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工商企业管理发布时间:2018-03-16浏览:次
这篇风险管理论文发表了企业盈余管理以及面对的风险,论文以资本市场普遍存在的盈余管理现象为研究背景,得出企业风险承担会导致盈余管理水平的提高;国有产权性质以及公司规模的增大会削弱风险承担与盈余管理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为政府和企业制定相关规定对盈余管理问题进行治理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风险管理论文,企业风险承担,盈余管理,产权性质
盈余管理一直是学术界重点关注的问题。盈余管理问题的存在一方面扰乱了资本市场的秩序,另一方面也给投资者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伤害。虽然国内外学者已经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但近年来,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象仍然非常普遍,为了更好地对盈余管理问题进行治理,需要从新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分析。
一、文献回顾
(一)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
从企业层面来看,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公司股权结构的差异会导致不同的盈余管理行为。黄雷等(2012),王昌锐等(2012)发现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持股比例越大,盈余管理程度越高,而股权制衡度的增加会对盈余管理行为产生抑制作用。李延喜等(2011),孙光国等(2015)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呈负相关。同时,李善民等(2011)、罗付岩(2015)发现,机构投资者长期持股对盈余管理行为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短期持股容易出现短视行为进而提高盈余管理水平。第二,董事会特征方面,Loetal(2010),王昌锐等(2012)认为董事会规模增加会降低盈余管理程度。
(二)企业风险承担的经济后果
目前的研究显示,风险承担会通过不同的路径对企业产生影响。第一,风险承担会影响公司经营业绩和内在价值。John(2008)发现,企业风险承担与公司成长性呈正相关,特别是在提高生产率方面效果显著。Imhofetal(2014)的研究表明,企业风险承担与公司未来价值呈正相关,高水平的盈余预测会减弱二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余明桂等(2013)则认为,从长远来看,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能提高公司价值。
(三)文献述评
通过上述文献回顾发现,学术界对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并在不断地细化和完善。而关于风险承担经济后果的研究,学术界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资本配置效率、经营绩效、公司价值等方面,并得到了相对一致的结论,即提高风险承担水平对资本配置效率、经营绩效以及公司未来价值的提高都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然而,本文认为,盈余管理影响因素与风险承担经济后果两方面的研究仍有值得完善的地方:
第一,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虽较为丰富,但很少有学者从风险的角度对盈余管理行为进行解释。
第二,关于企业风险承担经济后果的研究目前只有少数几个方面,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分析,存在非常大的拓展空间,其中对风险承担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较少。综上,本文将尝试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探讨。
二、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一)企业风险承担与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盈余管理的本质是在不违反企业会计准则的前提下对企业盈余进行控制,从而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风险承担是对企业投资项目风险水平的一种衡量。一方面,提高风险承担水平会增加企业盈余的波动程度。风险较高的项目一般伴随着较大的前期投入和较长的投资收益期。由于前期资本投入较大、收入较低,经营利润会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但根据高风险与高收益对应的特点,高风险项目如果运营顺利,其后期的经营利润将迅速提升,从而提高了盈余的波动幅度。由于公司业绩与股价存在正相关关系,受到盈余波动幅度的影响,股价波动幅度也随之增大。另一方面,本文在文献综述中提到,风险承担是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基本要素,风险承担与公司的未来价值呈正相关。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考虑到风险承担变量计算的连续性,本文选择2007年以前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提取了2007~2015年的数据进行研究,样本数据从国泰安数据库获取。在获得初始数据之后对以下数据进行了剔除:第一,ST以及退市的公司;第二,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上市公司;第三,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第四,与样本总体取值相差较远的极端值。最后获得了8661个样本。
(二)模型构建
根据上述理论分析和提出的研究假设,本文构建了以下基本理论模型:DA=β0+β1RISKT+ΣCONTROLVARLABLES②+ε公式(1)DA=β0+β1RISKT+β2RISKT×SOE+ΣCONTROLVARLABLES+ε公式(2)DA=β0+β1RISKT+β2RISKT×TA+ΣCONTROLVARLABLES+ε公式(3)
(三)变量定义和测量
