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素质教育与研究性学习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高等教育发布时间:2013-10-23浏览:

  摘 要:通过对高校素质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的论述,说明了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育的重要性,并探讨了素质教育的价值、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对素质教育和大学生成才好处。

  关键词:素质教育 研究性学习 人才培养 创新

  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6年,党中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些都充分说明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基础是教育,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在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因此我们应该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认识素质教育的意义。”

  实施素质教育从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入手,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改革路子。研究性学习的提出,为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生机,研究性学习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看成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旧有的接受式、填鸭式教学和学习,只是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看成是被动接受的过程。因此素质教育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灵活多变的、开放的、发展的、创新的教学。这就意味着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时空必将要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把课外的知识充实到课堂中来,使学生将书本学到的理论知识和课外社会实践结合在一起,造就真正适应市场经济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一、素质教育的价值

  素质教育无疑是对应试教育价值观的否定和更新,是根据时代变化、社会发展的形势,提出的新的价值观。高校素质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培养,教师要更多地给学生提供参与活动、自我表现的机会,同时提高学生自我意识、自身调控能力,鼓励学生不拘一格,标新立异,求异思维。使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不断进取、开拓、创新。这种创新不是刻意追求的新颖奇特,而是逻辑自然发展的水到渠成,在继承与批判的基础上发展,推陈出新;这种创新与继承和批判是孪生兄弟;这种创新不是虚无飘渺,而是脚踏实地的开拓进取。高校素质教育必须注重学生和谐的个性自由发展,个性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和差异性、复杂性,每个人都具有其个人独特性,必须进一步研究学生的个性差异,发展学生的思维风络,而不能抹煞个性的发展,培养思维的新颖性、独特性。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要贯穿于一个人成长的整个历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鼓励学生实事求是,敢想敢说敢做,多问善思,孜孜以求,鼓励学生的每一个细小的新发现和“自作主张”。心理学的研究与教学实践都已证明,高水平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与良好人格是分不开的。

  素质教育规定了教育的内容,确认了教育的整体性,它揭示了教育的起点,又指出了教育的终点,是当今深入开展教育整体改革的必然归属。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孩子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没有学生就没有素质教育,素质教育需要学生的真正参与才能实现。素质教育提出了基础教育改革的任务—以人的发展为基点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高校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教育过程必须建立在每个受教育者主动学习、研究性学习和生动活泼发展基础之上。而要构建这种教育,则必须对传统的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方式和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就应该积极构建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相吻合的课程体系。课程改革重点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个性,从未来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的要求,对传统课程内容加以精简和整合的新教学方法体系。新的课程系应把学生能力的培养、综合性的研究学习、态度及价值观的养成等放在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还要树立一种新的学生观和教学观:教学过程的意义不仅在于使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身心的充分发展,体味到学习乐趣,从而激发其主动学习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包括对考试制度和管理方法的改革,改革包括行政主管部门对学校工作的评价、学校对教师工作业绩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学生对教师和学校的评价等各级评价立场和方法。

  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素质教育和大学生成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人的个体素质结构中的要素主要有7种,它们是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科学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和交往素质。而人的心理素质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时刊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众多心理素质中,自信心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在当前高校素质教育中一定要注重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国外一些心理学家跟踪调查了数百名智力发展水平较高,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大致相同的青少年。当这些被调查的对象步入显示成果的年龄时,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有的成了事业上的佼佼者,有的却无所作为。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的心理定势在成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些自我肯定的内心倾向者,其成功率大大超过自我否定倾向较明显的人。自信心作为一种积极进取的内部动力,其发展水平是与活动的成败相对应的。正如范德比尔特所说:“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自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这说明自信心作为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已被社会各界人士所接受,它是学生成才的重要条件。人是一个高度自我调节的系统,一切外来的影响都要通过自我调节发生作用。人们大都根据对自身力量的自我分析,自我评价来指令自己的行为,由此而来的行为的积极程度又直接联系着活动的效能。在现实生活中,盲目自信,企求过高,力不从心,导致失败的事固然时有发生;但更多的却是缺乏自信,自我评价过低,在能够完成的事情面前,认为自己干不好也干不了,于是畏缩犹豫裹足不前,压抑了内在能力的发挥。过强的自我否定就是通常所说自卑感。有自卑感的学生处处依赖父母、老师和同学,行为怯懦,工作和活动效率低下,人的潜力没有很好地发挥。而具有良好的自信心的人能产生旺盛的求知欲、正确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的创造能力,因此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往往能够成功。

  三、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如何使学校教育既注重人的共性,又关注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这是当前教育面临的两大课题。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人的发展是人的整体发展,是“全面人”的发展。因此,要帮助学生学会在情景中解决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培养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应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现代教学必须倡导接受与体验、探究与发明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倡导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学习应该重参与、重过程、重研究、重思考、重发现、重创新、重激励。研究性学习从科学探究的角度来看,其特征就是学会思考和发现,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找到问题解决的突破口。研究性学习是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伴随的是艰苦的思维劳动,而非口头上说说而已。因此,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决定研究性学习成败的一条重要指标。学会思考和创新要学会两种基本的思维能力,一种是分析性思维能力,另一种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分析性思维是由分析、判断、比较和评估等过程结构形成的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是由发现、想象、猜想和探索等过程结构形成的一种较高的思维方式。两种思维能力,前者更注重于逻辑的思维,后者更注重于形象和灵感的思维,两种思维能力的提高离不开问题解决的实际情境。

  在问题解决中,通过两种思维方式的互补,使学生学会策略性的思考和最终得到理性化的研究成果。这也是针对传统教育中存在的只注意知识的积累,不注意知识的创新的现象提出的。以问题为契机,以探究性的学习为外显形式,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手段,不断创设新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自始至终投入到问题的思考和探究之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学会研究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过程,是课堂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模式结构。

  研究性学习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素质教育由知识、能力、素质三个要素构成的,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知识尤其是科技知识是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转化形态,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是学习和运用知识和科技的结果,没有知识的武装,能力、素质也无从谈起,也不可能形成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创新人才培养,首先要做到让培养对象具有成为创新人才的意识,形成一种稳定的、基本的、内在的个性和心理品质,并有明显的外在表现,这些都离不开素质教育。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应具有以下特点:①“新”:掌握前沿性的知识,善于提出新观点、新理论和运用新方法、新思路来解决问题;②“专”:在某一领域有独到见解、专门研究或较深造诣;③“博”:有扎实的基础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操作能力和浓厚的文化底蕴。提倡高校素质教育是针对“专业口径过窄,人文教育薄弱,培养模式单一,教学内容偏旧,教学方法过死”等来说的,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使其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勇于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

  四、结束语

  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教育,为学生创造独特的学习机会;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唤起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己的分析、评价和组织能力,使学生有能力为自己的智力发展负责;组织研究性学习,通过设置研究性课程、制订实施大学生研究计划,使大学生从传统的知识被动接收者,变为积极的知识学习者和探究者;重视教学研究,使高校教育改革与实践更富有针对性和实际效果。这些都是我们高校管理者和老师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研究性学习和素质教育的目的。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论高校素质教育与研究性学习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gaodengjiaoyu/9474.html