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类职称论文发表范文(两篇)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工商企业管理发布时间:2018-03-28浏览:

  下面是两篇管理类职称论文范文,第一篇论文介绍了秘书学专业管理学课程设置,探讨了高校秘书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的意义和问题,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第二篇论文介绍了高校行政管理学生活化教学研究,加强建设行政管理实训基地等途径促进教学生活化。
 

管理世界

  《秘书学专业管理学课程设置》

  摘要:秘书工作具有重要的管理性特征,秘书学专业学生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秘书,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学知识,而高校秘书学专业开设一定量的管理学相关课程是秘书学专业学生获取管理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探讨高校秘书学专业管理学课程设置的动因、意义、存在问题以及设置路径,这对秘书学专业的课程优化和人才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秘书学专业;管理学;科学设置

  秘书是一门古老的职业,秘书学却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自从1980年复旦大学分校,即现在的上海大学文学院创办了全国高校第一个秘书学专业,到2012年秘书学专业正式列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秘书学专业在我国发展不过三十余年的历史,作为一个学科的建设和完善时间相对较短。在我国秘书学专业教学体系建设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而社会的发展要求高校解决这些问题,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秘书人才。

  一、秘书学专业设置管理学方面课程的动因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对秘书人才要求越来越高,其应用性特征越来越明显,要求秘书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成为能辅助管理的应用型秘书人才,这要求秘书人才的培养必须转型。况且,今天的秘书很可能成为明天的领导,工作职能也会由原来的辅助决策转变为实际决策,成为未来的领导者、管理者和决策者,这就更需要在高校秘书学人才培养中通过科学设置管理学方面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科学管理的理念,学会一些公共管理、企业管理、工商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学会一些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管理技术和艺术等。管理是一项实践工作,管理者需要具备一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科学管理知识,这就要求秘书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要科学合理配置一定量的管理学课程资源,进行管理实践实训,探索培养具有管理学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秘书人才。

  二、秘书学专业科学设置管理学方面课程的意义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传统的秘书学专业课程培养出来的秘书学专业学生已不能适应社会对秘书人才的需求。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对秘书人才的多元素质要求就越来越高,社会越来越需要专业型、复合型、应用型、管理型、研究型等不同类型的秘书人才。同时,不同领域对秘书类型的需求也不同,企业需要企业管理方面的秘书;行政工作需要行政管理方面的秘书;科技领域需要科技管理方面的秘书等。高校作为培养秘书人才的主要基地,应该进行适合社会需求的秘书学课程体系建构,科学设置秘书学专业管理学方面为课程,这是建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秘书人才培养机制,提高秘书人才的专业化、科学化、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1.科学设置管理学课程是适应秘书职能转换的需要

  秘书职业具有从属性,秘书协助领导工作,起着参谋、助手的作用。而随着信息化和网络时代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很多行业领域的领导决策活动和辅助活动已经分离,这使得为领导提供辅助性服务的秘书人员越来越专业化,其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具有管理性质的辅助决策职能成为秘书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

  2.科学设置管理学课程有利于提高秘书人员的综合素质

  秘书工作具有综合性,当今社会对秘书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论在哪个领域的秘书,除了具备传统意义上的扎实的文字功底外,较强的社交能力、敏锐的政治敏感性、洞察社会问题的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等等,日益变得重要。传统意义上的秘书上传下达、办公室管理、日常接待工作等,只是一般性事务,随着社会对领导能力要求的提高,对秘书的综合事务也越来越多,秘书的综合素质要求愈发强烈。秘书职业与管理职能有内在的必然联系,管理学科是提升秘书综合素质的重要基础学科,秘书学专业学生学习一定的管理学科方面知识,将有助于提高秘书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团体协作能力、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管理创新能力等。

  3.科学设置管理学课程是秘书人才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社会竞争异常激烈,各行各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秘书人员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升自身实力,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秘书人才。社会转型的发展对高校包括秘书学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课题设置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就秘书学专业来看,作为具有应用性质的文科专业,其应用性越来越强,而且,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秘书学专业培养地方应用型人才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种地方性、应用性特征要求秘书学专业课程设置发生改变,以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

