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工商企业管理发布时间:2021-02-26浏览:次
摘 要:文章以香港上市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了香港上市公司并购的整体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发现,最近10年,香港上市公司并购主要发生在2015—2016年,然后逐年减递减。并购主要发生在房地产经营公司、建筑工程类企业、投资银行业和资产管理与信托行业等行业,并购规模大,交易集中分布在少数行业;并购交易的目的非常明确,如获取企业资源、开拓市场、获得先进科技、进入新的产业领域;并购的交割方式主要有股票、现金和现金与股票混合使用;并购流程严格规范。未来,科技企业并购成为热点,企业并购国际化趋势更加明显,多元化发展模式成行业间企业并购的主要驱动因素,并购企业“强强联合”行业垄断趋势逐步形成。
关键词:企业并购;并购历程;并购特征;并购趋势
一、香港企業并购的背景
(一)香港的经济地位
鸦片战争后,香港在英国殖民统治下作为当时国际贸易的自由港得到了一定发展,并形成了相对自由的经济管理理念,香港市场逐渐成为国际贸易市场中自由度最高的市场之一[1]。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上海的资本开始不断涌入香港,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香港已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20世纪60—70年代,面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中国内地大量的工业产品首先运往香港“中转站”,再由香港销往世界各地,香港经济由此得到了蓬勃发展。尽管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但是香港“中转站”的地位并未受到强烈冲击。直到2018年,香港占内地贸易额仍然高达14%,仅次于美国,远高于内地对日、韩、德三国贸易的总和。
在金融领域,香港对于内地更是发挥着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末,香港服务业占其GDP的80%左右,服务业社会分工水平提高,一些企业的资本运营能力增强,由其衍生的银行业得到良好发展,这给香港金融服务业未来的支柱地位奠定了基础。长期以来,香港的自由经济治理理念深入人心,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经营环境相对自由,因此大批金融机构选择进驻香港,香港逐渐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对于国际资本来说,香港拥有的低税率、资讯发达、司法独立等特点对其有天然的吸引力。国际资本通过香港这一“桥梁”为内地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的支持。可以说在人民币尚未完成国际化的大背景下,香港对于我国经济多元化、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香港的繁荣与稳定对于现阶段中国金融市场具有重大意义。
(二)香港产业结构变化及特征
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产业中心转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渐将高人力成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亚非发展中国家转移。同时,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后,有大量沿海地区居民移居香港,香港劳动市场供给大增,这为香港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在香港英国政府的推动下,转口贸易兴起,香港积极发展制造业、纺织、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从单纯的生产与加工逐渐向创新设计与研发转型,到20世纪60年代,其成为香港的支柱性产业,奠定了香港“亚洲四小龙”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中国内地改革开放,大批香港企业在内地设厂,香港制造业大规模转向内地,而其服务业蓬勃发展,产业结构逐渐轻型化。第三产业的迅速崛起以及自身依旧强劲的制造业实力使得香港人均GDP不断增长,进入全球前列,20世纪90年代初期,香港GDP已占到内地的五分之一。
香港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产业结构上存在着不少的隐患,自身的制造业水平、层级不高,没有高新技术产业支撑,科技含量偏低。在这些产业转移至内地后,香港的制造业开始萎靡。香港回归祖国后,为了寻找新的产业发展道路,中央与香港签订《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将内地的广阔市场向香港开放,香港旅游业得到很大发展。但是2014年“占中”违法行动发生后,香港的旅游业受到严重冲击。
