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论文范文(两篇)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工商企业管理发布时间:2017-08-29浏览:

  下面是两篇绩效管理论文范文,第一篇论文介绍了核电厂绩效管理模式与措施,建立绩效管理体系,论文还给出了绩效管理体系的措施。第二篇论文介绍了基层体校体育训练经费绩效管理,论文针对基层体校在训练经费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和完善的方法。

  《核电厂绩效管理模式与措施》

  [摘要]在企业发展中,绩效管理方式逐渐被更多的企业所认可,并应用在自身发展当中。对于该项工作来说,其可以说是战略管理中的重点组成部分,其目标即促使企业向着更高的水平发展。作为核电厂,也需要通过绩效管理工作的建立与完善不断提升自身发展水平。在文章中,笔者将就核电厂绩效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核电厂;绩效管理模式;分析

  1绩效管理体系建立

  1.1总体模式探索

  对于一种绩效管理体系来说,都存在其特有的局限性,当核电项目处于建设期时,更需要管理人员通过不断的探索掌握有效的绩效管理模式。在电厂当中,KPI指标法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但是,虽然其对企业战略同绩效指标间的关系进行了正确的强调,但在具体处理当中却不能够进一步分解绩效目标。平衡计分卡也是经常应用的一种方式,在该方式中,将具有重复特征的工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化的框架体系,但对于处于建设期的企业来说,其则存在着无法用到客户维度的缺点。在联系项目管理阶段企业特点的基础上,在文章中,对一种以综合计划为基础的绩效管理模式进行提出,在该模式中,其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对绩效管理对象具有较高的强调,即以企业年度工作目标以及战略发展目标作为主要工作导向。在具体内容当中,具有战略计划以及规划,两者具有着相互包容以及相互统一的特点,在该种情况下,计划在制订时则并非局限在某一项任务当中,而是为了对企业战略发展目标进行实现而制订的,具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特点;

  第二,其从多领域、多维度出发实现企业目标的分解,并最终形成不同层级管理以及落实到具体员工的明确任务,在从企业大局角度出发的基础上实现企业不同领域当中各类资源的戒备,以此实现公司、专业同综合计划间的密切联结。总体来说,该方式对关键指标法的精华内容进行了充分的汲取,实现了企业战略规划同绩效管理间的密切联系。同时,也对平衡计分卡方式当中的积极理念进行了应用,并对精细化管理以及目标管理理念进行了吸收。

  1.2实践应用重点

  在核电厂企业运行中,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重点把握:第一,完善计划编制。在实际工作当中,需要在联系企业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同年度工作思路以及项目进展情况相结合,做好年度工作目标的制定。在目标制定时,要充分秉承可行、合理的原则,避免目标设置过高或者过低影响工作开展;第二,实现动态管控。每周,计划管理部门都需要对工程目标的落实以及完成情况进行细致的树立,通过协调会议的开展对具体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汇报,在对没有完成计划内容梳理的基础上做好重点工作讨论,通过针对性措施的制定实现计划的动态管理。首先,将制约近期关键系统移交的上游设计设备条件、企业重点会议行动等项目纳入到计划当中实现全面的跟踪管理,并将其纳入到具体考核范围当中;其次,要积极做好项目管理机制的推行,将企业目前关键活动以项目管理清单方式提出,在加强对项目具体管控能力的基础上打破部门、管理当中的障碍,并在项目实际进展情况的基础上做好计划调整。

  2完善绩效管理体系的措施

  2.1搭建综合管理平台

  在现阶段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更多的软件也可以应用在企业管理工作当中。其中,P6软件即是一种适合企业级应用的项目管理软件,主要应用在项目监控、分析控制以及计划编排方面。在企业所开展的综合计划当中,其对企业发展当中不同领域的工作进行了覆盖,虽然看起来具有较为分散的特点,实际上其也是通过公司年度工作目标以及公司战略为导向的,在调试以及工程领域具有较强的逻辑管理,而通过项目管理机制的引入,则将对该计划的逻辑性进行进一步的增强,通过软件的应用,将使该计划在实际管理当中具有更为合理以及科学的特点:第一,加强计划动态管理。在工作当中,通过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实现计划的动态管理,以此获得更为从容以及准确的工作效果。