  三、秘书学专业开设管理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1.秘书学专业开设的管理学核心课程偏少且质量不高

  目前,很多高校都将秘书学放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之下,所开设的课程也主要以文学类课程居多。如某地方院校秘书学专业开设的主核心课程有:《秘书学概论》《基础写作》《文献检索》《秘书写作一》《秘书写作二》《秘书信息工作》《档案管理》《普通话》《人力资源管理》《文秘教学论》《公共关系学》等;实训类课程主要有:《秘书实务与训练一》《秘书实务与训练二》《办公自动化》《会议策划与组织》《商务秘书实务》《秘书礼仪》《摄影与摄像》《秘书口才》等。可见,现有的秘书学专业教学开设课程主要以秘书学专业理论课程为主,主要是文学类课程以及能适应秘书基本工作的信息、文书管理类课程,而能适应社会转型发展需要和秘书职能转换需要的管理学核心课程开设过少,更没有把秘书学专业按方向分类,进行各领域管理学课程的建构。秘书职业具有管理属性,必须通过科学合理设置课程,按不同方向的秘书开设各领域的管理学核心课程,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培养具有一定管理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秘书工作人才是秘书学教学改革转型的重中之重。

  2.秘书学专业管理学课程教学过分注重理论

  讲授而缺乏实践性秘书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秘书人员应该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其中应包含管理实践。而秘书学专业管理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管理学的实践课程得以提高,管理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管理是实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活动的总称,管理学课程具有突出的实践性特征。

  3.秘书学专业管理学课堂教学缺乏创新性与互动性

  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科,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流程与职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现代社会随着市场竞争的愈加激烈和组织内外面临环境的复杂性,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都处于不断的更新与发展中,但管理学课程教材的编写总是落后于实践的发展,在管理实践领域出现的很多新问题无法及时反映在教材中,教材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秘书学专业学生所学的知识陈旧,知识创新不够。有的教师在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缺乏创新性,教学方法单一,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式使学生厌恶课堂,教学内容过于陈旧,知识没有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未能及时反映管理实践领域内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传统意义上的管理学课程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教学环节缺乏互动性,教师主导了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参与度不高,无法积极学习管理理论和方法,学生慢慢地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主动学习与自主学习式微。我们必须通过更新知识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增强教与学的互动性等途径,使学生系统掌握管理学理论、知识与方法,并能真正运用于日后的秘书工作实践。

  四、科学设置秘书学专业管理学课程的基本思路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研究管理活动普遍规律的学科,要想做一名合格的高素质秘书,需要掌握一定的管理学课程方面知识。秘书学专业应通过科学设置一定的管理学课程,让学生通过相关管理学课程的学习,树立科学管理的理念,掌握管理学的一般理论与方法,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进行辅助决策、组织协调、服务领导打下坚实的基础。高校应在现有管理学课程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原因,理清思路,进行秘书学专业管理学课程的科学设置。

  1.加快秘书学专业管理学课程建设,推进教学改革

  秘书的日常工作如文书管理、档案管理、事务管理、办公室管理以及会议管理,都需要运用到一定的管理技能和管理知识。现代社会,秘书还是领导的得力助手,协助领导从事管理工作,从这个角度来看,秘书工作还是一种特殊的管理活动。高校秘书学专业应该重视管理学课程的开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与素质。

  现代社会是日益发达的信息社会,科技改变生活,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当今大学生都是在网络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他们从小接触网络,移动互联网更是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与学习方式,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大学生科学合理使用手机,利用手机的移动互联网进行学习,如可建立班级QQ群或微信群,使学生在群内讨论分析所学知识,把管理学领域的重要文献上传在群里供学生下载阅读等方式,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创新教与学的新方式,让学生拓展管理学方面的相关知识。