总之,当前香港的产业结构十分不合理,经济增长缺乏高端制造业支撑,这对香港企业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在近年香港企业并购的大潮中,地产企业、建筑业、金融业成为并购的主力军。当这些企业占据了绝对领先地位时,无形中给其他企业带来了高额的经营成本,对其他行业的发展造成阻碍,使得香港除地产、建筑、金融以外行业的上市公司并购数量不断下降。
二、香港上市公司并购的发展及现状
(一)香港上市公司并购的发展历程
1970年以来,随着政治、经济环境的转变,盘踞在香港的资本、财团势力通过收购兼并进行重组。20世纪70年代初,香港经济由英国资本主导,在香港现代商战中影响深远的“置地饮牛奶”收购事件(英资企业怡和集团旗下的置地公司以换股方式并购牛奶公司),就发生在这一时期。
到20世纪70 年代末期,新兴华资崛起,英资财团则因担心香港回归后前景而有所退缩,以李嘉诚、包玉刚等为代表的华商抓住机会收购经营保守、信心不足的老牌英资公司。20世纪80年代中期,香港新兴华商将视线聚焦在了老牌华资公司身上,利用欧美收购战术对一些经营保守的传统家族企业,如华人置业、香港大酒店等,展开收购。20世纪90年代,以中信集团为首的红筹股掀起了“借壳上市”的热潮。
1997 年香港回归后,以怡和集团为代表的部分英资企业对香港前途缺乏信心,开始陆续撤出香港。大部分华资企业加紧并购,扩大企业规模,迅速取代了英资企业,同时内地的中资企业也开始进入香港市场。随着内地经济的迅猛发展,H股、红筹股等充满内地色彩的企业不断发展,成为香港股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年,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波及周边国家,如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地。这场金融风波对香港经济造成空前冲击,再次掀起企业收购兼并的大潮,同时也促进了香港从旧经济向新经济的转型。
迈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并购逐渐成为在港上市的中资企业迅速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香港证券市场抓住机遇,迎来了新的并购浪潮。
(二)香港上市公司并购的现状
1. 香港上市公司并购的总体情况
根据图1所示,香港上市公司的并购在2015—2016年度发生较频繁,在2016年第四季度达到183起。从2017年起,香港上市公司并购披露数量逐年减少,到2019年第四季度,并购披露数量仅为93起,相比2016年下降了49%。究其原因,2014年沪港通和2016年深港通的启动,优化了信息环境,提高了内地资本市场开放水平,改善了企业并购效率,因此催生了2015—2016年的并购浪潮。中美贸易摩擦是2018—2019年并购交易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此背景之下,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国家安全等名义阻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美贸易摩擦中设定的关税,促使中国企业以直接对外投资的方式规避关税、降低贸易成本。此時境外并购被看作是一种战略需要,但这种行为的出发点容易导致决策失误,因此多数企业选择谨慎对待。同时,中国对外汇管制也越来越严,限制了对外投资。以上多方因素共同促成香港上市公司并购交易数量逐年减少。2020年前三季度受新冠疫情影响,总体经济环境不景气,多数行业企业生存环境恶劣,但并购交易数量较2019年同期没有明显变化。
2. 香港上市企业并购分行业情况概述
笔者选取2015年第一季度至2020年第三季度的2321起被披露的并购情况考察发现,在135个细分行业中,房地产经营公司报告的并购数目最多,达281起;建筑工程类企业报告的并购数目达117起,位居第二;紧随其后的是投资银行业和经济业务、资产管理和信托银行,分别报告104起与86起。而另有17个行业在这个时间段报告的披露次数仅为1起,多为采矿、能源、家居装修、酿酒等行业。
从数据的分布情况来看,在2015年第一季度至2020年第三季度135个行业平均每个行业报告了17起并购,并购报告的中位数为8起,由此可以看出数据分布的“两极化”较为严重。并购报告数量小于10起(含10起)的共有78个行业,占比高达58%,但这部分行业发生的并购交易总数仅占据了全部并购数量的14%;并购报告数量大于50起(含50起)的行业仅有13个,占比约为10%,却占据了全部并购数量的50%。在并购数量最多的几个行业里,金融服务与地产等行业表现尤为突出,并且与金融服务业相比,地产业在并购市场的报告数量中更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3. 主要行业企业并购情况
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选择并购的时机是不同的,同行业内不同企业并购的原因也不尽相同。
推荐阅读:企业应进一步加强反垄断合规建设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我国企业并购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gongshangqiyeguanli/55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