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工商企业管理发布时间:2013-01-11浏览:次
摘要:企业统计能力作为国家统计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重视与加强其能力的研究。本文主要根据中国企业统计实际,对企业统计能力有关理论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企业统计能力建设理论研究的不足,为企业统计能力的建设与评价提供了理论指导,但企业统计能力理论研究还有诸多问题需探讨。
关键词:企业统计,统计能力
一、企业统计能力的内涵
政府统计能力的核心是统计数据质量问题,企业统计能力在重视统计数据质量的同时,更加重视统计分析能力和统计参与企业管理决策的能力。因此,企业统计能力是企业经营决策过程中成功运用统计数据和统计分析改进企业运行效率的能力,关键有三个内容:一是获取高质量数据的能力,二是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三是有效使用统计成果(包括统计数据和统计分析结果)参与管理决策的能力,即:企业统计能力=获取高质量数据的能力+企业统计分析能力+企业统计参与管理决策能力。企业统计数据分为来自内部的经营管理数据和来自企业外部的经营环境数据,而企业外部数据又分为一手数据和二手数据。比较而言,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数据的搜集比较容易,企业外部数据中的一手数据收集比较困难,二手数据中的宏观统计数据则相对容易,其它数据则多需购买(取决于民间统计市场的发育程度)。与政府统计能力相似,企业获取高质量数据的能力可以通过企业统计数据质量来测量,具体包括准确性、及时性、适用性、简便性、经济性等几个维度。
企业统计分析能力一直以来是企业管理者十分重视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在企业统计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企业统计分析能力一方面建立在企业数据质量的基础上,另一方面有其独特的性质。它取决于诸多因素,从企业制度因素、到企业领导的重视程度、再到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等,是企业统计能力中最重要也最具有综合性质的因素,所以,对企业统计分析能力的评价十分重要。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很多企业中企业统计数据要啥有啥,统计分析报告也定期提供,但企业领导对统计并不满意,除了企业统计分析只是一种表面功夫外,企业统计缺乏有效参与管理决策的能力是又一个关键因素。参与管理决策不仅是提供好的分析报告,还要要求参与者具备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要将统计与经营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其实有些领导本身就具备统计专业知识背景,这种类型的领导自然会将统计与管理结合起来,其管理多半是有效的。不论企业经营管理者是什么专业背景,他都应具备一定的统计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统计有效参与经营管理决策。对于企业统计专业人员也是一样,只有具备相关的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才能有效参与经营管理决策过程,这恐怕是很多企业统计难以达到有效参与经营管理决策的症结所在。
企业统计能力与政府统计能力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二者相同点主要表现在:(1)都是国家统计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统计能力服务于宏观管理和决策,企业统计能力服务于企业管理和决策;(2)都以统计数据质量为核心,因此,统计数据质量既是政府统计能力的关键要素,也是企业统计能力的关键要素;(3)都以一定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为前提;(4)都是建立在统计科学的理论基础上,并以统计认识过程的内在逻辑性为基础,这种内在逻辑性体现为统计认识过程的基本规律性:从统计设计到数据收集、再到数据处理和分析、最后达到统计认识目的。
二、企业统计能力的评价系统结构
企业统计能力的评价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首先是统计条件维度,包括人力条件、财力条件和物力条件三个方面;其次是统计内容维度,包括数据收集与处理、数据分析、参与管理和决策;再次是统计应用领域维度,包括投资、市场、运营、质量和综合管理等。无论是从哪个维度评价企业统计能力,都会与另两个维度有内容上的交叉。但如果只从一个维度进行评价,受实际数据可得情况的限制,难以达到系统和全面的要求。因此,在具体进行企业统计能力测度时,需要以某些维度为主进行分解,同时兼顾其它维度,这样比较简便易行。从量化数据的易得性来看,以统计条件维度和统计内容维度展开为主,以统计应用领域维度作为补充(在具体指标体系中体现),设计企业统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是比较适当的。
企业统计能力的评价系统结构分为七个子系统,它们的基本内容如下:
1.企业统计制度条件。这是企业统计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包括企业管理制度的健全程度、企业统计规范程度和统计工作在企业中的地位等。
2.企业统计人力条件。包括企业统计人员和员工统计素质两个方面。
3.企业统计财力条件。包括企业对统计部门各种直接投入、对所有部门在统计信息方面的费用投入等。
4.企业统计物力条件。指企业统计人员(包括兼职统计人员)的工作条件,如硬件设备和软件装备等,这个内容与企业统计信息化程度高度相关。
5.企业统计数据质量。主要从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适用性和简便性等方面考察。
6.企业统计分析能力。包括统计人员的统计分析能力和经营管理人员的统计分析能力。
7.统计参与管理决策能力。包括统计参与管理的能力和参与决策的能力。