  在实际操作中,在对科学逻辑关系设置之后做好计划的更新,当其中一项工作存在滞后情况时,通过计算方式的应用即能够判断是否会对其他工作产生影响。如果在经过分析之后判断该种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则需要及时做好对应工作的调整,而如果可以通过临时措施的应用能够对该种影响进行避免,则可以对两者间的驱动关系进行解除。而在执行计划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新的关键因素,并因此对部分重要工作的实际开展形成制约,对于这部分关键因素,同样需要做好计划的调整补充,通过必要驱动计划以及关系的设置对其进行调整。该种动态管理方式的应用,则能够获得来自执行部门更多的支持理解,以此实现计划的科学执行与落实;第二,丰富综合计划方法。该方面可以通过“点系统”的概念引入。

  严格来说,“点系统”即称之为工作负荷点系统,最早在我国大亚湾核电站当中应用。在对该系统应用时,对一定规则做好设置之后,则可以根据该项任务的工程进度以及重要程度将不同领域的工作内容实现向相同度量单位的转化,并对不同工作进行点数方面的评定,通过该种方式的应用实现进度计划资源加载的替代。通过对将实际曲线同该种“点系统”计划曲线间的分析对比,则能在对综合计划动态监控进行实现的基础上,对项目进展以及具体执行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估,而不再仅仅局限在计划完成率方面;第三,建立简便激励考核方式。在现阶段综合计划激励加分当中,其包括有效承接以及重点工作任务加分两个方面,且对不同计算公式做好了基准条件的设置,其具体计算方式较为复杂,在实际操作中,将不同工作具体评定点数作为系统的加分制,为了对工作激励效果进行提升,对于没有完成的项目,需要加倍扣分。根据比较发现,同原激励方式相比,该种新激励方式能够获得一致性的结果,同时将对重点工作任务承接激励进行体现。

  2.2加强过程控制

  在实际工作当中,需要注意的是,同绩效管理不同,绩效考核是一种保证绩效管理得以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手段,是实际绩效管理工作当中的一个环节,而不能够将其作为绩效管理工作的目的。在实际操作当中,其不仅需要具有基础的评价功能,还需要在做好过程控制加强的同时对绩效管理沟通不断增强,通过企业价值观为员工的传达对其潜在的工作能力进行积极开发,以此对绩效管理的持续改进功能进行充分发挥。同时,在该项工作当中需要做好度的控制以及重点内容把握,避免在绩效考核当中过于强调该项工作的威胁性以及判断性,该种情况的存在,则会对员工带来不安全感的同时甚至会使其产生抵触情绪,在评价过去业绩的同时对未来发展形成忽视情况。

  2.3加强成长维护建设

  同国内目前应用相对成熟的绩效管理模式以及平衡计分卡方式相比,综合计划绩效管理模式在实际应用当中存在忽略成长以及学习维度建设的情况。对于成长以及学习维度来说,其从某种程度上将对企业无形资产在战略当中的作用进行体现,虽然在不同领域工作当中并不是受人瞩目,但却使企业不同层级发展的重要根基以及驱动力,在企业发展当中,是否能够实现预定战略目标,同其成长以及学习能力则具有十分密切的关联。对此,在实际管理工作当中,即需要对该项因素引起重视,不断提升企业战略管理能力与素质。

  3结论

  在上文中,我们对一种基于综合计划的核电厂绩效管理模式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核电厂未来工作当中,还需要在不断工作以及模式运用当中对该模式进行不断的完善优化,通过绩效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核电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骆海涛,赵红卫.西藏电力有限公司绩效管理模式研究[J].华东电力,2010(11).

  [2]黄凌,王宽.精益计分制绩效管理模式的运用[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15).

  [3]赵红卫.电力企业绩效管理模式研究[J].华东电力,2004(3).

  作者:王宇一 单位:山东核电有限公司

  《基层体校体育训练经费绩效管理》

  摘要:本文基于绩效管理理念,对基层体校体育训练经费的绩效管理进行了研究,根据基层体校体育训练经费绩效管理实施的现状,分析了实施过程中在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过程管理、绩效指标设计以及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等四个关键环节出现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最后针对基层体校在训练经费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和完善的方法。

  关键词:体校;训练经费;绩效管理

  体育运动学校作为公益类事业单位,主要经费来源是财政拨款,而体校财政拨款中的主要部分是体育训练经费。本文所提到的体育训练经费,指的是财政拨款用于体育事业支出的预算经费,它是由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的,经过各级人大或相关法律程序批准的本单位的财政年度部门预算所涉及的经费。我国财政部在2011年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财政性资金支出使用的监管,完善财政资金的使用过程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出台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办法要求各级部门预算单位针对财政性资金支出,特别是项目经费支出,都应该进行绩效管理评价。体育训练经费作为基层体校的主要项目经费,其预算金额较大,用途广泛,社会影响大,而且由于其动态化的特点,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很难使用传统方法去管理,因此迫切需要对体育训练经费绩效管理开展研究。对体育训练经费进行绩效管理研究,有助于探索出一套适用于体育运动学校的、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经费管理模式,以便更好地指导体育训练部门的经费管理工作,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促进体育事业发展。

