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校企文化对接策略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工商企业管理发布时间:2021-05-17浏览:

  摘要:探讨提出了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與企业文化对接的有效途径,旨在为推动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校企文化;对接途径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4年5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探索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的发展,允许资金、知识、技术、管理等因素,参与在办学和享受相应的权利”。混合所有制改革使得校企之间的沟通更为紧密,使双方在人员、资源等方面深度融合。在校企合作中,学校普遍重视硬件的对接融合,忽视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融合,而与硬件融合相比,如何进行校企文化层面的有效对接,对改革成功与否的影响更为深远。

  一、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校企文化对接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校企双方的可持续发展

  混合所有制顾名思义是混合了多种办学模式,将产教融合以及校企合作等模式融合为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开拓人才培养的途径并加以提供更为广阔的实践锻炼平台,促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更为符合用人单位及市场需求。因而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完成高职院校从学校本位向企业本位的转变,就要站在企业考核角度,有针对性的改变教学方法,融合企业优势,推进高职院校教育体制,及管理方向的内涵改革,从而实现真正的校企融合。若在校企融合过程中往往忽略掉了深层次也就是双方价值观、行为准则等方便的有效对接,这会影响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统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为生产、建设、管理等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实用性人才。高职院校必须立足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企业的需求作为办学的目的,面向就业市场,为生产一线培养人才。学生在什么样的氛围下学习与成长,如何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这些都要求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对接与融合。

  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管理理念、价值准则、精神氛围、行为方式,这些组成了高校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根本是“育人文化”,更多强调的是人文关怀。企业出于盈利性考虑,其文化不可避免具有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在企业文化中融入校园文化的氛围将有利于企业解决“留不住人”的困境,提升员工的凝聚力。

  (二)有利于学生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互动与融合, 能使高职师生真正明确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员工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教师可参与企业到的生产及管理,了解企业的各种管理策略,经营意识。从而提高教师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度。并充分利用在企业的宝贵时间.掌握企业的第一手资料。为学生量身定做教学内容和专业培养方案。学生则可以在校园中就融入到企业的文化氛围中,较早地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亲自感受企业精神、经营理念,毕业后即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最大限度地消除或缩短了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培训、磨合、适应期,尽快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二、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校企文化对接策略

  (一)完善校企共建制度,全程全员对接策略

  在对接过程中首先要建立起完善的校企共建制度,签订校企互动的协议,规定校企文化对接中校企双方的责、权、利,建立校企互动的制度。建立混编的教育管理团队,强化教师队伍管理,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制度建设;建立教师下企业锻炼、顶岗制度,提高教师队伍的执行力和创新力,为校企文化对接提供强有力的人员保障;深化人才培养制度建设,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对接企业需求;校企共同参与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把企业精神、职业文化以及岗位技能、素质要求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此外,可按照企业生产要求。开展项目教学,把企业生产项目列为实训教学项目。变教学任务为生产任务,营造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设立企业模拟操作课程,让同学早日熟悉了解今后的具体流程,并可以通过举办校企联谊会,行业精英演讲,职业技能大赛等多种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充分领略企业风采,感知企业精神。在学生管理方面借鉴企业管理模式,尝试学生职员化管理。实践教学实行严格的企业管理模式,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和创新精神。 通过“抓课堂、抓细节”,尝试对学生实行职员化管理。

  (二)落实校企协同育人,课堂对接策略

  近十年来,职业院校与企业通过共建实训基地及“订单式”培养人才等方式不断推动校企发展,但因为合作机制不完善,合作主体之间的动力不足等原因,使校企办学模式缺乏稳定性和长效性,很难深入、有效地开展。课程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核心,也是实现校企文化对接与融合的重要渠道。因此我们不妨将视角落地到具体的课程上,在课程中融入优秀企业文化理念,创新企业文化载体,将企业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使企业文化成为每一位高职学生知识结构的一部分,提高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此外,也可采取邀请杰出校友来校开讲座、作报告、与师生交流互动等方式。

  (三)注重校园环境建设,打造“校中企”对接策略

  教学设施、实训、实习基地既是高职办学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也是高职院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高职办学特色最显著的标志。实验实训场所及其设施要尽可能与第一线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对接,例如将实训实习室包装成企业的厂房”、“车间”、“工作台”。把学生包装成企业工人,要求统一实训服(工作服),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上岗生产,营造一个完整的企业文化氛围,形成真实、仿真或模拟的训练环境,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室,将理论教学、实训、实验、考试乃至技术服务融为一体,从而促进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

  参考文献

  [1]姜汉荣.校园文化企业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J] .职业技术教 育, 2006, (20).

  [2]田斌.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思考[ J] .辽宁高职学 报, 2009, (5).

  [3]彭才根,郭永生.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机制与策略的研究 [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4).

  作者:徐萌

  推荐阅读:研究企业文化建设的论文发哪些期刊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校企文化对接策略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gongshangqiyeguanli/57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