  2.增强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实践环节

  秘书学属于应用性文科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秘书学专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需要极强的实践能力。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中,除了理论知识方面的讲授外,还应合理地安排一定的实训课程和见习、实习环节,以提高管理实践的能力。培养秘书学学生的管理实践能力,教师应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如教师可以选定管理领域中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分组实训,在实训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导,自主设计角色,模拟决策过程,提出解决方案,分析案例,解决问题,构建管理体系,学生通过这样一个实践过程,可以增强学生对实际管理过程的感受和理解,让学生获得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3.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

  高校秘书学专业教学还必须积极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即必须让学生投身到管理实践中去,真正接触社会上的管理领域,实施“走出去”战略,高校可利用自身优势与资源,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合作,制定联合培养人才方案,建立人才培养实践基地,积极引导秘书学专业学生“走出去”。

  教育的根本在于教师,教师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当前,全国开设秘书学专业的学校师资力量普遍相对薄弱,很多高校秘书学专业都缺乏科班出身的管理学教师,自身专业知识不足,造成课堂上较难整体把握知识体系和掌控全局。秘书学专业管理学课程教学要走向成熟,就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师资队伍建设,组建一支较强能胜任的秘书学专业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教师队伍。可以通过鼓励非科班出身的管理学课程方面教师积极参加各类相关课程培训,以及选送教师到各类企业中的管理岗位进行挂职锻炼,培养“双师型”教师,选派优秀教师到开办管理学专业的高校进修,加强高校管理学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聘请有实践管理经验的管理学专家、企业家以及理论知识丰富的学者做顾问,等等,通过多种形式的师资提升工程提高秘书学专业管理学课程方面师资水平。

  参考文献:

  [1]刘珂.建构主义视域下的秘书学专业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办公室业务,2015,(23):25-29.

  [2]刘珂.高校秘书学专业管理类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4,(9):1-2.

  [3]李力.秘书学具有鲜明的管理学学科属性———写在秘书学成为独立本科专业之际[J].档案学通讯,2013,(2):32-35.

  [4]闫红,张宁,王淑梅,等.秘书学专业建设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5,(3):66-70.

  作者:向芳青 王友云 单位:铜仁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高校行政管理学生活化教学研究》

  摘要:生活化教学立足于社会生活实践,将理论知识通过与生活世界的融合使得理论知识形象化、生动化。高校《行政管理学》课程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可以摆脱传统教学枯燥乏味且忽视实践性的单一知识传授的窠臼,提高大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大学生的行政管理思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行课堂教学情景生活化,形成主导—主体的师生关系,构建互联网师生交流平台,加强建设行政管理实训基地等途径促进教学生活化。

  关键词:行政管理;大学生生;活化教学

  《行政管理学》是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研究政府组织有效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学问。由于课程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个体之外的政府如何进行行政管理,因此对一些倾向于个人利益考虑的大学生来说容易产生一种淡然的距离感。立足于社会生活实践,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通过与生活世界的融合使得理论知识形象化、生动化,从而增强课堂亲和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教学实效性,培养学生运用行政管理理论思考和解决行政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切实提升学生应有的行政管理学专业知识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生活化教学的基本内涵

  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最早提出“生活世界”理论,生活世界是人类一切实践的基础和出发点。他说:“生活世界对于我们这些清醒地生活于其中的人来说,总是已经在那里了,对于我们来说是预先就存在的,是一切实践(不论是理论的实践还是理论之外的实践)的‘基础’。”[1]而教育只不过向自己提出了与人类其他实践不一样的目标罢了,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生活。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理论,着力于从生活视角去解释教育,即“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抱持类似思想,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

  二、《行政管理学》生活化教学缺失及其解析

  《行政管理学》作为行政管理专业一门核心课程,是集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综合性学科。它研究的对象是行政机关在管理公共事务和内部活动现象、行为及规律,并把相应规律转化为社会管理实践活动的一门学科。它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学生对行政管理过程的认识,使学生正确地掌握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对行政管理活动的敏锐性和适应性,提高有效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由于《行政管理学》是从政治学分支出来,在政治学、法学、管理学、行为科学等学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门学科,起步比较晚,学科性质有着一定的模糊性,办学目标定位缺乏特色,加上受办学经费不足、办学场地有限、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严重不足,以及传统应试教育惯性的影响,目前这门课的教学相当程度地存在生活化教学的缺失现象,其问题主要有以下表现。

