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寨县汞矿厂遗址转型升级发展问题研究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工商企业管理发布时间:2021-03-19浏览:

  【摘 要】文章在社会学理论知识与调查的基础上,对丹寨县汞矿厂遗址的转型升级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其历史沿革、构成要素、遗址价值、遗址转型方向和设计理念,指出遗址转型的优劣势和转型的机遇,以及转型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汞矿厂遗址;设计理念;矿洞;民族风情;遗址公园

企业管理论文

  1 丹寨县汞矿厂遗址概况

  丹寨汞矿厂遗址位于贵州省黔东南、黔南两州丹寨县与三都县交界处的山岗中,厂部设于丹寨县扬武乡大发硐。矿区位于江南古陆西南缘,黔南折皱带东部,三丹大背斜的西部,属黔中高原贵州地貌分区黔东南浸蚀剥蚀构造中低山地貌,称为“三丹汞矿带”。厂部距贵阳市224 km,距都匀市63 km,距凯里市83 km,距丹寨县城13 km,距三都县城37 km,交通极为方便。丹寨汞矿厂遗址近现代工业建筑遍布于名叫“慷许”的山弯河谷边,东西两侧峰峦重叠,山体连绵,为南北河谷走向,北高南低。工业区东接扬武乡羊浪村,西邻龙泉镇高排村,南抵龙泉镇排廷村,北缘扬武乡五一村。矿带北起扬武乡朱砂厂,南止三都县坝桥矿点,南北长约36 km,东西宽1~2 km,面积约为50 km2。从北向南主要矿点:北起扬武镇朱砂厂、羊角厂、赛宝厂、宏发厂、四相厂等,称为丹寨水银厂;南面的矿田厂、谭家厂、牛场厂、交梨厂等称为三都交梨矿田。全厂共有4个采矿车间,开采的矿洞有广平硐、天星硐、赛宝硐等。汞矿金属储量丹寨境内占80%以上,三都交梨矿区及其他外围地区汞矿金属储量占20%左右。整个矿区气候温和湿润,冬天高山寒冷,低谷温暖,故有“热三合(三都),冷八寨(丹寨)”之称。年均气温为14.7~17.4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降雨量为1 505.3 mm。整个工业区内无较大的地表水,有羊巫小河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建筑群周边进入三都水族自治县汇入都柳江水系,水资源较丰富,矿区山上生长着马尾松、杉树、杂木、棘荆、茅草等植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矿区总部背靠大山,沿着弯曲小河而建,矿区地面平坦,路面、操场、步道均水泥硬化,路旁种植有梧桐等行道树。工业区西有公路直通五里堡接321国道(7 km);北有公路(3 km)至扬武乡老八寨接丹寨-雷山县道,两条公路环回,交通便利。当地周边村民以苗族、水族为主,他们中过去曾有部分老人参与过采矿炼汞,现以种养业为主。附近村民对现存汞矿工业建筑遗址有较好的保护意识。2008年8月,丹寨汞矿厂遗址被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2 丹寨汞矿历史沿革

  2.1 兴起时期

  据记载,1 000多年前当地民间就开始私下开采汞,未发明火药前,人们用最原始的开采方法(用小钻子将岩石一小块一小块地打下來,碰到较硬的岩石就用柴、煤堆积起来烧红后浇上冷水使岩石开裂,然后用钻子或大锤打下来)进行采汞,因此,前来采矿的人们说“见矿打矿,打了就放,有矿就采,无矿就烤”。这种最原始的开采矿洞深度一般在100 m左右,矿洞很小,只能一人卧地进出采运矿石,现在丹寨汞矿矿区仍遗留着当时原始采矿时的遗迹。据记载,唐朝时期,贵州土司进贡朝廷的礼品中,就有丹寨的水银。明朝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一书中,对八寨水银厂采汞有着全面而详细的记载。

  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都匀府在丹寨设“五加河水银厂”;清朝同治十二年(1873),在丹寨开办大发洞水银厂;清朝光绪二十五年(1899),英国、法国出资金与贵州路矿局合股在丹寨开采汞矿;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丹寨县来了一吴姓的县官,上任后,派他的儿子带兵到当地修了几个羊角灶,称为“公灶”,炼出水银;清朝光绪三十四年(1908)上海盐道陈明远承办贵州矿务局,建立英法水银公司,引进先进的采矿设备,开采丹寨汞矿。

  2.2 发展时期

  20世纪初,美国人曾在八寨勘探汞矿,时间长达半年;民国十年(1921),开办大发洞汞矿和朱砂厂汞矿;民国十七年(1928),大发洞生产汞28 t,居贵州省第二位;民国二十四年(1935),大发洞水银厂招商承办;民国二十五年(1936),地质专家张兆瑾、刘国召、王日伦、熊户先到大发洞开展地质矿产调查;民国二十九年(1940)7月,三合、八寨汞矿由国民政府经济部资源委员会和贵州矿务局接管,设为“三八厂”,进行大面积开采,并收购当地农民炼的汞,“三八厂”主要开采大发洞、羊子洞、鸭子洞、冷饭洞、四相洞等。厂矿有工头、矿警,并在矿山最高处建有1座碉堡,对矿工进行监督管理。“三八厂”的生产方式是原始的手工采冶方法,即是油灯照亮、手工打眼、火药放炮、人力运石、竹筒抽水、土法烧炉。1944年,日本军队进攻丹寨之前,厂里管理者跑了,“三八厂”因而停办。之后,矿区恢复了过去分散经营的局面,几十个矿工留在矿上自行开采,他们实际上受当地地主、官僚们的控制,生活十分艰苦。

  2.3 鼎盛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贵州省都匀专区公安处劳改科多次派干部和技术员到丹寨大发硐矿区了解汞矿开采情况,并于1952年5月5日设立国营丹寨水银厂,当时全部职工为21人,当年生产汞0.4 t。1953年9月,贵州省公安厅劳改处接管汞矿厂,命名为“贵州省公安厅劳改处丹寨汞矿厂”,下设4个工区1个分厂,即“一工区(大发洞厂)、二工区(晒堂厂)、三工区(宏发厂)、四工区(四相厂),三都分厂(交梨、王家寨)”。1974年改为“贵州省丹寨汞矿厂”。1955—1959年,丹寨汞矿厂利用当时的技术人员、土专家或外请教师为工人举办各种技术技能培训班共计12期,培育出厂里所需的各类技术员1 271人,期间还外请了苏联专家库克林、杜尔钦斯基来到丹寨汞矿厂指导工作。

  此后,我国自己培养的科技人员不断毕业分配到丹寨汞矿厂工作,鼎盛时期各类技术人员有9 000多人,因此,汞矿厂在建设方面和生产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矿区面积扩展至丹寨、三都两县。在20世纪60~70年代,丹寨汞矿厂生产建设达到了历史上的最好时期,年产汞750多t,年产值达1 900多万元,每年为国家提供大量的经济收入,并成为当地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

  推荐阅读:连锁企业管理论文发表投稿哪些期刊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丹寨县汞矿厂遗址转型升级发展问题研究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gongshangqiyeguanli/56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