  一、体育训练经费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国各地基层体校在训练经费的绩效管理工作方面下了一定的功夫,同时也在主管部门和当地财政部门的指导下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在绩效管理目标设置、管理过程、考评指标设计及评价结果应用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1.绩效管理的目标设置不全面、不完善

  训练经费的绩效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绩效目标的设定是整个绩效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在目前的实际工作中,基层体校往往注重绩效评价打分环节,而不重视绩效管理工作规划、绩效目标的设定和其他方面的工作,往往只是孤立地开展绩效评价工作,没有将绩效管理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目前,我国基层体校的管理方式较为粗放,工作重心和目标往往是追求学校排名和体育比赛成绩,而建立基于体校绩效评价、目标分解、人才培养规划等因素的科学管理模式却往往被忽视,这就导致体校的实际工作重心与公益类事业单位的目标严重偏离,致使基层体校的公益性受到损害。众所周知,在竞技体育比赛中运动员要取得优异成绩,往往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仅包括运动员自身的竞技水平和临场发挥,还与天气、裁判、主客场等多种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因而,如果一味地以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作为体校训练经费绩效管理的目标,不仅不能够如实反映训练经费绩效管理的真实情况,而且具有极大的风险性。因为一旦被寄予厚望的重点项目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失利,那么通过该评价指标反馈的信息是该项目投入较大却没有完成预期目标,即使体校在学生升学率、优秀运动员输送人数、体育场馆开放等方面都做得很出色,也无济于事,因为上级财政部门只会根据体校申报的绩效管理目标来对训练经费绩效管理实施的成效进行考评。所以,仅仅将比赛成绩作为基层体校绩效管理目标是不够全面的,也是极具风险的。

  2.绩效管理中的过程管理不到位

  目前,我国大部分基层体校对训练经费的绩效管理实施过程大致如下:首先,体校管理层根据体校的绩效管理目标,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决定当年体育训练经费的具体实施项目及预算安排,并上报体育局审议,审议通过后上报市财政局审核;其次,基层体校根据各预算项目的具体支出计划,分析预算经费增减的原因,合理安排预算支出的进度,并明确训练经费支出的责任人、预期目标和预期取得的成效;再次,基层体校根据前期制定的训练经费支出计划,开展日常业务工作和管理工作,并按季度对预算经费使用绩效进行分析和总结;最后,在预算执行结束后,根据训练经费支出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填写绩效评价指标分析表,并编写绩效评价自评报告,然后由上级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对自评报告进行再评价。目前,基层体校在训练经费绩效管理工作中,对管理流程和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够,还没有达到财政部门对训练经费绩效管理的要求,也不符合绩效管理的流程标准。

  在训练经费项目安排的预算编制环节,体校没有充分地对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也没有进行充分的沟通,很难明确训练经费安排的计划和年度训练经费绩效管理的目标;也没有根据体校内部各处室和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的实际情况,采用评分体系确定训练经费支出的优先次序,对于财政部门批复的训练经费的额度,不能依据预算编制按照进度严格地安排支出。虽然体校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但是由于体校的特殊性,日常的业务活动复杂多变,体校在训练经费的分配和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运动队夺金任务指标的影响,部分流程和环节还不能完全按照既定的计划去执行,比如在训练经费的分配上,原则上是根据该项目的金牌任务指标以及上年度比赛成绩确定经费分配比例,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当面临夺金与否的关键时刻时,往往会超出既定预算以确保完成夺金任务。

  另外,体校在进行训练经费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也没有对各处室和运动项目管理中心进行辅导和支持,以准确地收集相关信息及数据,顺利开展训练经费绩效管理工作。在绩效管理过程中,要求预算单位在预算经费的收支上保持平衡,严格按照预算编制执行,同时还要求预算单位在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保持各部门、各层级的顺畅沟通和交流,绩效管理的组织者应当及时对业务活动所产生的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及时发现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问题,以提高单位的绩效管理水平。