三、企业统计能力的评价视角
从总体上看,企业统计能力是国家统计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每个具体企业看,企业统计能力是构成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对企业统计能力的评价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视角进行,一个是对每个具体企业的统计能力进行分别评价,另一个是从总体上对全国(或某一地区)的企业统计能力进行整体评价。
(一)个体评价:针对具体企业
就一个具体企业来说,统计的意义是什么?企业的基本目标是盈利,企业实现目标的关键是管理和决策能力。因此,对于企业来说,统计的意义就在于帮助企业有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有效进行决策。基于管理和决策的企业统计能力是最本质的内容,至于满足政府有关部门对数据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企业统计能力。
从企业统计能力的系统结构可知,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在很多方面没有直接可比性。这就要求在对具体企业进行评价时先要对企业分类,评价必须在相同行业、规模相近的企业之间进行。
(二)总体评价:针对总体企业
从总体上评价,就是从国家统计能力的角度考察其中的企业统计能力处于什么状态。如果从具体企业评价,我们可以通过统计条件、统计成果等各个细节去进行横向比较,但是从整体上进行评价就很困难,没有可比的对象。因此,必须先制定一个评价的标准,这就涉及到中国企业统计能力建设的未来目标。有了明确的建设目标,对现实的评价才能有可比的标准。对总体企业的统计能力进行评价与针对具体企业的评价内容基本是一致的,但也有一些特殊性。从总体上看,企业运用统计的制度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具有良好的公民统计素养的社会,企业对统计的认识程度是较高的。同样,在一个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统计制度相对健全的国家里,企业运用统计解决问题的内在动力必然是较高的。
四、企业统计能力评价方法探讨
(一)企业个体能力评价
对企业统计能力的个体评价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二是综合评价方法选择。
1.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根据前面对企业统计能力系统结构的分析,建立如下两层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由7个子系统共29个指标构成,其中约有半数的指标属于定性变量。
2.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有很多[2],有专家意见法、综合评分法、多元统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考虑到企业统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有许多属于定性变量,不宜使用多元统计分析法,但其它方法都是可以选择的[2]。比较而言,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灰色系统评价法在可操作性和相对客观性上具有较大的优势。
(二)企业总体能力评价
对企业统计能力进行总体评价,可以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参照IMF的数据质量评估框架(DQAF),提出企业统计能力总体评估框架,然后运用“专家意见法”进行逐项评价。另一种是运用抽样调查技术,对企业总体进行抽样,通过样本估计总体企业的统计能力基本状况。第一种方法简称为“评估框架法”,第二种方法简称为“抽样调查法”。
1.评估框架法。DQAF采用的是级联式结构,对数据质量评估标准采取从一般到具体、再到更为详尽的一种描述过程,对每一种描述由专家在认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给出评估结果,评估结论分为完全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种情形。参照DQAF的评估框架,结合前面对企业统计能力评价系统结构的讨论,将企业统计能力总体评价框架设计为三个层次,包括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共32个评估标准。
2.抽样调查法。建立在“专家意见法”基础上的“评估框架法”,本质上也是一种调查研究方法,因为专家做出评估的前提就是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因此,对企业统计能力总体评价的更为直接的方法就是进行抽样调查。由于企业统计能力评价是以定性认识为主定量认识为辅,所以,抽样调查的精度要求是第二位的,关键是不能出现明显的样本偏性。抽样方法可以采取两阶段分层随机抽样设计,即第一阶段采用PPS抽样从全国抽取若干城市(或县),第二阶段从抽取城市(县)中按行业及规模分层抽样。调查估计的精度取决于抽取的样本量(调查的企业数量),如果样本量较小,只能得出全国企业总体的基本认识,并不能真正推断出全国企业总体统计能力的数量特征。抽样调查的问卷设计可以参考前面对具体企业统计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内容确定。
参考文献:
[1] 邱东,侯瑜.基于决策和监测文化构建的统计能力建设[J].财经问题研究,2006(3):69-74.
[2] 胡永宏,贺思辉.综合评价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5.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浅析企业的统计能力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gongshangqiyeguanli/5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