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工业设计发布时间:2017-03-11浏览:次
这篇公路工程师论文发表了输水隧洞高速公路施工方案,输水隧洞的成洞条件比较差,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渗水和涌水问题,那么在这种地质条件不太好的情况下,如何进行高速公路施工,保证公路的路基稳定呢?论文对此施工方案进行了研究。
摘要:某输水隧洞位于湿陷性黄土地区,该区域成洞条件较差,并且存在渗水、涌水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掌子面极易发生塌方。在这种不良地质条件下,该输水隧洞还需下穿一处已建高速公路,在隧洞施工工程中,为保障高速公路路基的稳定,文中对穿越段施工方案进行了详细研究。
关键词:公路工程师论文,输水隧洞,湿陷性,高速公路,施工方案
引言
随着调水工程的不断发展推进,输水隧洞与现有公路、铁路经常出现交叉穿越。对于隧洞下穿现有公路的情况,既要保障隧洞施工的安全进行,更不能影响现有公路的正常运行。工程实际中要求采用“短进尺、强支护”等措施来进行隧洞施工,采用控制路面沉降来保障穿越段路基安全。本文以某湿陷性黄土区域输水隧洞下穿高速公路为例,介绍了相应的施工方案、施工要点,并对类似情况隧洞工程提出一些心得。
1工程概况
某输水线路隧洞为土洞段,洞身段岩性为第四系下更新统(Q1)含砂低液限黏土,地下水水位位于洞顶以上,存在滴水或渗水现象,围岩类别为Ⅴ类。设计底坡i=0.037%,断面形式为马蹄形,采用全断面钢筋混凝土衬砌,衬砌厚度300mm。该隧洞在掘进过程中与高速公路交叉一次,交叉角度为60°,斜穿公路长约60m(公路坡脚与隧道相交之间),交叉段为填方路基。该隧洞洞顶以上土层厚35m左右,穿越高速公路处隧洞洞顶距路面约39m。2水文地质根据地质钻孔资料分析,穿高速公路段为第四系堆积物地层,具体特点为多层堆积层构造,常呈条带状分布,颗粒较细,古河道带与河道间带相间分布,与湖积物共存者水层发育较差,地下水位径流较迟缓,水位埋藏较浅,古河道饱水带水量丰富,为补给水充足的强透水砂卵石层。该段洞顶以上围岩厚度0~5.4m,地下水水位位于洞顶以上,存在渗水或线状流水问题;顶部存在厚度较大的砂卵石透水层,围岩类别为Ⅴ类,岩体较破碎,完整性较差,节理裂隙发育,为地下水的赋存和径流提供了条件,基岩裂隙水可能受到大气降水的补给,沿裂隙、层面、节理下渗,开挖过程中可能存在地下水大量涌出的情况。
3施工特点
1)根据目前揭露隧洞工程地质情况推断,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多处渗水涌水地段,砂层段、卵石混合土层段,地质条件较复杂,作业施工环境对围岩稳定的影响较大。若诱发隧洞失稳塌方,从而使路基失稳危及路面结构和运营安全,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效应。2)隧洞断面小,隧洞空间对作业效率、作业工序的影响突出。若一次支护后紧跟二次衬砌作业,则会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因此,需加强一次支护强度,依靠一次支护保证围岩稳定、满足变形要求。
4下穿高速公路段专项施工方案
根据穿越高速公路洞段水文地质条件及施工特点,制定出应对隧洞断面小、地质条件差等不良因素的专项施工方案,该方案从一次支护方式、施工过程控制及质量保证措施等方面综合考虑后予以确定。4.1支护方案该隧洞洞顶及洞身主要以级配不良砂层为主,开挖过程中易产生塌方,围岩极不稳定,且由于隧洞断面制约,二次衬砌不能及时跟进,因此施工过程应加强一次支护,快速通过该段后及时进行二次衬彻,具体方案如下:1)根据交叉段地质情况并结合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为确保边坡滑动面在加强支护范围内,确定穿越高速公路段加强支护长度为140m:上游距离高速公路坡脚D点40m,下游距离高速公路坡脚A点40m(见图1)。2)一次支护参数为:隧洞顶拱设双排Φ42超前小导管注浆(排距200mm,间距300mm),梅花型布置,小导管长3.5m,搭接长度不小于1.0m;采用14#工字钢钢拱架支撑,拱架间距0.5m,每两榀钢拱架拱顶均匀焊接6根12#工字钢,钢拱架两侧拱脚设14#槽钢托底,槽钢底部视地基情况挖深0.5m,并进行片石夯填处理,拱架底部采用C20混凝土填平,钢拱架安装每榀设置6根Φ25锁脚锚杆(每根长2m);拱顶及直墙设Φ8钢筋网(间距150mm×150mm),喷C20混凝土厚200mm(见图2)。