  3.绩效管理评价指标不尽合理

  目前大部分基层体校设计的绩效指标体系较为粗糙,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指标体系设置不合理。绩效管理指标设置还是以训练经费的投入和产出为主要依据,以此衡量训练经费绩效管理的效果,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细致、具体的绩效目标,导致评价指标无法充分反映体校的社会责任和战略目标,以至于绩效评价结果无法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所需的信息。第二,指标体系设计混乱,缺乏设计依据。指标设计无法体现出体校的主要任务和目标,部分评价指标晦涩难懂,一些绩效指标脱离实际工作情况,概念模糊,无法衡量,不具备可操作性。设计的指标没有和单位的绩效目标挂钩,与绩效管理的关联度较低,不利于开展绩效考核。第三,各处室、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的教职工、教练员参与绩效指标设计的程度不够。据笔者了解,绩效指标大都由经办人员根据自身经验设置,没有充分调研,因而指标与教职工的职责和利益不挂钩,导致责任无法落实到具体人员,体校各教职员工对绩效管理的具体要求认识较为模糊,影响了训练经费绩效管理的实施。

  4.绩效评价结果没有得到有效应用

  就基层体校目前的情况而言,绩效管理还停留在表面,工作方式较为粗放。首先申报绩效目标,然后根据项目实施结果对照绩效评价指标进行打分,最后根据最终得分来衡量训练经费绩效情况,缺乏对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应用。这样的绩效管理流程是不完整的,它没有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更没有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改善工作。完整的绩效管理流程应当包括绩效管理规划、机构和人员配置、指标设置、绩效管理实施、评价结果反馈与应用等。然而在目前,基层体校往往没有有效地应用绩效评价的结果,这样就无法发挥出绩效管理真正的作用,也违背了对训练经费实施绩效管理的初衷。缺乏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应用,对于改善体校训练经费的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率是没有太大作用的,这种情况下绩效管理工作只会白白地消耗体校的资源,往往引发新的矛盾和问题,不利于体校的长远发展。

  二、完善基层体校训练经费绩效管理的措施

  1.完善训练经费绩效管理目标的设计

  平衡记分卡的相关理论认为,组织的绩效管理目标的设定是由它的使命来决定的。在新形势下,我国的体育事业也在积极寻求突破和变革,基层体校首先应该了解自身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从而明确自身的社会定位和社会职能,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这样才能制定符合自身特性和社会要求的绩效管理体系。所以,在设计绩效管理目标的时候,不能片面地看待问题。

  体育运动学校作为我国特殊时期的产物,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时代性,但是当我们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时候,为了使体育运动学校能够适应这种变化并争取更大的发展机遇,需要从根本上转变体校的办学思路,在制定训练经费绩效管理目标时,必须符合时代的要求,满足社会需求,这样制定的绩效目标才有价值和前瞻性。制定绩效管理目标时,必须调研分析基层体校的现状、不同绩效维度以及关键驱动因素,结合基层体校的使命,在合法合规地使用训练经费的前提条件下,努力做到训练经费的收支平衡,以保障体校各职能部门履行职责,做好本职工作。另外,还要积极开展教职员工的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其业务水平,优化体校专业设置,提升师资力量,提高基层体校整体竞争力,优化生源结构,争创一流的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在各类竞技体育比赛中取得更大的成绩,为提高群众的身体健康素质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2.完善训练经费绩效管理的实施过程

  训练经费的绩效管理的各环节,最终都将落实到每个职工身上,因此在整个绩效管理工作中,顺畅的沟通和及时的反馈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沟通能够及时地掌握各部门绩效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教职工也能及时反映绩效管理中的问题,并得到有效解决,以提高绩效管理水平。作为绩效管理实施阶段的重要环节,相关信息的收集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这项工作,能够收集和记录绩效管理过程中的各项数据,既可以为下一阶段开展绩效评价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以提高绩效管理工作的公信力,同时也能够为管理者提供诊断工作的依据,分析存在的问题,针对绩效低的环节采取有效措施。

  绩效信息的收集可以采用观察法、工作记录法和他人反馈法等,通过上级主管部门、体校管理者、教职工、运动员等多种渠道进行信息收集,内容包括绩效目标和指标完成情况、工作流程和环节是否完善、服务对象的反馈意见、影响绩效工作的内外部因素等。基层体校在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可根据需要聘请专家或第三方机构,指导体校顺利开展工作。在训练经费申请之前,根据要求申报绩效评价目标;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对训练经费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管理,保证在训练经费的使用过程中不出现违规违纪的现象;在项目完成之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同时依据整个项目实施的过程撰写绩效评价自评报告;最后由财政部门组织专家对自评报告和项目组织实施的结果进行复评,并将复评结果反馈给市体育局和市财政部门。

