、专业化、自动化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加快推进农业喷灌、滴灌、培育新品种、病虫害防控技术方面的研究与运用,加快对农民的种植技术的培训,实现科学种植。

  (三)不断调整上层建筑,完善相关政策与法律,形成国土资源管理一体化方案

  学习其他国家先进的经验,与此同时,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土资源管理改革方案,对于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结构要进行不断优化,提升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实施问责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实现国土资源管理改革这一目标,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四)进行宣传动员,获得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针对普通民众意识不强的问题,采用自上而下的宣讲方式,激发他们的热情,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从而实现自下而上的改革热潮,实现制度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合理意见,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受益者,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参与意识,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六、 结语

  国土资源的管理改革,需要从各方面入手、全方位部署、多主体实施,针对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根据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前期做好调查工作,后期做好监测、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和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原则,稳步推进国土资源管理改革,提升改革的总体效率。对于改革中遇到的难点,采用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A].

  [2]苏迎春.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难点与突破对策.环球市场,2018(20).

  [3]谢涤湘.深圳土地城市化进程及土地问题探析[J].城市观察,2017.

  作者:刘冲锋

  推荐阅读:华北国土资源国土资源论文投稿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国土资源管理改革的总体趋势与若干思考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gongyesheji/52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