1.因变量本文的因变量是盈余管理,本文采用当前学术界普遍使用的修正Jones模型对盈余管理进行估计,该模型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公式。TAt/At-1=α1(1/At-1)+α2(ΔSt/At-1)+α3(PPEt/At-1)+εt公式(4)NDAt=α1(1/At-1)+α2(ΔSt-ΔRt)/At-1+α3(PPEt/At-1)公式(5)DAt=TAt/At-1-NDAt公式(6)在上述公式中,TAt是公司净利润与经营现金流净值的差额,表示公司第t期总的应计盈余;NDAt表示第t期非操纵性应计盈余;DAt表示第t期操纵性应计盈余;At-1为公司第t期期初资产总额;ΔSt和ΔRt别表示第t期营业收入的变动和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变动;PPEt则表示第t期期末固定资产原值。首先,根据式(4)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行业分年度回归,从而得到系数α1、α2、α3;第二,将这三个系数代入到式(5)中求出非操纵性应计盈余NDAt;最后,用总应计数减去非操纵性应计数就得到操纵性应计数,即公司盈余管理的替代变量③。
(四)描述性统计
表2是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由表2可以看出,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平均值为0.094,中位数为0.054,表明上市公司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盈余管理。风险承担的平均值为0.148,中位数为0.033,二者之间差距较大,表明均值受极端值的影响较为严重,参考价值较低;从中位数来看,50%的公司风险承担指标低于0.033,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风险承担水平仍普遍较低。产权性质的平均值为0.618,表明样本中61.8%的公司是国有控股公司。
(五)相关性分析
本次研究所涉及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3)显示,无论是pearson分析还是spearman分析,风险承担与盈余管理都呈正相关并在1%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这初步表明了风险承担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较为紧密,提高风险承担水平会加剧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另外,单独考虑两两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盈余管理与产权性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意见、公司规模、经营现金流以及董事会规模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资产负债率、营业收入增长率、盈利能力,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为同一人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四、研究过程和结果
(一)多元回归分析
本文主要采用STATA14.0对数据进行回归处理,表3为采用随机效应进行回归的结果,(1)表示基本模型的回归结果,(2)是加入了风险承担与产权性质的调节项的回归结果,(3)则是加入了风险承担与公司规模的调节项的回归结果。首先从基本模型的结果进行分析:第一,风险承担的相关系数为0.0083,并且在1%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这表明风险承担与盈余管理呈正相关的关系,风险承担水平每增加1个单位,盈余管理将提高0.0083个单位,这一结果与假设1相符;第二,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呈显著负相关,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审计意见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第三,产权性质、公司规模、经营现金流、董事会规模的系数均显著为负,一方面表明企业的国有产权性质能抑制盈余管理程度,另一方面,公司规模越大,经营现金流越充沛、董事会规模越大,盈余管理的程度越低;第四,盈余管理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营业收入增长率、盈利能力均呈显著负相关,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容易导致其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增加盈余管理程度,同时,营业收入增长率较高,盈利能力较强,盈余管理的程度也较高。
(二)稳健性测试
本文通过变换因变量和自变量的衡量标准进行稳健性检验:第一,利用基本琼斯模型计算的应计盈余管理作为盈余管理的替代变量代入模型中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第(1)列所示,风险承担与盈余管理的相关系数为0.0084,且显著性水平为1%。第二,本文采用了替换N值的方法计算风险承担的替代变量,即使将式(7)中N的取值由3变成4和5。回归结果显示如表5第(1)和第(2)列所示,风险承担的系数分别为0.0075和0.0579,并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综上,回归结果稳健。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首先以盈余管理现象为基础,引入风险因素,提出了企业风险承担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这一研究课题。其次,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和风险承担的后果这两个方面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总结。随后,讨论了风险承担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以及产权性质和公司规模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并提出了研究假设。最后,本文选择2007~2015年我国非金融业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企业风险承担与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风险承担会提高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第二,国有产权性质和公司规模的增大会削弱风险承担对盈余管理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凤翔 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文章发表在《河北经贸大学学报》上,是高级经济师论文发表范文,供同行参考。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企业盈余管理以及面对的风险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gongshangqiyeguanli/43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