  (一)教学理念的偏颇和教学能力的制约

  当今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向更加广袤和纵深领域发展,社会危机频发不断,各种对内、对外的公共关系处理、组织的危机处理等情况变得更加错综复杂,致使行政工作的内容以及需要的任职人员的能力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作为行政管理专业教师必须紧随时代的需求,精心研究生活,选择与理论知识相匹配的生活情景,调整教学模式和方法,使之更易于学生接受和消化。生活化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客观上一些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能力总体上有一些差距,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教学的新要求。一方面,他们没有主动转换自身角色,调整与学生的关系,师生关系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主体—客体关系,而不能很好地转化成主导—主体关系,因此其教学观念也依然停留在传统的“灌输”式层面上。

  另一方面,《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交叉性较强的综合性学科,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较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敏锐地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热点事件,国家、地方的某些相关政策或者条例给予及时地分析,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和启发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此外,从资历来说,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师中从事过行政管理实践又具备较高学历的教师比较少,多数是理论型的或者是由政治学和法学专业转型的,有的则是刚从学校毕业任教,在专业能力上与现实的行政管理实务脱节就不可避免,从而导致教师在《行政管理学》的教学中难于切实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难以充分应用“新鲜出炉”的行政管理案例,难以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

  (二)教学偏重理论性,操作性和实践性弱

  课程内容的知识结构安排不合理。目前《行政管理学》教材多是停留于行政管理的基本知识,从笼统的层面上阐释政府的整体概念,基本上都缺少对不同层级政府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能、机构、人员、职责等全方位介绍[3]。因此在平时教学中,一些教师也往往乐意于进行理论教学,理论灌输远远多于知识的实践和应用,忽视了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方面的能力培养。同时,考查也倾向于对相关理论知识、结论的记忆。

  这势必导致学生处理社会现实问题和交往能力的技能很难有所提升,他们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明显存在不平衡,很难适应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操作性和实践性教学严重薄弱。虽然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学》课程内容体系一般都设置了教学实习、实训等实践环节,但由于其时间短、任务重,而且管理松散,缺乏常态化和规范化,所以收效与实际培养目标有较大差距,出现实际能力明显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的现象。只有创新教学方法,加大实训、实践教学含量,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锻炼,才能铸就适应现代行政管理工作需要的预测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灵活处理能力,形成工作积极、团队协作和谐、办事灵活的管理人才。

  三、《行政管理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大学生学习兴趣

  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不能脱离现实的需求而对学生进行“闭门造车”,而生活化教学是一个比较“接地气”的方法,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中乏味且单一的知识传授教学方法之不足,让传统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以生活世界为视觉切入点,将行政管理专业的相关知识置于生活情境中,使得课程学习有新鲜感,充盈着兴趣盎然。这样可以吸引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缩短大学生的专业学习与他们之前所接受的义务教育阶段在知识上存在的距离感,消除其因知识跨度引起的困惑感,引导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助于大学生尽快进入大学生活及其以后立足于社会的角色。

  (二)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行政管理思维

  行政管理思维,指的是人们在认识行政管理的本质和规律的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有目的、有条理的一种对行政管理问题思考的路线、方法、规律的思维模式。行政管理过程是一项较为繁琐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具备行政管理思维对行政管理相关工作的展开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关键因素。生活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以社会生活实践为视觉,探究社会生活实践的种种样式所蕴含的行政管理,涉及日常的行政环境、职能、组织、领导、人事、财政、信息、政策过程及分析、伦理、法治、监督、危机、后勤、绩效和改革发展等各个环节,从中挖掘行政管理环节问题、分析问题原因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对于不断培养大学生的行政管理思维,调动大学生学习知识的探索求知欲,提升学科的创造思考能力都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

