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原理简介及在测绘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工业设计发布时间:2012-02-21浏览:

  • 质量体系要求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曾经指出:“本世纪(20世纪)是生产率的世纪,下世纪(21世纪)将是质量的世纪”。21世纪,质量将作为社会诸要素中的一个要素来发展。质量将受到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而同步发展;质量系统将作为一个子系统而在更大的社会系统中发展。可以预料,21世纪的质量管理科学将向纵深发展。在GB/T 19001—2000引言中有如下注释:“注:此外,称之为‘PDCA’的方法可适用于所有过程,PDCA模式可简述如下:
P——策划:…;D——实施:…;C——检查:…;A——处置:…;”
简单的注释,包含着怎样的原理呢?请看下文。
  • PDCA原理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无论是对整个项目质量管理,还是对项目的某一个质量问题(过程)所进行的管理,都需要经过质量计划的制定到组织实施的完整过程。即首先要提出目标,也就是质量达到的水平和程度,然后根据目标制定计划,这个计划不仅包括目标,而且包括为实现项目质量目标需要采取的措施。计划制定后,就需要组织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计划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对项目质量状况作出判断。针对质量状况分析原因进行处理。这个过程可归纳为PDCA循环。这里的P表示计划(Plan),D表示实施(Do),C表示检查(Check),A表示处理(Action)。这是美国著名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所以也称之为“戴明环”。
  1. PDCA循环的基本内容
PDCA循环可分四个阶段和八个步骤,如图1-1所示。
第一阶段是计划阶段(即P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制订项目质量管理目标、活动计划和管理项目的具体实施措施。这一阶段的具体工作步骤分为四步:
⑴、分析质量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
⑵、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原因或影响因素。
⑶、从各种原因中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⑷、针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或因素制定对策,拟订改进质量的管理、技术和组织措施,提出执行计划和预期效果。
第二阶段是实施阶段(即D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按照第一阶段所制定的计划,采取相应措施组织实施。这是管理循环的第五步,即执行计划和采取措施。在实施阶段,首先应作好计划、措施的交底和落实,包括组织落实、技术落实和物资落实。有关人员需要经过训练、考核、达到要求后才能参与实施。同时应采取各种措施保证计划得以实施。
第三阶段是检查阶段(C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将实施效果与预期目标对比,检查执行的情况,判断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同时进一步查找问题。这是管理循环的第六步,即检查效果、发现问题。
 

第四阶段是处理阶段(即A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对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和处理。这一阶段分两步,即管理循环的第七步和第八步。
第七步是总结经验,纳入标准。经过第六步检查后,明确有效果的措施,通过制订相应的工作文件、规程、作业标准以及各种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总结好的经验,巩固成绩,防止问题的再次发生。
第八步是将遗留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通过检查,找出效果尚不显著的问题所在,转入下一个管理循环,为下一期计划的制定或完善提供数据资料和依据。
  1. PDCA循环在项目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要点
PDCA管理循环是一种科学的工作程序和管理方法。它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全部质量活动比喻为一个不停顿进行的、周而复始运行的轮子,非常直观、简明易懂,它可以促进项目质量的不断完善与提高。
⑴、项目质量管理是由大小不同的PDCA循环构成的完整体系。项目的质量管理运行于各个子系统或小项目之中,也运行于各个相关主体和人员之中。PDCA循环如图1-2a图。
通过循环,将项目的所有质量管理活动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了大环套中环、中环套小环,环环相扣,一环保一环,使局部保整体,促进整个项目质量的提高。图1-2b表达了大小不同的PDCA循环同时运转的关系。
⑵、合理的PDCA循环周期。从计划(P)开始至处理(A)完毕所需要的时间称之为一个循环周期。从理论上讲,PDCA循环的周期愈短,循环的次数愈多,质量管理的效果就愈好,但所需要的质量管理的时间、人员、费用等也就愈多。因此需要确定一个合理的循环周期,合理的循环周期与项目的重要性、项目的阶段性及需要解决的质量问题有关。
⑶、阶段式上升的趋势。每一次PDCA循环的最后阶段,一般都需要制定出技术和管理标准,总结经验和教训,研究改进和提高的措施,并按照新的措施和标准组织实施,使得下一个PDCA循环在新的基础上转动,从而达到更高的水平,使项目质量总是处于上升的趋势。即每经过一次PDCA循环,质量就能提高一步,不断循环。质量就不断提高和上升,如图1-2c所示。
PDCA原理的应用测绘生产过程是由各种不同的具体测绘劳动的分工、协作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其中每一个过程都包含了PDCA原理。包括:
⑴、生产准备过程:是指产品在投入生产以前所进行的全部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如测区踏勘、技术设计(P——计划阶段:测绘单位通过市场调查,访问用户,了解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确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计划,制定相应的质量措施。而要做到定些,就必须明确:为什么要做(Why)、做什么(What)、哪里做(Where)、什么时候做(When)、由谁做(Who)及如何做(How),即所谓5W1H。也就是要将目标、计划、措施的必要性、目的、地点、时间、执行人、方法等方面进行一步具体化;D——技术设计书的编写;C——技术设计书的检查、审定等;A——对技术设计书的修改)、仪器检校等。
⑵、基本生产过程:是指直接为完成主要产品而进行的生产活动,如选点、造标、埋石、观测(P——准备观测所依据的标准、规范、要求等;D——实施观测工作;C——检查设站等工作;A——对不适宜的工作要求进行修改)、连测、测图等。
⑶、辅助生产过程:是指为保证基本生产过程正常进行所必需的各种辅助性和附属性生产活动,如动力生产、设备修理(P——策划设备修理的周期、内容、达到的要求等;D——由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修理;C——将实施效果同计划的预期结果进行对照检查;A——分析C阶段发现的问题,采取措施,并将修改P阶段内内容)、外业生产运输等。
⑷、生产服务过程:是指为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服务的各种生产服务活动,如原材料、资料、运输、保管(P——制定保管细则等要求;D——实施保管工作;C——检查保管效果;A——修改保管细则)。
  • 总结
上面所说的PDCA循环,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东西。所有的测绘工作者做工作都是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地去干。不过,差别在于有些同志定计划、搞检查、写总结,往往认为这是上级(领导)的要求,而并没有认识这是管理工作的基本规律。规律这个东西,你按着它去干,就能干好,就能成功;你不按着它干,就要失败。PDCA循环,就是进行质量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原理,也是一切工作的规律。
 
参考文献:
   1、《项目质量管理》王祖和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2、《测绘管理基础》李荣兴编著,测绘出版社出版。
   3、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PDCA原理简介及在测绘中的应用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gongyesheji/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