  3.训练经费绩效管理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

  基层体校在设计训练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之前,首先要明确绩效评价指标设计的主要原则,包括以下几项。第一是相关性原则。设计的评价指标应该与体校训练经费的绩效目标和考评目的有直接联系,以保证评价指标能够真实地反映出训练经费绩效管理实施的情况。在整个指标体系内,各项指标通过相关性构成钩稽关系,从而形成一种内部制约关系,从制度上杜绝数据造假。第二是可比性原则。如果被评价对象之间存在某种共性,那么就可以选择同一类指标进行绩效评价,以便于不同评价对象之间的相互比较。可比性原则有利于完善指标体系的建设,可以减少信息收集的工作量,节约人力成本。

  第三是重要性原则。这个原则要求指标设计者结合单位的具体情况,根据指标在单位工作中的重要程度进行筛选,选择最能够反映单位主要业务、最具代表性的指标来反映单位的绩效情况。

  第四是经济性原则。这个原则要求在设计指标时,要充分考虑到获得指标数据的成本支出,成本支出不仅仅是相关经费的支出,还包括人力资源成本以及时间成本,因为绩效管理是提升单位业务和运营成效的一种有效管理手段,如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获取相关指标数据,可能会得不偿失。

  第五是科学性原则。设计绩效评价指标时,指标应当定义精准、范围明晰、指向明确,指标体系内各项指标都具有独立性,不应该相互干扰甚至出现逻辑上的悖论。

  第六是稳定性原则。这个原则要求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一是要注意设计的指标不能随意变更,这样能够给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一个稳定的预期,使绩效评价的记录具有连续性;二是要注意评价指标要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普遍性,能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适用,以便进行长期的对比观察。因此,根据上述六项原则设计出来的评价指标,相互制约、各有侧重,形成统一的有机整体,可以充分反映出训练经费支出的成效和影响因素,避免了体校目前在设计评价指标时思路不清、原则不明的现象,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的指标体系较为混乱的问题。

  4.完善训练经费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机制

  针对目前基层体校训练经费绩效评价结果无法得到有效应用的问题,需要建立一套与单位年度预算安排相关联、奖惩制度完备、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完善的评价结果应用机制,以提升体校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首先,随着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逐步深入实施,财政部门应当建立部门预算与绩效评价结果联动的应用机制。基层单位在上报下一年度财政预算编制时,应同时申报预算经费绩效管理目标,以及上一年度的绩效管理评价自评报告。

  财政部门在审核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审核单位预算编制的合规性、合理性、可行性和科学性,并通过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基层单位上报的绩效管理自评报告进行再评价,并综合多方面意见确定基层单位下一年度的预算资金。对于预算经费绩效评价优秀的,市财政局可以优先安排预算资金;对于完成情况良好或一般的,市财政局可以提出整改建议,并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安排预算资金;对于没有完成预算经费绩效管理目标或者有拖延的,市财政局可以在分析具体原因后,要求基层单位进行整改,并严格控制下一年度的预算资金安排。通过绩效评价结果的有效应用,建立财政预算安排与单位绩效评价结果的联动机制,以提高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其次,奖优罚劣。因为行政事业单位不是营利性部门,无法简单地通过财务数据进行奖惩。

  对于财政部门来说,可以通过基层单位的绩效评价报告来作为预算经费安排的参考依据,建立预算经费与绩效评价的联动机制,从而实现奖优罚劣的目的。最后,积极应用新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现代社会已经步入大数据时代。基层体校也应该抓住这一契机,将传统的绩效管理方式和大数据技术结合起来,以便训练经费的绩效评价结果能够更好地应用。另外,积极建立训练经费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同时建立标准化、科学化的指标体系。在建立了标准化的指标体系后,财政部门还需要对基层预算单位进行辅导,组建绩效评价专家库,与第三方专业机构展开合作,为训练经费的绩效管理提供帮助,以提升训练经费绩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刘青.体育行政管理新论.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2.李万来.竞技体育技术创新.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

  3.王晓芳,刘江宏,庞宇.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体育非营利组织绩效管理.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5,29(2).

  4.李波,叶蓓伦,魏燕.优秀运动队教练员工作综合考评系统的研究.体育科学,2005(04).

  5.李林.我国专业体育教练员工作绩效结构模型研究.体育科学,2011,31(4).

  6.李远明.基于平衡记分卡的教练员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A省射击项目中心教练员为例.华中师范大学,2009.7.罗伯特卡普兰,大卫诺顿,著;刘俊勇,孙薇,译.平衡记分卡化战略为行动.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作者:吴庆愉 单位:苏州市体育运动学校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绩效管理论文范文(两篇)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gongshangqiyeguanli/42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