  (三)有助于把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在现实生活中,伦理、道德作为人类实践理性并无自身的纯粹独立的感性空间,总是存在于社会实践生活的各种具体领域之中,并通过这些领域显现自身,因此《行政管理学》教学必定与道德教育“纠缠”在一起,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是必然的行动。实施生活化教学,通过活生生的典型事迹、感人事件、感动人物等案例,讲好“政府故事”,诠释公职人员超越一般个体“社会人”身份,在工作中始终遵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为公众达成公共利益最大化而奋斗;与此同时也就培植了大学生的公共性价值观念,端正大学生价值选择取向,在未来工作中所持有的正确的政治态度及行为方式,让大学生树立公民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四、《行政管理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一)课堂教学情景生活化

  将生活化教学法引入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堂,一是通过建构生活化语言课堂。课堂语言的生活化即是将理论知识以生活化的语言讲解,以更贴近我们生活的表达方式进行课堂语言应用,而不是一味应用专业术语。二是教学方式生活化。高校教师要研究我国国情,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迈进了新时代,高校教师必须从生活源头挖掘有效的生活化内容,深入研究我国在改革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分析这些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寻求科学、合理的答案,提炼出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观点。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消除行政管理过程对于学生的神秘感,使学生真正体会行政管理过程,从而更好地结合理论知识,提升对理论的感知度,增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转变传统师生关系,变主体—客体关系为主导—主体关系

  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学生的学以教师的教为主导,教师要结合自身和大学生实际,以生活视觉为切入点,注重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增加学生的课堂成就感,变教师独白式的课堂为师生互动的课堂,激发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参加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同时满足于社会实际需要,着力考虑社会实务,增加操作性强的课程,理论教学精讲管用。

  (三)建构行政管理专业交流平台

  新媒体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教师可以以课业任务为导向,利用网络媒介,建设年级或者跨级行政管理交流平台,由教师布置任务,用学分积累的形式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与行政管理有关的议题,并放在平台上讨论,真正把行政管理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对就业前景的认识不足造成的,这需要教师充分与学生沟通,使学生认识到就业存在的竞争状况,利用社会人力资源招聘的数据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意识和专业学习意识。

  (四)建设模拟行政管理社会

  一般情况下,学生班级设置班委,并赋予班委职责,各班委各司其职,负责班里各项事务,主要是传达学校和系部的各项通知并组织班级同学落实和组织班级同学开展各项活动。这其实与行政管理的程序有相似性,如果在行政管理专业班级建设一个行政管理社会,包括让学生把分组扮演社会各个部门,让学生体验行政管理的过程,赋予学生各项模拟身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行政管理模式融入学生生活,使行政管理过程日常化,并通过积分等形式鼓励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将有助于拉近学生与专业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形成行政管理思维。

  (五)建设行政管理专业实训基地

  要解决教师与现实的行政管理实务脱节这一问题,需要高校与当地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定期输送行政管理专业教师到政府、企事业单位进行挂职锻炼或者跟班学习,积累实践经验,丰富教师知识储备,促进课堂教学与社会人才需求相衔接。同时,建设学生见习基地,形成“学校—政府”、“学校—公司”模式,以学生兼职的形式进行实践,改变以往集中一个月实习的方式,使学生真正接触到现实的行政管理过程,以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五、结语

  高校《行政管理学》课程的实效性如何与教学生活化程度的深浅有着直接关联,必须切实贯彻生活化教学使之充分到位,最终有效实现《行政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高校教师必须保持教育教学工作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创新教学措施,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从生活世界这个基本源头掘取有效的生活化内容,使内容贴近学生实际,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教学、网络交往、社会实践等形成生活化教育教学的合力,促进《行政管理学》教学生活化工作有效发展,全面提高大学生为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M].王炳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72.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4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289.

  [3]叶毅.高校行政管理学课程教改研究[J].科教文化,2014(3)(上):92-94.

  作者:吴秋玲 单位:南宁地区教育学院

  推荐阅读:企业管理的论文在《管理世界》征稿范围吗

  很多作者投稿论文的时候都有过被退稿的情况,被退稿的情况有很多,其中不符合征稿范围也是一种原因,所以作者在投稿之前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论文符不符合期刊的征稿范围,一般可以通过期刊的收录论文目录。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管理类职称论文发表范文(两篇)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gongshangqiyeguanli/44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