3)利用一次支护措施快速通过穿越高速公路洞段后,应尽快进行二次衬砌作业,二次衬砌采用C25钢筋混凝土,厚300mm。4)隧洞防渗:交叉段范围全断面设置EVA止水板。4.2施工过程控制交叉段隧洞施工应继续遵照“短进尺、强支护、弱扰动、快封闭”的施工原则,加强施工排水措施,并且严格执行洞内、洞外及高速公路路面变形监测。具体措施包括:1)降低爆破扰动:为了减少爆破震动对围岩的稳定影响,采用光面爆破进行爆破作业。布孔时按照短开挖、弱爆破原则,采用密眼少药的控制爆破,以降低周边孔的爆破震动速度,保护围岩稳定。2)采用人工进行开挖施工,并保证紧跟支护。将断面分为3块,以隧洞断面起拱线、混凝土底板高程线为参考基准,预留20cm厚保护层人工开挖,起拱线以上区域为上台阶部分,起拱线与底板高程线之间为下台阶部分,其余为底板基础部分(见图3)。3)及时封闭开挖面:开挖过程中,为保障施工安全和有效抑制土体变形,每次掘进一榀钢支撑,即0.5m。开挖修整至设计轮廓线后,立即初喷5cm厚C20混凝土封闭裸露面,必要时进行核心土及掌子面封闭,封闭厚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4)控制施工水流:在该洞段开挖过程中,必须采取灌浆、引流、降水等堵排措施,对渗水进行及时、有组织的引排,做到将渗水的不良影响降低到最小,进而保障隧洞安全施工。5)采用超前支护法:在顶拱处采用双层Φ42超前小导管注浆方案进行超前支护。超前小导管注浆采用分次注浆方式,注浆顺序由低到高跳孔进行,使浆液互相补充,避免严重窜浆;浆液采用纯水泥浆掺入5%水玻璃;注浆口最高压力须控制在0.5~1.0MPa以内,以防脱管或压裂工作面;注浆速度不宜过快,一般控制每根导管应在30L/min以内;注浆过程中,压力逐渐上升,流量逐渐减小,当压力达到注浆终压,注浆量达到设计注浆量的80%以上或注浆压力逐步升高,达到设计终压并继续注浆15min以上可结束该孔注浆;若注浆压力未能达到设计终压,注浆量已达到设计注浆量,并无漏浆现象,亦可结束该孔注浆。6)保证一次支护质量:按照短进尺的开挖原则,隧洞开挖至设计轮廓线后,必须及时跟进一次支护,并严格按照本方案支护参数进行支护,保证一次支护达到设计强度,从而有效抑制土体变形,确保施工安全与路基稳定。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快速通过该段后,及时跟进二次衬砌。7)做好高速公路路面沉陷、顶拱下沉、周边位移等隧洞施工监控工作,及时掌握交叉段隧洞施工动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应急措施。经过上述方案与措施,该隧洞已顺利通过与高速公路交叉段,且后续施工顺利、稳步推进。
5结论
1)在湿陷性黄土区域掘进长距离输水隧洞,必须加强地质勘探,制定不良地质情况应急预案,并遵照“短进尺、强支护、弱扰动、快封闭”的原则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还应严格控制渗水、降低爆破扰动。2)在隧洞下穿高速公路时,在确保隧洞施工安全的基础上,还应加强安全监测,确保施工过程中路基稳定,发现路面沉降异常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才能较好地预防事故发生。
作者:苏曼 单位:山西省东山供水工程建设管理局
推荐阅读:公路路政方面方面的论文刊物有哪些
发表公路路政方面的论文可以围绕很多方向,例如公路路政的信息化管理方案、怎样提高公路路政管理的水平、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存在的问题等等,那么类似于这些论文可以投稿到那些期刊上呢?作者投稿路政期刊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刊物,也可以咨询网站客服,帮您推荐合适的期刊,这里为大家推荐的两本公路路政期刊分别是《北方交通》、《黑龙江交通科技》。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输水隧洞高速公路施工方案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gongyesheji/41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